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江户旅人 > 62.或许是个好税源

62.或许是个好税源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就那段时间,全本的所有丝绸商都当场毙啦!

死的那叫一个惨啊!做生意这种事嘛,都是有上下游的,上游买原料,下游卖顾客。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这种某些意义上也能算是实业的产业,现金流基本上不会太大,所掌握的生产资料,以及庞大的贸易网络,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

而且拥有垄断经营丝绢权力的大豪商们还需要每年向幕府缴纳运上金,基本上各个都没有太多的现金,随身有个十万二十万了不起了,也就这样。

结果他们付给了养蚕的农民,预定蚕茧的款子,又收了下游吴服店老板们的订金,只要生丝下来,钱就能转开。

桑树给你砍光!

好了,你不毙谁毙?上下游整个链条全部崩溃。连一天都不可能撑下去,说让你死,你立刻就得死。

德川吉宗这位老兄,大概是个很不喜欢商业存在的。他就希望整个本恢复到男耕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一切的商业活动都只要保持在最低限度即可,各守本分,天下太平。

所以他对于丝绢商毙,不仅没有一丁点儿的救助或者失望,反而极为高兴。他不得这帮豪商死绝了才好,全部死绝了幕府就安泰了。

当然啦,像他这种根本不考虑任何实际,也完全不符合经济发展、民追求的改革变法,注定了是实施不下去的。

像是他下达“田地永代禁止买卖令”,要把自耕农生生世世的强行固定在土地上。结果就是不富裕的小农,在小病小灾需要钱的况下,完全失去了获得借贷的可能。随即因为这个命令,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最后基本上德川吉宗的所有政令,都在短时间之内土崩瓦解,没有一条政令是有用的,完全不可能实施的下去,只能扑街。

但是既然这种命令下达过,且幕府真的有执行他的力机关,那么请问诸位,还会有傻子跳这个火坑吗?

,还真有傻子往下跳!

丝绢行业的利润委实不小,在“大节俭令”松弛之后,当然就有想要重新进这个行业,并进行垄断经营。

而且因为幕府天领上面的桑树砍完了,可是外样大名藩内的桑树却没有砍完,这帮在生丝产量跌的时间内,大发横财,富的无法形容。总有要消费丝绢的嘛,物以稀为贵,供远远小于求,可不就是利咯。

眼看这么多不怕死的好汉,跳进了丝绢专卖的火坑,那老天爷都看不下去,想要帮他们开解开解啊。

宽政改革开始!

大节俭令再度颁布!

嚯,一代名臣“白河宰相”松平定信公担任幕府老中首座,厉行变法改革。要将整个糜烂腐败的世道,恢复到他祖父德川吉宗时的“太平盛世”。

恭喜诸位丝绢垄断大豪商们,你们赶紧去毙吧。我松平定信是不会脏了自己的手的,我可是白河一代明君呢。

好了,这下全本终于再也没有一个纯的傻子往丝绢行业这个大火坑跳了。于是丝绢业成为了整个本十分罕见的,不存在同业行会或者垄断豪商的行业。甚至连愿意踏足这个行业的大商都没有,谁叫摊上了这个幕府呢。

对了,前儿天保改革也颁布了大节俭令,严厉禁止武士诸侯穿丝绢织物。当时命令下达之后,全本的豪商都庆幸自己没有被金钱冲昏脑,跳火坑自己找死。

现在的丝绢业,完全退化成了小户经营的模式,也就京都西阵那边,因为有庞大的公卿和寺社消费团体,还能够保持一定的产业集群,其余地方的丝绢业,基本都退化到了他原本应该存在的样子。

农民养蚕,地方上的富农地主缫丝,也有小户的富农地主开始自己织绢。而后他们把生产出来的白绢,在集市上面出售。

未来东京有个地方叫新宿,应该是大伙儿都知道的地方。新宿这个地方正处于甲州街道的中间地带,现在名叫“内藤新宿”,不仅是甲州街道上面的大宿场,还是甲斐地方特产向江户输出的重要集市。

像是甲斐出产的牛马,就会被农家赶到新宿去出售给江户来的商。而八王子的丝绢织户,也会把自己纺织的白绢,在大集的时候,带到新宿去。

江户的各家吴服店,以及刺绣印染行老板,都会派到新宿来收购白绢。八王子的白绢算是初级手工业产品,附加值低,价格便宜。等他们带回江户又是染色,又是刺绣,就能卖出五倍十倍的价格。

而且这样的模式,库存少,积压少,不需要给预付款,能够就市场需求来变换商品。大奥流行什么花色,第二天买了白绢回来就刺绣什么花,商家能够保证快速回笼资金,又能够得到相当的利润。

也算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模式!

各种因素杂之下,整个丝绢业就维持着这种朴素的运转方式。生产规模也上不去,产品品质也基本没有提高,如果没有外力因素的话,他可能会这样继续维持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而没有任何大的变化。

连眼前的长房忠右卫门也很安于这样的现状,农民把蚕茧给他,代价极低。他自己在家缫丝织绢,一段绢最后卖了半两黄金,还都是现钱,已经足够让他高兴的了。在现金极为稀少的农村,半两能够不知道多少事了呢。

忠右卫门看着美滋滋回家的长房忠右卫门,感觉这或许是一个能够重整幕府财政的好机会。为幕府切切实实的续上一仙气,再二三十年。

历史上新政府建立后,生丝可是本出的一个大项。不是说十万二十万啊,是几千万乃至近亿的那种规模。本也逐渐成为了当时世界第一的生丝出国,由此获得了工业化的第一桶金。

咱们也不准备一下子把这一摊子事给弄到那么大的规模,只要能够每年给幕府多创造几十万一百万的孝敬就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