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流寇 > 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

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明崇祯十六年,淮安府盐城县上冈镇。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上冈此地东临黄海,秦汉时已兴渔盐之利。大明洪武年间,朝廷设新兴场于上冈南百里处便仓收盐,至此盐城一带盐兴昌盛,集市贸易兴旺。所产之盐畅销南直隶、河南、江西、湖广等地,称为淮盐。

上冈所处本是数河汇之聚,境内又有北宋范仲淹主持修建的楚州盐城经泰州海陵、如皋至通州海门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通便利,为当地四乡通达之处,故而在本朝中叶盐业“开中法”改制之后,便有来自新安江的安徽商于上冈设垣收盐。

久了,更有若安徽商于上冈定居经营各式店铺,原本只有数十户居民的上冈遂兴而为镇,并且当地百姓主业便是垒灶烧盐。

不过百年下来,因海岸东退,卤气渐消,盐灶随海岸陆续东迁范公堤外,有钱的盐商占用芦苇茂盛的沿海滩涂兴办商灶,渐渐便垄断了盐产,使得当地原有烧灶百姓多沦为盐商私工。

反观范公堤内(西)那些因为不能再烧盐而报废的灶地,却经当地贫苦百姓长期爽碱各青,使得土地渐渐竟能种植,至崇祯年间堤西土地已是能种稻麦两季,然年产量却低。

地势肥沃之地不过年产三百来斤,其余贫瘠之地不过一两百斤而矣,地多者二三十亩,地少者数亩,一家老小齐上阵累死累活,也收不了多少粮食。

扣除给朝廷的田赋后,大多数家庭不过堪堪够活,毕竟当地百姓哪一家子都有好几,老小孩吃的少些,那壮劳力的大吃的粮食可多了。

从前还好些,再怎么样一年到下来总能混个温饱,但打从什么辽东闹了建以来,朝廷的境况是一年不如一年,百姓们的子跟着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打西北和中原闹起流寇后,朝廷要的田赋就更多了。

什么辽饷、剿饷、练饷,三大饷加起来至少要了地里收成的三分之一,还不算其它地方的苛捐杂税和各式徭役摊派,百姓们真是苦不堪言。

因此,农闲之时当地多往海里(堤东)替盐商打工,以此赚些生计钱贴补家用。要不然,这一家老小光守着那盐碱地的收成,熬不到年底全家就得浮仲了。

此间是十一月,水稻已经收割,除了晒稻外,百姓们便忙着将地里的稻收好垒成垛,这些稻是百姓们煮饭的主要材料,看得可金贵。

然仅有稻还不够,不管哪家大小孩,但有时间还得去捡些枯枝芦苇来用,要不然家里断了烧火料,这锅灶就生不得。

有些老还带着自家的孩子到大户家的地里去拾穗子,碰上好心的大户也就罢了,遇上那不好说话的甚至能放狗咬你。

陆四昨天就险些叫地主家的狗给咬了,倒不是他也到家地里拾穗子,而是他想弄家的狗吃。

打来到这崇祯年间,陆四已经个把月没吃了,那嘴馋的光是想到前世吃都不吃、看一眼都倒胃的大肥就满嘴的水。

偷狗吃这个想法是陆四五天前好不容易做下的艰难决定,在此之前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已有朝一也会成为偷摸狗之辈。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陆四都算得上是个老实。尤其是今世,他在左邻右舍眼中也是个掌拍不出个的憨憨小四子——一个连大名都没有穷小子。

陆四他爹倒有个大名,听着还挺不错,叫陆有文。

可惜的是,陆有文从小到大连个壹字都识不得,文没有、武没有、财没有、权没有,正儿八经的贫农。

全家唯一的财产就是陆有文他爹当年在的时候分给三个儿子的各五亩地,以及那三间用泥块垒起、上面满是蜂的房子。

还不错,陆有文没打光棍,要不然也不会有陆四了。

陆四他娘是三十里外王庄的姑娘,模样倒不算好看,但胜在体板结实,能活。

当时,陆四他爷爷也是看中这一点才东拼西借凑了点礼钱给小儿子说的这门媳

但是陆四他娘命苦,生下陆四的第五年在地里挑稻子的时候不小心摔进了沟里,抬回去没两天就咽了气,留下陆四和他爹相依为命。

都说没娘的孩子早当家,陆四也是如此,今年才19岁的他双手已经满是裂和老茧,从小到大也没穿过一件新衣,都是大伯和二伯家哥哥们,甚至是比他大一岁的侄儿穿过的旧衣。

那补丁是从膝盖打到,跟个百家衣似的,手里要是端个碗出去,估摸都能讨半碗粥回来。

呐,都是有命的。

命里有的终究有,命里没的终归没。

就这苦到不可能再有下限的陆四生竟然还有那么一劫,这一劫让活了19年都没穿过一件体面衣服的陆四永远离开了这个世,却让这个世上多了个半都吃不下的新陆四。

但那是从前的事了,现在陆四就想吃,甭管什么,肥的还是瘦的,哪怕是板油渣子他也吃,因为解馋啊。

家里穷得咣当响的陆四哪有钱买,所以在熬了大半个月后他实在吃不消了,就把目光盯在了隔壁村吴老爷家养的两条狗身上。

那吴老爷可是上冈这一带谁都惹不起的主,吴老爷是有功名且在外做过官的,不知道是在河南还是在山东。

吴老爷是七月份从外地回来的,回来后没两天,县里的老爷们就过来拜访了,大车小车送礼的络绎不绝,听说连府里都有过来,可把周围的羡慕死了。

这都是命好,吴老爷是文曲星,命里有这富贵,不像他们这些苦哈哈,祖坟不冒烟啊。

不过随着拜访吴老爷的多了,有些乡民们不知道的事就陆续传了出来。

陆四起先也不知道,还是听比他爹大了二十几岁的大伯陆有才说的。

总结起来就三件事,第一件就是怕这大明朝要亡,因为西北的流寇已经闹的很凶,官军没一处打得过的。听说那流寇的子李闯在襄阳称王,并在河南歼灭了总督孙传庭率领的官军主力,现在的朝廷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第二件事就是朝廷的蓟辽总督洪承畴大带领的十二万大军在关外的松山叫鞑子给全军覆没了。这对于流寇闹得很凶的大明朝来说,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三件事是和吴老爷有关的,不过不是士绅老爷们传出来,而是吴老爷夫的娘家侄子一次喝醉了吐露出来的。

据这娘家侄子讲,他姑父原先是在山东的德州做知府。后来流寇围了开封,朝廷叫山东总兵刘泽清带兵赴援。谁知那个刘泽清不是个好东西,竟把他姑父也带到前线,说是帮着料理粮辎重。

哪曾想,那刘总兵在距开封只有八里的地方就叫流寇给打败了。双方本来相持三天互有伤亡,按理这仗未必就败,可那刘总兵却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下令自家兵马拔营走,甚至都没来及通知下面。

结果官军仓皇奔逃,士兵们为了争船在黄河里淹死了不少。他姑父侥幸在随从的帮助下抢了条船逃出,眼看着那刘泽清混账透顶,索德州也不回了,星夜就回了老家。

三件事其实合起来应该是两件事,刘泽清赴援开封应该与李自成在河南攻打开封,并随后大败孙传庭等系列战斗合称河南之役。

明末历史这一块的细节,陆四知道的不多,但主要大事件肯定是清楚的,并且前世看过一部叫《大明劫》的电影,那电影中的故事背景估计就是这河南之役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