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建昌侯 > 第六十三章 设计好的

第六十三章 设计好的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行几,在锦衣卫陪同下进到柴薪司内。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但见面前的院子里,是一个个的大池子,池子中有的已经开始结盐,而有的还是卤水,三五成群的灶户正在池子周边用棍子赶卤,全都是按照张延龄所给的攻略在进行。

光是这一个院子,池子就不下二十处。

朱祐樘指了指问道:“克恭,这是怎生回事?”

萧敬笑道:“陛下,此处本就是京师中一处制盐之所,不过前所用的全都是柴薪煎盐,这不陛下您让按照建昌伯的提议来制盐,便在院子中做了改造。”

“除了此处之外,在后海和城北几处,也在用相同的方法改造,收获效果都很好,这里是距离皇宫最近的。”

“各处的泥土况,还有天气、所用之卤水等,也都不尽相同,此处是用苦井里的水来制卤……”

萧敬说得很详细,说明这次的试验,他是打起十二分神在做,丝毫不敢怠慢。

朱祐樘听了,更觉得欢欣鼓舞。

若只是一处试验成功,难免会孤证不立,现在多点开花,总不会有问题了吧?

“里面都是盐吗?”

朱祐樘对于制盐的事不是很明白,指着一个里面全是白色结晶的池子问道。

萧敬马上叫了一名年老灶户过来,像是工,灶户并不知眼前几身份,咧嘴一笑,言语带着关中腔音道:“几位官爷,这还不是成盐,要从这里取了盐,磨碎晒好了才算是成盐”

有年轻一些的灶户,大概是学徒的,正在里面取盐。

把盐用簸箕取出来后,端到了院子边的碾子前,碾子那边也有在劳作,磨出来的盐有晒好的,正是萧敬之前呈送瓦瓮中所盛放的那种。

朱祐樘想靠近碾子过去看看,年老憨厚的灶户提醒道:“几位爷,此为莽夫做事的地方,磕碰了您们,小的们可担待不起。”

朱祐樘停下脚步问道:“那这盐,跟以往有何不同?”

不但实地考察,还要详细问询。

体现出的是朱祐樘的认真。

灶户咧嘴露出一黄牙,还有两个是缺损的,得意道:“那可是大大不一样,这里苦井里的水,以往都是用煎盐的法子,出的盐杂物太多,吃不得,都是喂了京师各衙门的牲……但现在不一样了,这弄出来的盐,雪白雪白的,别说俺一辈子……祖上几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好的盐,这真是老天开了眼,能让俺们找到这好的法子。”

灶户的话很粗俗,却很直接。

朱祐樘一听本来是给牲吃的盐,不由微微皱眉。

萧敬斥责道:“好好说话!”

灶户苦着脸道:“几位官爷,俺不识字,说不出好听的,就是心里欢喜。”

“哈哈。”

就在萧敬还想说什么时,被朱祐樘大笑着拉回来。

萧敬毕恭毕敬立在朱祐樘身后,但见朱祐樘还真走到碾子旁,在晒好的盐摊子旁立足,突然伸出手抓了一把盐,轻轻放到嘴边尝了尝。

“陛下!”

看到这一幕,萧敬着急了。

都说了以前是给牲吃的,先前拿去让朱祐樘伸手抓,已有欺君的献艺,现在皇帝居然亲自尝盐?

这还了得?

朱祐樘丝毫不介意,品尝之后点道:“果然是纯正的咸味,延龄啊,朕对你不服都不行。你说为何朝中那么多大臣都解决不了的事,你居然能解决呢?”

张延龄笑道:“陛下谬赞,臣不过是一介粗俗的武夫,不懂得那些文章和大道理,只会将事落到实处,或许有奇效呢?”

如此说,显得很不客气的样子。

居然大大咧咧领受了朱祐樘的夸赞。

换了别这么说,萧敬一定赶紧上去提醒,要谦虚。

但这是张延龄在召对,那就不一样。

家是外戚,得皇帝信任,想怎么说怎么说,再说家也有这么说的资本。

“哈哈!还真是如此。”

朱祐樘居然也对张延龄的话表赞同。

一旁的灶户听到萧敬“陛下”的称呼,都已经顾不上继续制盐,在院子旁跪了一地。

朱祐樘随即看着他们道:“不必拘礼,朕今天是微服出宫,过来看看制盐的法子,体察民。你们做得很好,回都有赏赐。”

回过又问萧敬,“克恭,户部周尚书来了吗?”

萧敬回看了看门的位置,并没见到,把锦衣卫叫过来问了问,才知户部尚书周经和寿宁侯张鹤龄都已在外等候。

周经是皇帝特地传召过来的,至于张鹤龄,则是因为之前朱祐樘说要召“国舅”一起来查看,萧敬明白皇帝找的是张延龄,但也没说不找张鹤龄,万一皇帝就是想把弟兄俩一起叫来呢?

他自己去接了张延龄,张鹤龄那边拖拖拉拉迟了很久才到。

“陛下,周尚书和寿宁侯已在外等候。”

“传见!”

朱祐樘一声令下,萧敬亲自出去传话。

朱祐樘兴致盎然,继续跟张延龄探讨制盐的事。

……

周经和张鹤龄,在萧敬引路下进了柴薪司的院子。

看到院子内的况,二都是新生疑窦。

张鹤龄笑道:“萧公公,这是在挖池塘吗?”

萧敬道:“寿宁侯您言笑,陛下和建昌伯都在内等着,二位请趋步。”

一边说着,萧敬一边也在琢磨,这寿宁侯是什么路子?

见皇帝拖拖拉拉,还有心思问问题?

走了不远,过了月门,就见到朱祐樘正在跟张延龄言笑中,周经和张鹤龄都赶紧行礼。

“周卿家,今天户部不忙吧?朕将你请来,希望没耽误你的公事。”朱祐樘的话带着笑意。

周经仍旧不明白皇帝的用意,请示道:“陛下是否对户部有何指示?若是不太着紧的话,可以等朝会上再议。”

他还是很顾虑的,要是被知道他暗地里跟皇帝见面,还不定被怎么想。

周经如今可是在风尖上。

一个不慎,海量参劾的奏折就到通政司去了。

朱祐樘笑道:“周卿家你看,这里是建昌伯所提供的一份图案,详细列明了如何用来晒盐,朕着在京师各处设立了几个试验之所,此处便是其中一处……几天工夫便有第一批盐出来,有磨出来的成盐,你尝尝?”

周经圣命难违,只能上去尝了一

他迟疑了一下才道:“成色极好的盐。”

朱祐樘笑了笑道:“不说你都不信,这里曾煎出来的,是给牲吃的粗盐。”

“啊?”

周经大惊,煎牲盐的地方,居然能制出这么好的盐?

“之前各地转运使司都上报,今年的盐将会减产,让减少盐引的发放,建昌伯给朕所提的方案,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周卿家你如何看待此事?”朱祐樘又问道。

“这?”

周经一时无语。

讨论户部改革就好好讨论改革,上来给搞个滩晒制盐。

咱大明朝廷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已到了如此釜底抽薪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