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建昌侯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尸位素餐

第二百八十九章 尸位素餐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延龄把事说出来之后,在场的大臣都吸一凉气。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徐溥直接问道:“建昌伯,你可知兀良哈每年上贡两千匹马,以及一万牛羊有何意义?他们的一共才多少?你是替大明朝作出如何的承诺,才令其如此……慷慨?”

在场很多大臣在跟着点

你张延龄够可以的。

当兀良哈的都是傻子?家既然肯拿出这么大的代价,必是想从中原拿回他们想要的利益。

如果不是经济利益的话,那就只能是政治和军事利益,你肯定是自行替大明朝许诺出了大明所不能承受的代价,才换来这些。

朱祐樘神色则显得很淡然道:“建昌伯,你跟兀良哈等部族的,是如何谈的,也不能再隐瞒。”

“是,陛下。”张延龄正色道,“诸位一定以为,我做了什么丧权辱国的事吧?这个词……咳咳,诸位一定不想听,但我想说的是,我没有许诺兀良哈任何实在的利益,只表明大明并不会支持鞑靼统一原,仅此而已。”

“不可能!”

一个走出来,用很淡然的吻否认了张延龄的说法,正是内阁的谢迁。

张延龄摊摊手道:“我就是这么跟外邦使节如此说的,另外签订的协约中明确表明了这一点,总不会有错了吧?”

这边张延龄正在说着,朱祐樘指了指一旁的李荣道:“可有此事?”

李荣没有回答,目光落在礼部尚书徐琼身上。

徐琼走出来道:“回陛下,确有其事。”

很多都用怒目望着徐琼,觉得徐琼是在偏袒张延龄,但还是有明白事理的,觉得徐琼不可能在这种事上公然包庇张延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就好像这种两国来往的文书不会公开一样……

“嗯。”朱祐樘点道,“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建昌伯也算是大功一件。”

徐溥道:“陛下,还是问清楚为好。”

张延龄笑道:“徐阁老担心的是,当然我在国书之外,还做了少许的许诺……”

果然……

还是被我们猜中了。

你小子果然不把大明朝的利益当回事,当这是菜市场,或是你家的后花园?

徐琼道:“回陛下,对此礼部并不知,在国书中也未有提及。”

“徐尚书不必担心,这种个许诺,不记录在案的,也就不打紧了。”张延龄笑道。

徐溥面色冷峻道:“你作为大明的使节,就算是对外邦使节做出了许诺,也不能当做子虚乌有,这涉及到大明的国体。”

“好大的屎盆子,就是我不接受。”张延龄道,“我对他们做出的许诺,不过是在鞑靼攻击他们的时候,我们做出强烈的谴责和抗议,并做出声讨,并收紧关防,绝对不会跟鞑靼有任何的贸易往来,若是达延汗将原一统,那大明将会断绝一切跟达延汗的贸易……”

“你……”

这又是让徐溥感觉到很无语的事

李东阳问道:“只是声讨和抗议?你确定……兀良哈那些东蒙古的部族,会同意你的许诺?”

明摆着的,这种许诺未免也太儿戏了,听起来就好像没有一样,怎叫不怀疑?

张延龄再摊摊手道:“他们为何不同意?”

这次到李东阳也很无语。

难道说兀良哈那些尚且并未被达延汗统一的部族都缺心眼还是怎么着?他们会不知道张延龄是在空说白话?就这样就愿意一年上贡三千匹马和一万牛羊牲畜?

刘健终于忍不住道:“你装什么糊涂?以你所开的条件,好似糊弄一般,或者你是在糊弄这朝堂上的君臣,莫不是你做出了旁的许诺,知道要被追究责任,不敢说?”

“啧啧。”

张延龄无奈道,“我本来今天就只是例行参加一下朝议,没想跟你们争,你们非要跟我斤斤计较作何?咱非要把道理说那么清楚吗?”

“哼!”刘健不言语。

朱祐樘道:“建昌伯,你还是给他们释疑吧。”

张延龄恭敬拱手道:“陛下,臣实在不知有什么好释疑的,事就是这么谈的,他们也就如此接受了,或许他们觉得我在战场上功勋卓著,能震慑住鞑靼,所以兀良哈那些部族才会同意我的条件呢?”

都对张延龄报以鄙夷。

你小子还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更何况。”张延龄补充道,“原东部部族的上贡,建立在他们没有吞并的基础上,如果鞑靼真将他们给吞并,必然不会再兑现给我们的上贡承诺,那他们自然也会觉得,我们会为了获取每年他们的上贡,而用各种方法来保护他们不被吞并。他们接受我所开的条件,目的不在于我说了什么,而在于他们找到了大明作为靠山,既能让达延汗知道大明对兀良哈等部族的庇护,也知道大明必会为上贡之事而对鞑靼施压。我这么说,你们总不会脑袋转不过弯来了吧?”

张延龄说到这里。

在场的又是面面相觑。

还真是道理浅白容易被理解。

本来觉得兀良哈都是蠢货,或是张延龄在用什么谋身段,听了张延龄的分析,突然就感觉到张延龄和兀良哈的高明。

兀良哈不在于大明承诺了什么,而在于自己要用厚重的上贡来换取大明的庇护,因为一旦自己被吞并这上贡就没了,大明自然会为保住贡品而保护东蒙古部族。

而张延龄正是明白到这一点,所以“狮子大开”。

你们不是要用贡品换庇护吗?那肯定是多多益善,难道只要你们每年进个三瓜俩枣的,既对不起大明对你们的庇护,你们也没法让鞑靼忌惮。

这是互利互惠。

徐溥等都是苦笑着退回到臣班。

他们已经不好再争下去,即便觉得其中可能……还是有隐的。

朱祐樘点道:“建昌伯所言,的确是有道理,兀良哈等部族上贡的条件,是他们的部族没有被灭,他们为了保证自己不被灭族,同样也是为保证自己的利益,把这些贡品给大明,换取他们在原上的地位,也在理之中。”

张延龄笑道:“陛下英明,兀良哈和那些部族的都会考虑,若是被达延汗给吞并了,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到时损失的可就不是一年三千匹马和一万牲畜,连他们部族中男老幼的命能否保住都另说,而他们同样也知道以自身的力量难以抗衡鞑靼本部,那他们有什么道理不倾向于大明呢?”

朱祐樘笑道:“这还是建立在大明于西北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有关,若非有之前的虎峪一战捷报,那些中小部族,怎会知大明恩威震原呢?”

一个在捧,一个还真就接受了。

这对君臣……

在很多大臣来看,很让无语。

你们就在这里沾沾自喜吧,等回鞑靼真把兀良哈那些部族给吞并,或是那时大明再出兵遭遇惨败,那时……

为了打压张延龄,在场大臣都开始幻想一些不臣的想法,而他们却还觉得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

朱祐樘先是自我陶醉了一下,又环视在场大臣道:“诸位卿家,你们对于建昌伯跟外邦使节会面之事,还有旁的看法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