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弹道 > 第484章:来自家乡的消息

第484章:来自家乡的消息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于法国的抗议,作出的回应是在镁光灯下签署的《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于世界而言,这是***达到最高的时刻!

刊登在报纸上三国签订同盟条约的消息一出,忧国忧民的国扯起了游行反***的大旗。

三国的签约相当于战略上三国绑定在一起,对于世界局势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动,但这般世界下,长沙城就显得颇为渺小。

所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署并没有对长沙城下一众基层军官产生多大冲击,因为鬼子不会因为这个条约不签署,就不会来打长沙。而临湘、岳阳一带的军驻军也并未出现较大规模的调动,相反鬼子在印支那地区倒是开始频繁登陆。

英国跟德国现在是死敌,现在跟德国同盟了,那印支那土地上的英军就要掂量掂量了。

国军和鬼子之间没有发生战斗,但驻守在长沙阵地上、平平淡淡度的李崇却没想到在十月上的时候,两党之间在黄桥突然打起来了。

自从红党在华北发起“百团大战”之后,高层对于红党的戒备直接上升,就连暂一旅内也按照上峰的指示进行了员背景筛查,可现在却是直接开打了。

李崇仔细看了一下报纸上的消息,这是针对新四军的一场军事行动,报纸上虽然词藻赞扬江苏省主席,但报纸之言不可轻信,放下报纸,通过军队系统的小道消息,却是听到这位韩主席一万五千被新四军七千撵得跟狗一样,惶惶逃蹿。

“老李,看看报纸上有你老家的消息。”

黄桥一战的六天后,参谋长拿着一封报纸放到李崇的案,看着报纸上的报道,可不是嘛,报纸上说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与八路军第5纵队会师于东台以北的白驹镇。

当然,报纸上没有用“会师”一词,而写的是“逃蹿”,对于红党,战区喉舌报纸一向是用贬义之词,但知道这些套路的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

看到这消息,李崇心中舒了一气。

红党已经有了两力量汇聚于老家东台一带,想必留在老家的爷爷也不用活在鬼子肆无忌惮的欺压之下了,就算不能从鬼子统治下自由出来,但至少往后下乡的鬼子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了。

想起来,自从老家出来,连续就基本中断掉,也不知道老家如何了,为了不给家带来麻烦,李崇并没有向老家说过自己的任何况。

当初离开老家,将姥姥爷爷留在家里也是无奈之举,爷爷大病初愈,身体不容他支撑长达数千公里的迁徙,而最关键的是老家百十亩的上好水稻田,让爷爷扔下土地离开,那就是不可能,那百亩田地已经成了爷爷的命根子。

李崇思绪之余,参谋长感叹着说道:

“红党发展速度是真让惊叹啊,新四军一开始那么一点,现在已经到处分布于浙苏皖了,难怪委员长让韩主席去剿新四军,这发展速度不防不行啊,不然等打退了小本,两只拳变得一样大,那这个江山到底是谁坐?”

作为中央军嫡系,参谋长十分感叹了一下红党发展武装的速度,这世道不缺乏明白,江山不容二虎的道理谁都懂,对比两党领导以往一系列行事风格,显然都不是能一起执掌天下权柄的

参谋长的感慨并没有引起李崇对于党国未来的忧虑,李崇知道自己是个利己主义者,这个世当道的天下,他首先想到的是家的好过,现在红党势力发展到家乡,那一定会对那里的鬼子形成威慑,让那里的老家能在鬼子的压迫下喘气,这就足够了。

第一个好消息出现后,好消息接二连三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而至。

印支那的英国重开了滇缅公路,德意同盟条约的签订,让英国明白了自己不能期待不会觊觎他们的势力范围。

三战区顾长官部也在浙江一带碎了从萧山不断登陆的军所发起的攻势。

半个月后,最高统帅部的首席智囊,白长官弥补了他桂南战役时的过失,将南宁给收复了回来。

不错的消息一条连着一条,时间如湘江的流水一般,李崇一边在每轻松处理旅部事务中度,一边领取着每月不菲的军饷。

越往四零年的年底过,两党之间越是摩擦不断,不过都与暂一旅无关,九战区基本都是风平静的样子。

委员长在黄桥一战中偷不成反蚀把米后并没有罢手,此后不久颁布了《黄河以南剿灭共军作战计划》,既然是黄河以南地区,怎么也挨不到湘江阵地上拱卫长沙的第十军。

所以这则命令并没有让李崇的每生活出现任何动,依旧轻松度的时候关注着局势的动态。

果然,红党在委员长面前是越剿越强大,面对围剿态势之下的华中新四军八路军脆宣告成立了一个总指挥部。

两党之间的紧张态势让一旁的颇为煽风点火。

越是快到年底,两党伪之间彼此纵横错的复杂斗争让眼花缭

一会儿是与汪伪政府签订《华基本关系条约》,委员长在报纸上坚决不予承认,痛骂汪卫是没有脊梁骨的谄媚卖国贼。不过委员长一面骂着汪伪政府,一面又限期八路军、新四军向黄河以北迁移。红党一方一边斗争伪,又一边怒怼委员长的咄咄

种种这些错综复杂的三方关系,都化为了没有身处其中的一些军官的桌上谈资。

就在这种三方互咬的态势里,四零年快结束了。

这是李崇从军以来最轻松的一年,除了在枣宜大战里,随军趁机将新墙河阵地上的鬼子赶走之外,就没有参与大战。

晃晃悠悠着,四零年就将过去了,年历上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今年春节将比较早,一月底就会过除夕。

没有战火笼罩下的长沙城开始已经有了年味儿。

“老李,今年你是在长沙过年还是回去?不回去就跟我们在长沙城过年?”

“我啊,回重庆,半个月的假期,不回去费了。”

陈庭河语气中羡慕的感叹了一声,“还是重庆近啊,我要是回昆明就很不方便了。”

分析局势之后,没有战争压力,九战区给了下面团长及以上军官放了春节假,作为副旅长,李崇有囊括春节在内的半个月假期。

半个月说长也长,可说短也短,对于家里遥远的军官们而言,回去就是奢侈。

所以旅长陈庭河才有此一问,他安家在昆明,路途遥远不谈,也没有合适回去的通工具,开车骑马一千三百多公里,那根本就不可能。

跟陈庭河一样况的有很多,这些受制于通条件无法回家的,就聚集在一起准备在长沙过年,因此陈庭河才问着李崇回不回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