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 > 第两百二十四章 卖粮

第两百二十四章 卖粮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贺岩急促的嗤笑了一声,在孟氏看过来的时候,收敛了神色,平静的道:“不早了,娘早点歇息吧,明儿个我带着娘和小妹去镇上见春桃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着,从地上爬了起来,拍拍自己膝盖上的灰土,也不回的出了屋子。

孟氏伸手似乎想叫住贺岩,终究还是没有出声,只听到贺岩进了自己屋子,关上门的声音后,才忍不住蹲下来,咬着拳眼泪又流了下来。

她知道,她伤了儿子的心,可是没办法,她过不去那道坎!唯有偏心着大闺和小闺,才能让她的心舒坦一点,百年后才有脸下去见当家的去。

她身上的罪孽,岩哥儿是自己生的,委屈他陪着自己赎罪了!下辈子,下辈子她这个做娘的再好好补偿疼他!

这一夜,贺家都没睡好。

一大早,大家就都起床了。

互相看了一眼,三个眼下都有黑眼圈,尤其是孟氏,一双眼睛肿得跟鱼泡一样,拿井水浸了帕子,冰了好半天,才将那肿略微消了些去。

早饭是孟氏做的,本来手艺就一般,加上心里有事,那自然滋味更是普通,也就是做熟了。

不过大家都没什么心思吃饭,一个个味同嚼蜡一般的吃完,孟氏就发话了,让贺娟换身出门的衣裳,今儿个去见张春桃去。

贺娟一脸懵的被孟氏揪进屋里去,也不知道嘀咕了些什么,出来老老实实的换了一身衣裳。

孟氏在屋里忙活了半,也换了出门做客的衣裳,发上还难得了两根簪子,又收拾了几样礼物。

出来看到正在院子里等她们的贺岩,看到他眼神扫到自己手里的篮子,忙解释道:“那,那不是上次张家丫搭救了你妹妹一把么,上次失礼了,这次上门也不能空手不是?”

贺岩也就没再说话了。

正要出门,村里里正就派过来通知了,说镇上通知,今儿个到他们村里去卖粮食和税赋了。

贺家自然不用税赋,他们家的田地都是挂在了贺林的名下,这都是免徭役和税赋的。

贺林是举,名下能有四百亩的免税田,他在外地置办了不少家业,不过因着到底是杨家村是出生地老家,又有亲娘老子和弟弟还在这里,也就大约留了五六十亩的免税田额度给了杨家村。

除去了贺岩家和其他几户贺家外,村里里正家,还有几个德高望重的杨家族老,还有几家和贺家关系不错的家,都托赖着或多或少的将自家的田地也挂在了贺林的名下。

别的不说,可以免了税和差役,那才是最要紧的。

至于所谓给贺林的孝敬,实际就差不多是每亩地要的税银。

杨家村这些年很是子富足了些,也多亏了村里有贺林这个举

因此,里正特意让来通知,就是想问贺岩,要不要趁着这个便利的机会,将要卖的粮食一并拖到镇上去。

毕竟他们家不多,如今也就两三,就算再娶妻进来,那明年贺娟就要嫁出去,也吃用不了多少。

留下充足的粮,还有粮种,那多余的自然要卖掉,庄户家一年到,不就指着这点子收么,更何况听说贺岩要娶媳了,这可是要花不少银钱的,不如早早的帮着他把粮食顺便卖了,也好置办婚礼不是?

要这年代,卖粮食可不容易,这么长的山路,想将粮食卖出去,靠背那就不现实了。

还好村里有几辆牛车,还有两家有马车,其他的家里,大部分都是自家有那种木板车,将粮食搬在了板车上码放整齐,家里多的,这个时候就显示优势来。

男丁多,可以换着来拖板车,旁边还有可以帮忙推一下。

那家里男丁少的,就可怜了,从村里到镇上,恨不得要走上一天。还得全家都上阵,大小孩都要帮忙,多几个推车的,那前拉车的也能轻松些。

往年贺岩虽然也跟着去,那是因为他的身份,别知道他是贺林这个举的大侄子,那都要多高看两眼,给他两份面子。

那秤也不会偷得那么狠,就是品质也不会压得太低。

每年有贺岩在,杨家村的那粮食的品质就别的村高上一等,别一百斤只能算作九十斤,他们村就能算作九十五斤。

就为这个,外村谁不羡慕杨家村?村里谁没受过贺家贺林的好?

贺岩开始是打算过些子,再雇马车牛车的给拖到镇上去卖,可昨儿个跟孟氏既然已经都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了,自然不好再用孟氏手里的钱。

他手里也确实有些紧张了,这几又没空去山上打猎,想着一会子若是到了镇上,想给张春桃买点啥,都囊中羞涩。

倒不如将爷爷单独留给他的那几亩地的粮食,留足粮后,一并给卖了,好歹手里活泛些。

当下也就答应了。

里正那边办事很快,没一会就有马车和牛车赶到了贺家门,进来两个同村的大汉,笑呵呵的打了招呼,就帮着贺岩将粮食往车上搬。

见贺家都是要出门的打扮,知道是要去镇上,顺便去看未过门的媳,还调侃了两句,说什么难怪这么早就要卖粮食,这是要娶媳花钱了?

贺岩也就一笑而过,倒是孟氏听到耳朵里,有些坐立不安。

想了想,索当着道:“岩哥儿,你们这还有一会子,倒不如我跟你小妹我们先走一步,我们脚程慢,说不得一会子你们就追上了。”

贺岩自然没意见,孟氏忙拖着贺娟出门上了路。

孟氏估计的没错,她们母的脚程实在不快,还没走到一半呢,后这杨家村卖粮食的队伍就赶上来了。

这一路浩浩倒是热闹,再走上一截,就有其他村的也是今去卖粮食的,这可是山路上难得的景象,车和组成了长龙,往前看不到,往后看不到尾。

两个村的碰面,都是乐呵呵的打招呼,说些今年收成的闲话。

因为要运送粮食,这自然走不快,几乎是到了中午才堪堪赶到了镇上。

收粮食的地方在镇里稍微有些偏的地方,建着几个大粮仓,收粮食的小吏们,有验看质量定价的,有称重的,也有监督着村民将粮食仓的,自然也少不了最后给钱结算的。

那验看质量的小吏,额仰得高高的,胳肢窝下夹着一根铁钎,这铁钎上尖尖的,十分锋利,能一下子就扎那装着粮食的袋子,或者捅到箩筐里,将最中间的稻谷给取出来。

这个活计的,那都是多年的经验,将取出来的稻谷,拿手指捏取两颗,丢嘴里,拿牙齿那么一咬,嘎嘣脆的,那就是稻谷晒得,水分少,这样的谷子才耐储藏,级别也能定高一点,价格也就高一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