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一章 判断

第一一一章 判断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然了,这个“诉苦大会”也不是完全没用处,至少让杨振对自己身边的这几个亲随员更加了解了,也更加放心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而且,这个谈心心的做法,也就是让手底下的兄弟们“诉苦”的做法,也能够更加有效和迅速地激发出大家同仇敌忾的斗志来。

眼下先遣营里的这些马,特别是杨振手底下的那些出身于广宁后屯卫的旧部马,每个的身上,都背负着数不尽血泪仇恨。

他们在广宁和义州的家园被毁,他们的家被杀,他们自己又出生死与打了多少年的仗了,可以说个个与真鞑子仇似海。

其中有国仇,更有家恨。

国仇,他们可能还意识不到,或许就算意识到了,也不是太在乎。

但是,他们身上背负的家恨,一旦激发出来,绝对是一无法小觑的力量。

等到将来,再次面对鞑子的时候,这些背负着血泪仇恨的先遣营将士,并且明确地意识到这些仇恨的先遣营将士,再打起仗来,那可就势不可挡了。

最起码,杨振也能够通过这个让将士们当众诉苦、当众诉说与真鞑子之间血泪仇恨的办法,达到团结先遣营全体将士的目的。

一个团队要想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一个一致的追求。

对杨振来说,他要想把先遣营的将士们真正拧成一绳,然后让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死,团结在一面旗帜下去奋斗,他就必须给他们一个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究竟是在为什么而战。

这个目标,就是报仇雪恨、夺回家园。

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在松山城里还是一个客将的身份,就是有想法,也不能完全不顾忌其他将领的看法。

等到将来时机一旦成熟,那么这个事就必须马上着手安排了。

今天上午,他从自己身边那几个的身上,已经看到了这么做的成效。

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和咀嚼敌施加在他们身上的那些痛苦和屈辱,一定会让他们对敌的仇恨也跟着成倍增加。

到了中午时分,松山城内风和丽,由徐昌永麾下负责打通的东门,终于清理出来了。

松山城东门城门内,那两扇已经关闭了两个多月的沉重铁门,终于在一阵阵吱吱嘎嘎的刺耳响声之中,被艰难地打开了。

当年松山城扩建的时候,时任蓟辽督师的孙承宗,曾经不惜力物力,耗费巨资,给松山城的守御作战,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牢固的基础。

结果就是,松山城虽小,但是它皮糙厚,扛得住揍,让满清军队在这一次的松山攻防战中,一脚踢到了铁板上。

若非如此的话,金国凤及其麾下军队,就是再怎么善于守城,再怎么意志坚定,面对鞑子几十门红夷大炮的番轰击,他们也坚守不了这么久。

因为一旦城墙被鞑子的大炮给摧毁了,就凭他们不足三千马,怎么可能挡得住鞑子的数万大军?!

杨振听说东门内外已经清理出来了,就带着身边的众亲兵,离开了城隍庙驻地,过来探看。

之前隔着老远了看,其实看不出真实的高矮来,眼下来到了城墙根儿,抬往上看,才真正觉出松山城墙的高大耸立来。

东门的两侧各有一条宽大的、往两侧延伸挺远的上城坡道。

上城的坡道,并不是台阶式的,而就是由厚实的青砖和条石铺就的简单坡道,完全可以上马拉大车从城下直抵城

杨振他们从坡道下面经过,看得啧啧称叹。

等他们来到城门下,徐昌永带了等候在那里,看见杨振过来,隔着几步,就说道:“杨兄弟!松山城不大,可是城墙高厚,都是青砖条石,我看比起宁远城来,也差不了多少!难怪金副总兵他们,仅凭三千马,就能硬扛住鞑子数万大军!

“你看看这个城门左右,全是清一色条石砌就!光是这个城门,从里到外,怕不有一两丈!还有这两道城门,全都是黑枣木包铁,重逾千斤!”

杨振走上前,一边向徐昌永道着辛苦,一边跟着他往城门里走,也顺便观察着东门的况。

因为没有瓮城,所以城门里由外而内,一共设了两道门。

第一道,是常开合的大门,在门,紧邻着城外,朝内开。

第二道,则是悬门,用铁索悬在城门的中间顶上,放下和拉起的机关就在城上。

一旦城外的敌军攻了第一道门,城的守军还可以紧急放下第二道门,继续将敌军隔绝在外。

杨振领着众进了城门里察看,不大一会儿,张得贵、杨珅、潘文茂、李禄等,听说杨振来了,也都下来见面。

张得贵奉了杨振命令,主持东门防务,如今把炮队、掷弹兵队安置在城上,分别安顿好了,也与吕品奇安排巡哨东门的那一队接完毕了。

一堆在城门里见了面,然后都跟着杨振往外走,到了东门外的石阶上站定了,一边往东看,一边说着话。

城外不远处,鞑子用来围城而挖掘的长壕和堆砌的土墙还在那里,徐昌永率队清理城门之后,已经派了手下的蒙古兵们前去摧毁围堵松山东门的土石墙体去了。

“徐大哥!告诉你手下的弟兄们,只需要把对着东门的那段墙体毁了就好,土石推倒,刚好填充下面的壕沟!其他的可以先留着!这些壕沟与土墙,今后也许还有用!有了这些东西,今后鞑子再来,我们的火枪队、炮队、掷弹兵队可以出城作战!”

杨振身边众部将听了这话,却是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纷纷去看杨振。

徐昌永这边儿吩咐手下跑去传令,然后就回对杨振说道:“杨兄弟,你的意思是——鞑子还可能再回来!?”

看着徐昌永有点惊疑不定又有点将信将疑的神态,杨振郑重其事地冲他点了点,然后说道:

“那是一定的!我判断,长则一年,短则半年,鞑子一定会再次兵临城下!诸位如果信得过我杨振,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为此预作准备了!”

听着杨振如此信誓旦旦、如此斩钉截铁的话语,徐昌永一时有点失神。

其他几个,比如张得贵、李禄、潘文茂、杨珅等,也是看着杨振,满脸的惊诧。

在他们看来,鞑子先攻锦州不下,转为围攻松山,不管是想要强攻硬取这样的坚城,还是调动宁远的明军前来救援,然而围点打援,他们的目的都已经落空了。

既然这一套做法鞑子已经尝试过了,而且已经证明没有用,那么他们为何还要继续做这些注定徒劳无功的事呢?!

这个时候,堆里的李禄抑制不住自己的疑惑,站出来对着杨振问道:“大!鞑子为什么还要再来呢?!他们已经打过了锦州,事实证明他们打不下来。

“这一次他们围困松山,连着打了两个多月,也是打不下来!鞑子就算再来,也多半还是这个结果,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还要再来?!

“再说了,我们就算在锦州城驻军,在松山驻军,可是大家都知道,几年之内,我们也不可能有北上收复失地的力量,也不太可能主动去打他们啊!

“难道说——鞑子真的非要全占了辽西才肯罢休?!难道说,鞑子真的非要把我们全都赶尽杀绝才肯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