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新命记 > 第六六六章 薯仔

第六六六章 薯仔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杨振等从黄金山炮台下来,赶到旅顺内东港码上的时候,码上已经有很多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张得贵、张臣和李禄三,也已经听说了旅顺外有船队返航的消息,已经提前一步赶到了码上。

群见杨振一行前来,迅速在码栈桥上分开一条道路,一边向杨振行礼,一边请杨振等过去。

而当杨振领着众抵达码的时候,原先还在港外的船队,已经跟着前去探问况的船只进港了。

“都督,真是严省三郭小武他们回来了!”

“是啊,现在回来的正是时候,要是再晚上个把月,可就耽误事了!”

“是啊,看况他们没有空手而回,你看他们的船队,不仅船多了一倍,而且吃水也重,八成是满载而归!”

张得贵、张臣、李禄几个围拢在杨振的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满脸皆是喜色。

可能不知道这支南下船队寄托了多少杨振的期待,但是他们几个却是一清二楚的。

金海镇的现在,固然是建立在他们打赢了前不久的那场大战之上,可是金海镇的未来,包括杨振麾下各路马的更长远的未来,却要建立在这支南下的小小船队能否顺利归来的基础之上。

现在果然回来了,而且看样子并非空手而归。

如此一来,杨振之前的所有设想,所有关于金海镇未来的设想,一下子就变得触手可及了。

说话间,返航船队几乎全部进了港湾,首船更是通过了老虎尾水道,距离东港码越来越近。

那条船的船上一样挤满了,有蹦着喊着,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的声音随风隐约传来。

“都督,真的是他们,卑职已经看见郭小武了!”

跟在杨振身边的张臣放下手里的千里镜,扭笑着对杨振这么说道。

“没错,是他们,我也看见了。”

对方首船进内以后,距离杨振所在的码已经不远了,即使不用千里镜,也基本看得清船上站着雀跃的群了。

也是直到此时,杨振悬着的心方才彻底放了下来,确认他们的确是满载而归了。

因为如果他们没有达成自己给他们定下的目标,莫说他们不会在这个时候回到旅顺了,就是他们硬着皮回到旅顺,他们也不会如此高兴,或者说也不敢如此高兴。

上迎接的群,看清了船上的来之后,很快也欢呼雀跃起来了。

就在一边欢呼之声中,返航船队的首船缓缓地停泊在了码的旁边,站在船的郭小武未及下船,就在船上朝着杨振等喊道:

“都督,都督,俺们回来了,俺们回来了!不仅把番薯买了,把造船的物料买了,俺们还给都督请回来了几个教种番薯的师傅!”

听见了郭小武的喊声,杨振最近这段时间心的忧虑登时一扫而空,满是高兴地对着郭小武,对着正在靠岸停泊的船队众铆足了劲大声说道:

“好!很好!欢迎你们返航,你们辛苦了!”

杨振的话说话,就见已经停靠好的船只上,一条条长长的踏板放下,船上的兴高采烈地从上跳下。

不大一会儿工夫,身在其他船只上的沈永忠、严省三也出现在了码上,与郭小武以及另外几个生面孔凑齐了以后,一起朝杨振一行快步走来。

杨振见状,也笑着朝他们走去。

时隔两个多月,沈永忠、严省三与郭小武都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变化并不太大。

沈永忠变黑了,但也变得沉稳了许多。

而严省三和郭小武则更黑了一些,更瘦了一些,一个个疲惫之中透着兴奋。

显然南下之行,对他们每个来说,都是一场独当一面的磨炼。

隔着几步远的距离,沈永忠、严省三、郭小武当先冲着杨振单膝跪在了地上,其中为首的沈永忠,抱拳大声说道:

“启禀都督,卑职等二月初二奉命南下,一路经停松江,宁波,二月二十八,顺利抵达福州。

“抵达福州之后,卑职等即携洪督师书信与都督旗牌拜见福建巡抚萧抚院,果得萧抚院发牌,准购都督船舶及所说之物,并得郑氏之旗。

“三月初十,购得大小货船三十艘,三月十三购齐大小十四船番薯等物,十六船各样物料,并聘得教种番薯师傅四随行。

“三月十五启程返航,三月二十二经停松江,今始得返回旅顺,前后历时两个半月,往返行程数千里,全靠都督洪福庇佑,未损失一船,未损失一!”

沈永忠禀报的这些话,显然也是构思了很久了,当下一见了杨振的面儿,即毫不迟疑地脱而出了。

这一番话,把他们南下的大体过程,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过,杨振对他们南下的这个过程兴趣并不大,他更感兴趣也更加迫切想看一眼的,却是他们带回来的东西。

“好,好,好,很好,很好,你们辛苦了!——快带我登船看看你们求购的番薯,看看你们求购的番薯长得什么样子!”

不亲眼看一看现在的番薯是什么样子,杨振终究不能放心。

杨振当然是见过番薯的,但那是几百年后番薯的样子,现在是个什么样,是不是与后世自己所见的东西一样,他心里有点没底。

沈永忠、严省三和郭小武听见杨振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个,当下都有一点面面相觑了,但是很快他们就反应了过来。

当下连忙起了身,招呼着已经下船的队伍让开道路,领着杨振朝后面的船只走去。

然后沿着方才下船的踏板,登上了其中一艘方艄沙船。

沙船是防沙平底船的简称,比较宽大,载重量也大,就是船舱浅,吃水也浅。

它只有一层甲板,甲板之上除了桅杆和船帆之外,没有其他高出甲板的船舱,比如楼船那样的官舱。

这种方方尾根底浅的方艄沙船,战时在海上充当战船不怎么行,但是平时充任货船或者运输船却相当不错。

杨振跟他们登上了一艘沙船,只见甲板之上都是用绳子渔网之类东西捆绑在船上的各种物料,等严省三叫将那些物料挪开,然后掀开一层甲板,下面一个个隔舱随即映眼帘。

与此同时,一子呛鼻子的气味,也随即散布开来。

“都督,这就是咱们求购的番薯了,这样的,我们整整装满了十四条船!行程太长,可能有的坏掉了,气味不好闻!”

严省三这么说,杨振这才想起了,方才那一子呛鼻子的气味,正是他记忆处似曾相识的坏地瓜气味。

杨振听见严省三这么说,忙定睛细看,却见甲板下的隔舱里面堆满了沙土,并不是意料之中成堆的番薯。

“这——”

眼见杨振有点傻眼,跟在一边的严省三忙解释说:“都督,这是闽地百姓长期储藏番薯的方法,番薯长途海运容易烂掉,得用沙土一层层覆盖,一则可以避免光照,二则易于洒水保湿。”

严省三经办了求购番薯的事之后,显然对番薯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见杨振疑惑,立刻就向他解释了起来。

而且说到这里的时候,严省三蹲了下去,从沙土里扒出来一个拳大的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