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抗日之敌后争锋 > 第351章 都想捞好处(第一更!)

第351章 都想捞好处(第一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龙岭村是阳泉西南方向一个很大的村子,不仅拥有八百多,还囊括了周边三千亩良田,规模不亚于很多地方的一个镇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非常看重这里的产粮能力,专门在这儿建了一个据点,控制龙岭村和周边七八个村子。

本来据点驻守了军一个步兵小队和伪军一个连,为了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八路军阳泉独立团,军几乎把阳泉境内的机动部队抽调一空,导致据点只剩军一个作战分队和伪军一个连。

驻军兵力少了,按道理伪军应该死守据点闭门不出,可旅团指挥部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四十万斤的征粮任务就好像一块千斤巨石压在他们心

据点控制的大小村子一共有八个,总超过六千,土地面积超过一万三千亩,筹集四十万斤粮食应该不难,平均一亩地只要征收三十斤粮食就够了。

事实并非如此:粮食征集上来后,据点肯定要留下一些备用,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况。

各村给皇军征粮的中国肯定也要克扣一部分,作为他们给皇军卖命的报酬。

粮食送到县城后守备队也要留下一些备用,还要拿出一部分粮食养活县里除了部队以外的特务,报员……与此同时,各级官员的好处也不能少了……

层层叠加后,四十万斤的征粮任务到自己手里后直接变成八十万斤,平均每一亩地要收上来六十多斤粮食才能满足要求。

正所谓雁过拔毛,驻守据点的军小队长也不想放过这个捞好处的机会,嘴一张就把征收标准定为一亩地八十斤粮食。

秋收一结束,留守据点的伪军就开始分行动,奔赴各村征收粮食。

至于安全,守备队指挥部说得非常清楚。

阳泉守备队的敌只有救国军和八路军阳泉独立团。

救国军被封锁线堵在昔阳和平定,上翅膀也别想进阳泉。

八路军阳泉独立团征遭到皇军一个加强大队的进攻,根据地随时可能被攻陷,连自保都是问题,更不用说派兵皇军占领区作战了。

所以据点周边没有任何敌,更加没有危险,他们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村征收粮食。

天刚亮,两个排的伪军和六个鬼子就杀出村子。

每个伪军都很激动,就好像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一样,对今天的征粮任务充满期待。

小队长虽然把征粮标准从六十多斤提高到八十斤,可以给据点捞到不少好处,但那些好处都是和军官的,不到他们这些普通士兵。

他们想要趁机捞好处,只能自己想办法,而奉命进村征粮就是他们光明正大捞钱的机会。

防区范围内,除了龙岭村,附近随便一个村子都有一千多亩地,收粮秤重时稍微做点手脚,一亩地多秤五斤粮食,一个村子就能多收六七千斤小米,折合六七十块大洋,参与今天行动的每个士兵都能分一块大洋,抵得上大家半个月军饷了。

今天他们要去的村子足有一千八百亩地,要是狠一点,每一亩地多征收七斤粮食,今天参与行动的每个士兵都能拿到两块大洋的好处费,怎么能不高兴。

伪军上午十点钟赶到村子,好多老百姓扛着粮食等在村,一副苦大仇的表

这并不是乡亲们多么自觉,主动给伪军粮食,而是没有办法。

一亩地收八十斤粮食,对于产粮超过一百八十斤小米的上等良田来说还能剩下百来斤粮食,均三亩地的话勉强够大家撑到明年秋收。

可村里的一千多亩地中,上等良田只占了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地主手里,普通老百姓均能有两亩差不多的土地就不错了。

这样的土地一亩地只能收一百四五十斤小米。

一亩地收走八十斤小米,按均两亩地计算,大家只能剩一百三四十斤小米,再怎么节省都撑不到明年秋收。

手里有枪,要是不粮食,命都会没了。

为了活下去,大家只能妥协,先把粮食上去,躲过眼前这一劫再说。

至于短缺的粮,大不了把小米换成杂粮,多找点儿野菜混着吃,肯定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长官,我家有七亩地,五百六十斤粮食,都在这里了!”一个老实的中年汉子走到伪军面前,既心痛而又不甘说。

“给他过秤……”伪军班长朝后面几个士兵命令。

六袋粮食只用一分钟就就秤重完成,一个伪军走到班长耳边小声说了几句,然后就看到伪军班长用力拍了一下桌子,然后骂道:“混蛋……你竟然骗到皇军上来了,刚才送来的粮食分明只有五百斤,哪里有五百六十斤……”

“马上回去再背六十斤粮食过来,否则等我一会儿告诉太君就不是六十斤粮食的问题了,太君发起火来问你要一百斤粮食都得给,不然他们就直接抓!”

汉子一听就慌了,这五百六十斤小米他在家里秤了好几遍,绝不可能缺斤少两,下意识反驳:“这不可能……长官您是不是搞错了,这些粮食我都在家里秤过了!”

伪军班长没听到一样,一脸不耐烦骂道:“你当我们都是瞎子吗,秤都不会看,我说少六十斤小米就少六十斤小米,别到这里废话,挡了别的路。”

“马上回去扛粮食,要是回来晚了我报告太君,到时候你家至少还要补一百斤粮食……”

听到这儿,傻子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老汉刚才上去的粮食肯定有五百六十斤,但秤粮食的二狗子想趁机捞好处,故意说粮食不够。

“扑通……”一声,一个七尺男儿的中年汉子直接跪在伪军班长面前。

“长官,我家真的没有粮食了,要是再六十斤粮食,我们就没吃的了!您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吧!”

汉子说得是实话,家里种了七亩自家地和五亩地主家的地。

家里的土地收成并不好,平均亩产一百四十斤小米,减掉今天出去的粮税,只剩四百二十斤粮。

租种地主家的土地虽然收成好,平均亩产一百八十斤,但减掉粮税和租子,每亩地只剩四十斤小米。

全家忙活一整年只收了六百二十斤粮。

家里有五,六百二十斤粮全部换成杂粮,就着野菜吃都很难撑到明年秋收,要是再给六十斤小米,直接相当于把家里一个月出去,到时候还怎么活……

伪军可不管这些,很冷漠骂道:“我只负责收粮,不管这些七八糟的事,马上回去扛粮食,否则六十斤小米马上就会变成一百斤……下一个……”

旁边的老百姓也变得紧张起来,心里默默计算自己一会儿要补多少粮食……

到下午六点,十多万斤粮食全部收完。

今天是没机时间把粮食送到据点了,鬼子带队曹长决定在村子里休息一个晚上,明天早晨再往据点送粮食!

伪军占了地主家一个院子,每个士兵都非常高兴,晚上特地让地主家准备了几坛子好酒进行庆祝。

因为他们在今天的征粮中可以分到至少两块大洋的好处费,军官翻倍。

带队伪军副连长已经跟村子里的地主商量好了,以市场价把今天多收上来的一万多斤粮食卖给他,收获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