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与臣(一)【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与臣(一)【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京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礼王府。

今天宁王回家来吃饭,一大家有些寂静的吃过了饭之后,礼王便把大儿子叫到了书房里面。

“坐吧!”

礼王招呼着儿子,“茶水还是你喜欢的红茶。”

柳铭观笑着喝了茶,坐在了下首。

他本身是一个儒家君子,连坐姿都显得一板一眼。

礼王此时却没有心思欣赏那些,他直接问道,“最近几天,围绕着宁王府的,是不是急剧减少了?”

“嗯!”

柳铭观颌首道:“大概一天还有十几波客吧!不过孩儿大半时间是不会见他们的,和以前一样。”

“嘿!”

礼王皱了皱眉,“现在和以前一样吗?以前的那是趋炎附势,现在的才是真正有心支持你的!你要是都不见,岂不是寒了他们的心?”

柳铭观道:“该我的就是我的,该支持我的,也不会因为外力而放弃,倘若真的是没有支持我,那证明我就没有那个资格。”

“胡说八道!”

礼王怒道,“什么叫你没有资格?那些妃子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都还不知道呢!即便是皇子,能不能活着长大那也是问题呢!放着你这么一个成年的亲王不选,却要选有极大风险的小皇子,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

宫里嫔妃们有喜的消息,根本瞒不住

或者说,根本就是有刻意让大家知道的。

而且一来就是两个嫔妃怀孕,这便大大的增加了皇帝的底气,也一下子扭转了大家的心

倘若皇帝一直没有皇子,那么显而易见的,下一任皇帝肯定是柳铭观。

如果再过几年,皇帝生了皇子,那么也一样的,幼小的皇子继位太过危险,所以还应该是柳铭观。

但问题在于现在皇帝已经又快有皇子了,而且两个嫔妃肚子里都有,在这个皇帝今年快四十九岁的时候,便显得非常微妙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有自己的考量。

倘若有相信皇帝还能再活二十年,那么什么都不用想,一定是老老实实的支持皇帝生下的小皇子。

二十年之后,刘仁怀六十七岁,苗炎六十三岁,葛松道六十二岁。

虽然年龄大了一点,但只要他们不死的留在朝中,就足以镇压几乎所有的反对声音。

更别说还有誓死效忠皇帝的禁军在。

禁军受皇恩八十余年,如果有先要伤害皇上,违背皇上的意思,他们会教导这些家伙怎么做的。

哦,对了。

二十年后,熊渠卫大将军李南渊才五十六岁,金吾卫大将军方开岳是五十七岁,从千牛卫调任豹骑卫大将军的潘允尘是五十九岁。

到了那个年龄,打仗可能有点困难,但控制禁军效忠皇帝,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军中讲究派别和长幼顺序的规矩,比起朝廷上可要有传承多了。

甚至于那个狠如毒蛇的绣衣卫大将军高敬也才六十三岁,绣衣卫的可怕,这些朝臣们知道得是一清二楚。

看看吧!

有了这么多的优势,谁敢背叛皇上?

特别是皇子已经成年的况下。

然而,倘若皇上在十年之内就驾崩的话,事便又不一样了。

只有几岁的天子出现,在哪个朝代都是个灾难。

比起柳铭观,这位幼小皇子便不是那么够看了。

或许禁军回支持他,但朝廷阁老和尚书们,却应该会倾向于柳铭观。

现在礼王心里就是想得很明白。

希望皇上大哥的孩子都是儿,或者皇子夭折,这样自己的儿子才有希望。

柳铭观虽然是正君子,但不代表他是傻白甜。

他明白父亲的意思,可还是很坚持自己的想法:“爹,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我认真的继续充实自己,积极为将来做准备……但如果天意不在我们这一边,又有什么好遗憾的?难道咱们一门双亲王,还不够荣耀的吗?”

“你……唉!”

礼王气恼的想要骂他几句,却发现儿子并没有什么错误。

要怪只能怪皇上了!

为什么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这样折腾啊?

咱们都是一家,你为什么不能想开一些呢!?

……

三月的京城已经渐渐的有些热起来了。

今年的天气很好,太阳高空挂,却又不怎么的炎热,还伴随着轻风微抚。

如此的表现,让钦天监的一群官吏们大大的松了一气。

实在是他们被吓怕了。

最近几年就像是被诅咒了一样,到处都是天灾祸,原本看起来稳如泰山的整个天下,仿佛都有点千疮百孔的样子。

去年年底倒是有一阵子的雪,但危害不大,下的时间也不长,目前早已经控制了局面,们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今年从初春以来,到处都是风调雨顺,该下小雨的绝不下大雨,显得很有点老天爷赏饭吃的味道。

要是能把今年夏天的雨洪峰给避免了,那这一年就算是彻底踏实了。

恰巧景和帝也在讨论这事儿,“子宣,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的报已经核实了吧?”

“回禀陛下,已经再三核实了。”高敬回答道,“两处雪山去年都没有下雪,今年开春化雪也不多,比起去年同期来要少了三分之二。”

“嗯,没有了长江和黄河源雪融化,即便是下雨,况也没有去年那么严重呐。”景和帝笑了起来。

去年长江黄河两条巨龙翻滚,差点直接被大康打闷,这样的痛苦回忆他不想再来第二次。

也由于如此,他才记住了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这两个拗的名字,才特意让绣衣卫派去那边蹲守着,一旦发现又下雪,这边就要提前做各种准备。

其实去年的大洪峰,倘若多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加强堤坝的加固建设,损失至少能减少三分之一的。

也就是因为发现得太晚,许多省份都来不及处理,所以才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没有雪就是最好啊!

景和帝心很好,旁边的臣子们心也好。

看着各个公文的曹仪也抬道:“陛下,刘仁怀已经发来了文书,今年江南的天气又和往年一样的好,初春小雨绵绵适合耕种,但到了四月份,雨水便没有那么多了,温度适宜。星象师们判断的是,今年的收成不会差。”

千百年了,哪一个地方哪一年什么天气,都是有记载的。

们的二十四节气便是通过这些记录推算出来的。

同时有了这些记录,就可以大概判断一年的气候况,以及一年的收成。

江南这种重中之重的地方,江南总督府一直养着一批这样的星象师,每年就负责观察天气的变化,负责看看大江大河的水位,看看哪里有没有什么灾难的前兆。

然后他们会针对发生的各种况,提出各种建议。

这群都是实家,不是那种神神叨叨的家伙,也因此为江南每年的丰收做出了巨大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