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四十五章 他乡遇“故知”

第四十五章 他乡遇“故知”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她说话的同时,芊芊玉手指向了第一排靠边儿上的一个男子,恰好便是刚才第二个评论的儒生。

见到大家的目光投过来,儒生对着周围抱拳行礼,“惭愧惭愧,拙作能为仇大家欣赏,实在是幸运之极。”

“何年兄太过谦虚了,谁不知道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个同坐在第一排的二十多岁儒生笑道,“能拜读你的诗词,我们大家也是很荣幸的啊!”

仇香跟着轻笑说:“商检讨说得很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夏夜闲作’吧!……‘雕窗低傍画栏开,竹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梦,万荷叶中送秋来。’”

“啧啧!一夜雨声凉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又是刚才说话的第一,拿着扇子轻敲起了桌子道,“何年兄,你的这个‘’字,端的是画龙点睛,一下子就让整个夜晚的境界提升了!”

“同样是写景寄,我觉得何年兄这一首诗比起荆公子的来,还要刻一些。”一位坐在第二排的儒生,说得更加激进。

“我也这么想。”另一跟着附和。

于是又是一阵吹嘘,欢声笑语一片。

柳铭淇看得颇有些无聊,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怎么,累了?”恰好瞧见的柳铭璟问道。

“不是,太无聊了。”柳铭淇道,“铭璟,你确定这些就是京里顶级的才子?还有那个什么荆公子,在江南有多出名?”

柳铭璟指着对面道:“那个左手边第一叫李敬宽,探花郎出身,翰林院编修;第二个,也就是写诗的那一个叫做何西骏,同样是翰林院编修;第三个陈钦烈、第四个商朴,都是翰林院检讨。

他们说的那位荆公子名作荆睿思,乃是号称江南第一才子,三年前就是举。诗词尤为了得。如果不是因为要为母守孝三年,他早就来京里赶考了。他们可都是我们大康朝的俊杰之才啊!”

柳铭淇不觉摇了摇

才子什么的,可能不好说。

但是就诗作方面来讲,这些写的诗,那是妥妥的三流啊!

“仇大家!”

正在此时,柳铭淇身边就站起来一个,他打断了大家的笑谈,指着柳铭淇道:“我这位堂弟对于两位才子的诗作不以为然,觉得他们水平有限,都是名大于实,完全当不得这种夸赞。”

“啊!?”

一群唰的就望向了柳铭淇。

柳铭淇也是有点目瞪呆的看了看璐国公柳铭华。

好哇。

你这小子要搞事是不是!?

……

注:蔺席就是本用的榻榻米,也是我们传出去的,现在他们的绝大部分榻榻米,都是江浙地区出的原料,就跟韩国辣白菜的白菜,实际上大部分都是采购于胶东半岛一样。

对于文之间的称呼,各个朝代不同,查了许多资料,最后暂定用“年兄”、“贤弟”来称呼。如果是牵涉到了官场,那么就会用官职、字来称呼。公子之类的,用于对不熟悉的的尊称。望诸兄知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