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零一章 盐商们

第一百零一章 盐商们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从盐开始专卖以来,盐商从来都是最富有的群,没有之一。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虽然盐商通常都没有好下场,最多也就是风光一两百年,最少的一二十年就衰败了,但巨大的财富诱惑,还是让们前仆后继的想要成为盐商。

大康朝的盐商制度,大致沿袭了之前一个朝代,实行的是纲盐制,按照全国区域划分成了十二个纲。

不过大康朝的每纲盐引为二百万引,每引折盐一斗、一百二十斤,这和前朝二十万引,每引五斗、六百斤有了一些区别。

主要原因是尽可能的分散盐引,让更多的盐商加进来,从而不要让盐价垄断之后涨。

如今盐政衙门给盐商们每引的价格为一两二钱白银,从灶户们手中收来的价格是二钱,转手一倒,利润便高达六倍之多。

盐引折算价格是十二文一升、而到了民众们的手里,距离最近的江南地区盐价都在二十文上下,最偏远的西北更是高达五十文一升。

但这个价格比起前朝末期可算是低多了。

前朝快崩溃的时候,江南盐价都高达六十文一升、西北、东北、东南等区域,皆为两百文一升,弄得怨声载道,起义频起。

大康朝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一直对于盐价大力打压,又积极发展经济商业,让民众多赚钱,使得民众的压力并不算大。

作为去盐场领取食盐的凭证,盐引当然不是白领的。

盐政衙门有一本“纲册”,上面就写着可以贩盐商的名字,由此他们就拥有了“窝本”,相当于一种资格凭证。

窝本是什么意思?

许多史书说得都不详细。

实际上就是“在纲本上面不挪窝”的意思,跟兔子一样,占了一个窝,别就没办法进去了。

有窝本的商才能贩盐,才能去购买盐引,从而拿到指定区域去卖。

没有窝本,也就是不在“纲册”之中的,那便没有资格做盐商,这么大一个买卖,就和你无缘了。

从理论上来说,窝本是可以世代相传的,但从古至今,窝本停留在一个家族的时间长度,最多就二百来年,那一位是皇亲贵族,家里出了两个皇后、两个宰相、七个尚书的,结果随着帝王的清洗,还是在落魄之后,丢掉了盐引。

这么扎实的关系,都仅仅能维持两百来年,就更别提一般了。

能守住三十年的都算是背景扎实得很,守住五十年那一定是家族有大强

像是幸运的得到窝本,然后几年就因为各种原因败的,更是数不胜数。

可盐商们也不是没有善终的。

那些赚了钱之后,果断的抛弃了盐业,去当大地主、当其余行当的商的,也比比皆是。

这便是聪明

从风尖能退得下来,舍得退下来的,都是有大智慧的

而今天,坐在盐政大臣书房里面的一群大盐商们,却是各式各样的都有。

白恒望一回到扬州,不顾已经是晚上,立刻命令属下把扬州排名前五的盐商全都叫到了衙门商谈。

从一开始,他便将景和帝的“增发临时盐引”和“彻查超发滥发盐引、整顿盐务”的意思说了一遍。

“各位,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白恒望摊开了手,“现在是我们同舟共济,度过难关的时候了。”

“白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前在支援云梦泽水灾的时候,我们已经捐赠了五十万两了吧?”盐商第三的尉迟鸿沉声道:“朝廷有困难,我们可以考虑捐赠,但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是不是过分了一点呢?我们每年缴纳的税赋,可是天下第一啊。”

“对!”

排名第四的盐商龙毅连连点:“我才修了一座园子,花了五十多万两银子,现在想要支持都没有办法啊!”

“你们什么意思?”白恒望皱眉,“赚钱的时候就笑嘻嘻,要你们出点力就推三阻四?你们要清楚,皇上这一次可是要动真格的了,如果你们不想着办法解决掉,那么手里的窝本还能保得住?真是天真!”

“大康朝还有这样的规定?”扬州第五的盐商姜元说道,“从我父亲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我们给了,是我们有善心,但是给不出来,又该怎么办?”

“那就等着新的盐商们进场,绣衣卫衙门来你们的抄家吧!”白恒望摊开了手,“反正我了不起就是撤职回京,各位的富贵可就保不住了。”

众位盐商都皱起了眉

盐商第二的蔡新风心中更是冷哼一声,这些当官的都不是,收钱的时候高高兴兴的说是兄弟,结果现在一出现问题,马上就威胁,威胁不成,那就直接摊牌撕裂切割,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咳咳。”

第一盐商贾子明轻声咳嗽道:“白大,那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白恒望毫不犹豫的道,“买下所有新发的临时盐引,给朝廷分忧解难。”

贾子明苦笑了起来,“大,朝廷预算的是一千二百万两白银,这就是一千万份盐引,相当于平里每年天下一半的盐了,这么多的盐怎么消耗?盐价不得崩盘了?”

说一千道一万,盐商们最忧虑的便是这个。

盐价稳定、购买数稳定、盐商销售区域数量稳定、大康朝政策稳定。

这么四个大因素,使得盐商们一直不愿意做出什么改变。

哪怕是有中途退场了,也很快有进来,维持这个体系。

现在皇帝和朝廷告诉他们,老子缺钱了,所以临时增发半年的盐引,你们买下拿去卖吧!

问题哪里是那么简单!

本来市场便稳定,你拿出更多的盐卖,就意味着价格要不断下跌,从而使得他们利润不断降低。

说不定就得白忙活一年。

他们的开销多大啊,一年不收,那岂不是得过紧缩的子?

在这群习惯了奢华消费的盐商们来说,是绝对不愿意的。

“都说了,这些盐引是可以卖到边疆地区的。”白恒望耐心的道:“你们可以卖到西北、东北、西南区域,这些地方的蛮子是有多少食盐就要多少的!”

“问题是蛮子也没有那么多钱买更多的盐啊。”第二盐商蔡新风叫苦道。

白恒望瞪了他一眼。

这个蔡新风平里最是狠,风评最差,跟自己也经常阳奉违的。

各个边疆的蛮族,平里不是买不起盐,只是因为路途、地势、盗匪的缘故,才导致了许多盐过不去。

想要给那些蛮族们供盐,那么必须依靠边疆的那些有特殊关系的商们。

但这些因为有着自己的渠道,所以对盐价有强大的议价能力,不是盐商们和批发商们说多少就是多少的。

所以通常盐商们即便有外销盐引,也从他们那里赚不到多少钱,还不如内地各省份呢。

所以这些盐商对于这种盐引并不感兴趣。

如果换成了茶引,那就不一样了,少吃一点盐是可以的,但不吃茶绝对不行,那些有渠道的商,也不敢得罪茶商们。

想了想,白恒望端起了茶:“本官言尽于此,你们回去商量一下吧!每个都有自己的想法,本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