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零九章 景和帝:我运道不大好【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百零九章 景和帝:我运道不大好【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长乐公主最后还是看了一下被包扎得结结实实的小宦官,确定他还活着,才离开了马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她还不知道,经历了这么一番事儿,景和帝已经有了决定,再也不要自己的小心肝来骑马了。

要是刚才那一脚是踢在长乐公主身上,那该是怎么恐怖的事啊?

如若不是长乐公主很喜欢这匹枣红马,他都想直接把这匹马送出宫,给羽林卫的军士们使用了。

送长乐公主回了思浩殿,景和帝让柳铭淇陪他散散步。

散步只是一个借,他还是为了跟少年谈事

不知不觉间,连续的几次献策成功之后,柳铭淇已经成了景和帝一个狗小军师。

“铭淇,你们家的便宜米粥和大馒,还在继续卖?”皇帝问道。

“在。”

“什么时候结束?”

“那要看我们的粮食能支撑多久。”柳铭淇挠挠,“之前到的二万石粮食,应该可以再用十来天吧!”

“苗太升之前跟粮商们谈的时候,他们献出了五万三千石粮食,还存放在仓库里面呢。”景和帝看似不经意的道,“你找把这些粮食拖走,尽可能的多一段时间吧!”

少年笑了,“怎么,苗大这是要补偿我?”

“胡说八道!”景和帝笑骂了起来,“他才没有这个心思,而且这个粮食是在内务府的,是我的主意。你来赈灾和皇上来赈灾,不都是代表着皇家吗?一样的。”

不得不说,景和帝在正事儿的时候,心胸还是很宽广的。

他直接把粮食给了裕王府,相当于也是在给裕王府宣传好名声。

要知道,前段时间这位陛下可是发了罪己诏的,他的名声也需要积极行动来回复。

“好吧!”

柳铭淇也爽快,当即就答应了:“不瞒您说,这段时间妙味楼的可是辛苦得很,我们府中能用上的老婆子都派过去了。再加上肥皂工坊和花香油工坊的用,一下子显得裕王府的手严重不足,我爹娘都准备再看看怎么招募手呢。”

“这挺好的。”景和帝点点,“现在虽然蝗灾已经过去了,但许多都失去了一年的生活着落,你们多招募一些,自然就能帮助许多家庭度过难关。”

大康朝的皇帝从来不怕勋贵宗室们有很多的家丁、帮佣,这些根本就没有一点武力值,拿来造反的话,无疑是一个笑话。

裕王府本身就是所有亲王府之中,佣家丁最少的一个,才三百多

即便是他们增加到一千多,也不算最多的,甚至好几个做生意做得大的郡王和公爷,府中的数也超过了两千呢。

柳铭淇对于景和帝的想法表示了赞同。

从现代经济学来说,从一个家庭雇佣一个劳动力,那么就能保证一个家庭的温饱,带动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而增加市场的经济活力。

虽然一个这样的个体太微小,但如果是十万个商都多雇佣一个,那经济活力的增加是非常可观的。

甚至在这个古代,一千的雇佣,能撬动起来的经济活力,也是不可小视的。

可惜君权至上的国度,法律并不能完善,法家的终极梦想——限制君权还没有实现,所以现代的许多经济活动,都没有办法在这里实现。

说完了粮食的事,景和帝又想起了另一个事儿:“你们兑换蝗虫的举措,也同样在实施?”

“当然。”

柳铭淇有点得意的道:“现在许多民众在买了米粥和大馒之后,都会主动的多要一袋炸蝗虫回家。说是家里的小孩很喜欢这样的零嘴,吃起来挺开心的。”

景和帝听着也乐了,“要是我们有足够的力,全部把蝗虫抓下来,然后送给小孩子们吃,倒是一件功德呀!”

顿了顿,他忽然又板起了脸:“铭淇,你小子可千万不许拿来给念妤吃,不然我饶不了你!”

“咳咳,我是那种吗?”少年大喊冤枉,“公主也是我的侄儿,从小娇生惯养,我也担心她吃了会肚子不舒服啊。”

好嘛。

柳铭淇不拿炸蝗虫来,是因为担心小公主吃了肚子疼,倒不是没这个想法。

景和帝也难得说他,走着走着,忍不住叹气道:“你说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忽然出现蝗虫成灾的事?而且还如此的难以抗拒?难道真的是老天在谴责我失德?”

“肯定不是。”

柳铭淇斩钉切铁的道。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他心说,也就是陛下您不懂科学,不然我这个物理学和化学博士就可以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蝗虫会泛滥成灾的问题。

用专业化的说法来讲,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inylanisole,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定位蝗虫锥形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受体。

不过这种理论算是提出来了,但彻底解决方法却还没有出来,不然也不会有非洲几百亿的蝗虫泛滥成灾了。

但无论怎么说,这和皇帝失德、老天惩罚一点关系都没有。

见到柳铭淇回答得如此斩钉切铁,景和帝欣慰不已。

这小子平里惫赖不说,还非常的毒舌,但心底却还是很好的。

“但是话说回来,我这个皇帝还是挺失败的。”景和帝道,“继位三十年以来,看起来是国泰民安,但无论是全国各地的粮仓,还是户部里面的银两,都从来没有充足过。

想到以前圣在世的时候,粮食多得都放得生霉了,铜钱存得绳索都放得烂掉了,那么的盛世繁华,我怎么就看不到呢?”

柳铭淇倒是了解景和帝的心

只不过景和帝没有说得更加详细。

他父皇只是继位短短几年时间,便因病去世了,而他祖父因为穷奢极欲和到处征战打仗留下来的大坑,就结结实实的压在了景和帝的身上。

多亏景和一年到二十年之间,大致上还算风调雨顺,朝廷中能臣将又不少,多方努力之下,总算是把有点碎的山河给重新弥补了起来。

好不容易松了一气,结果最近的十来年,到处都是灾害频发,虽然不是那么的致命,可也造成了皇帝说的那种况——没有余粮余钱。

因为每存了一点,就马上会有灾难到来,把存货用得差不多。

如此循环之下,大康朝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实际底子却有点虚。

就拿最近七年来说吧,西北遭遇大旱、广东遭遇水灾、福建遭遇台风、云梦泽遭遇决、山东到两湖区域又是严重蝗灾……稍微命不硬的王朝,说不定就跟我大明一样,走向了不归路。

幸好这些年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和东北边疆都没有打什么大战,总体来说还算平和,不然朝廷的财政绝对堪忧。

用现代的话来形容,大康朝像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吃喝不愁,可是要遇到结婚买房买车,那就完全傻眼了。

“灾难总是会有,不过只要能战胜它们,就是一个好事。”柳铭淇字斟句酌的道:“在我看来,熬过这些苦子,美好的子就要来临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