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二百十九章 一招接着一招【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二百十九章 一招接着一招【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赵寿听得神采飞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心说裕王世子果然聪明,一来就想到了好办法。

皇上担心的就是寺庙道观联合起来,一起发动信徒们来施压。

闹得全天下都心浮动了,对朝廷和皇帝的威严,绝对是一个损害。

按照裕王世子的妙计,又能奖励那些行善的寺庙道观,还能惩罚那些吝啬不良的寺庙道观,还可以直接把他们给分化了,让他们拧不成一条绳,当然谈不到什么反抗。

景和帝也露出了思的神色,“可是怎么来区分呢?有些财力大,有些财力小;有些施粥过一两天,有些施粥过一两个月……这些怎么来界定?如果施粥一天的大寺庙都能全部获得赦免,岂不是不公平?”

“简单得很。”柳铭淇道:“陛下,这一次是谁赈灾得最积极?”

“应该是大相国寺吧?老君观也不错。”景和帝道,“我听高敬说,现在他们都还在施粥。”

“那就以他们两家为例子,让礼部按照他们的数跟施粥规模、次数的比例,来设定一个标准。”柳铭淇道:“标准分为几个等级,达到了一定标准就能赦免一些名额,提高标准那就能多赦免名额。”

“这个倒是不错。”

景和帝点了点,“区分开来后,这些为富不仁的寺庙道观,我们收取他们的度牒钱,也是收得心安理得。”

他认为柳铭淇的提议没有问题。

既能收钱,还把那些善良和铁公分开了,拿到民间去说都没说什么。

老百姓们一看朝廷的公告就能理解,而且还会唾弃那些铁公

得好报,坏得恶报,这不是最正常不过吗?

柳铭淇的主意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来:“陛下,我们大康的寺庙和道观一共有多少座?”

景和帝回答道:“礼部说大概是一两万座。”

“这么多的寺庙道观,一刀切也不好。”柳铭淇道:“您也可以再下一道旨意,如若是一座道观寺庙的总数不多于二十,那就可以跳出这个强行还俗的规定。如有员上的短缺,朝廷也会按照去世一位补一位的规矩,帮他们补足二十。”

“妙啊!妙!”

皇帝眼睛一亮,拍手称赞了起来:“铭淇你真的是聪明绝顶,又熟悉世俗,想的主意太妙了!”

刚才他都没有想到,如若是小山、小镇的寺庙道观,本身香火就不旺盛,手也不多,你这要求他们不赈灾就强行还俗,这就很有可能让这些寺庙道观倒闭。

迫使弱小无力的寺庙道观倒闭,这不是折福的事吗?

现在这一招抛出去,马上就能赢得无数的赞扬,从而又一次冲淡高价发放度牒的影响。

景和帝笑容多了许多,“这下好了!只要能解决掉现有的僧尼道士问题,那么发放新的度牒,我倒不是很反对。”

无论盛世还是世,寺庙道观和世俗抢年轻劳动力,这是非常不好的。

能通过高价发放度牒来抑制这一点,哪个皇帝都不会反对。

况且还有大把的银子来补贴国库,谁都笑得合不拢嘴嘛!

柳铭淇又抛出主意:“除了这个,让礼部除了今年申请多少得多少之外,之后的五年时间,每年只规定发放五千张度牒。”

景和帝愣了愣:“这又是为何?”

少年耐心的解释道:“太多的得不到珍惜,只有限量的东西,才会让产生紧迫感,从而加以抢购,度牒也是如此。

您想一想,全大康一共有一两万座的寺庙道观,每年才五千张度牒,平均下来两三座道观寺庙才能有一个名额,他们能不慌吗?

与其在之后五年和别抢度牒份额,不如在今年还不限购的况下,多多的购买一些,哪怕只是存着,也绝对划算啊!”

景和帝和赵寿听得颇为瞠目结舌。

可认真一想,柳铭淇说的这些,如果自己是僧尼道士,也一定会落他的圈套。

这是阳谋!

摆在明面上的,但你又不得不跳进去!

“铭淇,如果我们大康朝有商部,我就算打太祖的禁令,也要让你来担当商部尚书!”景和帝又是赞赏又是欣慰的道,“朕这是何其有幸,太子又是何其有幸!”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他是感谢老天送了一个柳铭淇到身边,相当于送了一个财神爷。

前有在盐业上捞钱,后有在度牒上捞钱。

满朝文武都解决不了的事,柳铭淇一个就解决了两项。

特别是度牒这一项,涉及到了上千万两白银的收,而且明年、后年乃至从今以后,每年都有数百万两银子的账,这可是为以后都解决了大问题!

说起内库空虚,景和帝比任何都要担心和忧愁。

国库还有多少存粮他晓得,内务府有多少他更知道。

本来寻常年景国库都会有剩余的,根本用不到内务府的钱。

但这些年灾害频发,不但是国库益枯竭,连内务府都消耗了许多储蓄,手中没有足够的钱粮,皇帝都没办法安心呐!

在这种时候,忽然冒出一个反手就解决了问题,并且还开辟了一项不少财源的宗室少年,你说皇帝怎么会不高兴?

柳铭淇也才十六岁而已,比太子还小了十一岁,那么意思是太子一朝也都能借重柳铭淇的聪明才智,解决不少的难题!

所以皇帝才加了一个“太子何其有幸”。

“铭淇啊,你提出这么的好建议,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赏你了。”景和帝忽然又有些为难,“过年的时候我原本准备给你加一份俸禄,可这样一来,综合你的功劳,两三份都不够呀!”

别说两三份,二三十份我都能安稳的收下。

少年心中吐槽了一句,可嘴上还是说得很客气:“陛下您不用一下子奖励小臣我太多,我年龄这么小,长大了以后怎么办?难道要涨到比太子俸禄还要高?”

太子俸禄是亲王俸禄的十倍。

现在柳铭淇已经是世子三俸了,再这么涨下去,涨到太子的“岁俸银十万两,禄米十万斛”也不是不可能。

景和帝闻言微笑颌首:“也好,全都是我赏赐你了,以后等太子登基了,他还拿什么赏赐你?加封亲王都不够!”

大康的宗室是不断降级的,直到最后的子爵为止。

但这个降级并不是不可逆转回来的。

如果立下什么大功,都可以恩赐加升一级。

通常能得到这个殊荣的,都是宗府宗正,恩赐下来后,他可以让自己的一个儿子爵位升级。

也有一些在宗府做事很得赞赏的宗室,也能得恩赐加升一级。

或者是在灾难年景,大肆献出巨额家产,从而得皇帝恩准加升一级的,也有。

景和帝现在如此的说,显然是认为柳铭淇已经够格晋升为亲王。

只不过是时机问题。

到底是景和帝恩赐他,还是太子继位之后恩赐,还要看具体况。

解决了度牒的大事,皇帝的心很好,柳铭淇顺势就开始了公报私仇。

少年憨厚的问道:“陛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