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生什么事,但看向古达的数值,一心大致能够猜出一点。
同样是2.5l的收益,同样是一个惊吓币而已。
白白放走了两
,一心不懂。
「队长,来了两位。」
快看不下去之际,雷娜再度开
。
这一刻,一心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虽然每一次所吓出来的惊吓能量不多,但来者却一直有。
这里是未知的外国,时间大约是下午六点前后,太阳早已经下山。
一心猜想,现在应该是下班时间,一些需要经过安之心墓园的
会在这时间点上频繁地出现。
或许,这就是稳定
的问题,只是一心最初没有想明白而已。
以目前这种简单一吓为例,对方应该会感到害怕,但却不会因此而感到恐惧。
换言之,这样一吓不会吓到对方不再使用这条路,相反,「想多了」和「错觉而已」这些想法会成为大多数,让对方在未来的
子里再次使用这条路。
如果是这样的话,首先可以确保对方会不断地来这里提供2.5l的惊吓能量。
其次,由于没有出现什么大事,别
不知道的
况下,也是会选择用上这一条路。
一个两个,之后是十个二十个,随着「基数」的上升,一个又一个的2.5l迭加起来。
晚上七点,短短两小时而已,惊吓能量便收集到了15l,快要接近一
的最低收益。
按照这样的升幅来看,一车的250l的确是一个合理期望,甚至让一心觉得那是不可能做不到的事。
但时间是一个问题,七点之后,便再没有
「经过」这里。
15l,成为了第一晚的成绩。
「大家辛苦了。」
古达传来了一句安慰之后,便转移针对一心地说。
「陈一心,我想你应该有很多疑问吧?」
疑问吗?
一心原本是有很多,但目前已经减少剩下一个。
一心已经明白到这样的小吓是为了长远收益而做,只要不出大事,那段时间点上便会有稳定的
员到来,为惊吓员提供稳定的惊吓能量。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家的做法并没有错,反而是自己的半知半解害了大局观。
明白这一点的一心,事实上已经减少了很多问题。
毕竟是工作,公司要求的是稳定,根据公司的要求完成公司指派的任务,这才是最理想的模式。
一切都在公司的安排中,这不就是现实吗?
一个经典的例子,以前的一心也犯过这样的错。
自己的上司
代了一个任务,明天要去机场接一位海外客户来公司。
当时的一心还是新
,而且这工作很简单,单纯是用电邮联系一下对方,通知对方在机场怎样会合,之后安排一辆车接送他而已。
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一心也犯了错误。
因为一心知道那时段那路段经常会出现
通堵塞的
况,为了让客户能够顺利来到公司,一心特意用电邮问了一下对方。
内容大致就是,解释原因,说明为了顺利到达,问对方介不介意用地铁。
对方回复了「没问题」,一心也因为这一点而真的安排了对方一起坐地铁。
结果出事了,不是客户,而是来自上司的愤怒。
一心把规矩做坏了,即使客户没有表现出不满,但一心的做法却有着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那就是「无视」了公司的要求,以个
的想法「主导」了公司的安排。
那一天,一心从小孩成长成为了大
。
一切都是有规矩的,一切的安排都在公司的计算之中。
就算会迟到,为了客户的体验,上司也已经把这些都考虑进去。
可以将公司本身的流程推后,也要让客户坐车前来而不是用地铁。
如果一心知道这点,便不会自作主张地为客户安排地铁。
如果一心知道社会
的游戏原则,一心的表现也会变得更为成熟一点。
听从上司的吩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只要你照着上司的吩咐去做,即使这件事的最后是一个错误,一个失败。
错的也不是你自己,而是你上司。
因为这是你上司叫你去做的,错在上司没有安排好,而你作为「什么都不懂」的新
,也只是照着上司的安排而行事。
没有
可以责怪你,唯一能够责怪你的理由,就是你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问?
一心当时没有问上司,自作主张地改变安排,这才是一心犯下的最大错误。
如果问了上司,上司在了解到一心的疑惑下进行说明,事后还是出现问题的话,那么一切的错都是上司的错,自己反而是做好的一方。
如果当时的一心便明白这个道理,那自己便可以更加成熟起来。
同样地,站在这样的立场来看今晚的活动,一心也明白这可能是冥界有限公司的安排。
为了确认这一点,一心唯一的问题就是……
「为了有长远收益,我明白这样的小吓是必要的,不过……」
在表达自己的理解同时,一心也留下了一个疑问,一个核心的问题。
「这样下去,真的可以成为这次惊吓活动的第一小组吗?」
一心一语中的,为了长远的收益,稳定是正常的表现。
但怎说也是一次「排名」的竞技,如果以目前的行动来看,达标是一定的,但第一名却不是一定的事。
面对一心的疑问,古达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过了十秒之后,古达才终于开
。
「你……原来是这么成熟的
?」
不知道是夸张还是吐槽,但古达笑了。
「哈~的确,你说得没错,但这也是惊吓技术之一。虽然表面上没有文字规定我们不可以做出大规模的惊吓行动以收集大量的惊吓能量,但实际上为了保持稳定收益,我们还是会进行适当的小吓。」
对于古达的解释,一心虚心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