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
和某个财大气粗的年轻君侯不同,两袖清风的赵广汉在长安买不起地也没
送房,只能住在官府提供的小小邸舍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的妻儿都留在燕地老家,邸舍中只有一个
仆料理衣食,连暖床的婢子都没有,所以
夜后连能做的事都极少。
秉烛夜读,算赵广汉为数不多的
好,好歹是六百石京官,这点薪油钱还是烧得起的,毕竟赵广汉白
忙于案牍,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夜幕笼罩长安时,若是外
出现狗吠惊呼,他就得投简出门了。
而这篇让赵广汉拍案叫绝的短小文章,名叫《西门豹治邺》。
这大概是从十月份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事:每隔四五天,都会有一篇小短文在长安士
、官吏圈子里传抄,或朋友相约聚会时念诵,或官吏办公时偷偷传着看。
作为协助执金吾负责京兆缉盗的京辅都尉,赵广汉有的是线
,已经打听清楚这些文章的出处了:尚冠里。
“敢告于京辅都尉,这些文章的来源,不是御史大夫杨敞家,就是隔壁的西安侯任弘家,应该就是御史大夫家所藏的《太史公书》中节选公布的。”
最初只是为了看看这书中是否有诽谤朝政之言,若有,赵广汉少不得要登门拜访御史大夫和西安侯,告诫一下两个小后生。
一看才发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但笔力惊
,长于叙述故事。比起复杂的相如之赋,贾生之文更易理解,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总有被某一篇章打动的时候。
轻侠少年读《信陵君窃符救赵》,直欲轻生行侠;心存理想却未能得到赏识的文士大夫读《屈原贾生列传》即欲流涕。
而赵广汉最为喜欢的,却偏偏是流传不太广的《循吏列传》。
里面共写了五个
的故事:楚相孙叔敖与郑卿子产,仁厚
民,善施教化,以政宽得
和,国泰而民安;公仪休、石奢、李离,皆清廉自正,严守法纪,当公利与私心发生冲突时,甚至甘愿以身殉法,维护纲纪!
赵广汉读完后不由嗟叹:“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我亦当以循吏为志向!”
又遗憾地说道:“惜哉,太史公已逝,往后不知有无能
,可以为我也作一篇好传。”
只可惜到此为止了,赵广汉很想再看更多的循吏故事,可等了许久都没等到。
文章每五天才从尚冠里放出一篇来,
鸣时分派仆从分十多份简牍,投放长安八街九市,再由愿意免费抄写的
,当
抄百多份散播到长安一百六十坊,若是抄慢了,就会被
堵在门
催促。
月余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抄读太史公书的小圈子,自发抄书的
也越来越多。
赵广汉实在等不及的时候,也会差
打听,据说西安侯醉时曾言,这种模式叫“连载”。
每到放出文章的
子,则被任弘称之为:“更新”。
偶尔西安侯和杨恽心
好或喝醉了,决定多放出一篇来,则曰“加更”,总能博得士
官吏们欢呼雀跃。
“更新者,除旧布新,还真有点道理……只是那该死的西安侯、杨恽,就不能一次将书统统公布?非得每次一篇又短又小的放出来。”
赵广汉的同僚,左辅都尉也好这一
,曾如此抱怨:“子都啊,若二
是寻常百姓,我少不得要动用职权,将他们抓到牢狱里,
着二子将所有篇章都
出来。”
赵广汉却很理解:“或许是谨慎吧,谁知道那《太史公书》里,是否有诽谤之言,我可听说,孝武皇帝曾看此书,震怒下删了两篇,司马迁至死也不敢将其公布。”
嘴上这么说,但没有更新的时候,赵广汉心里还是如小猫挠一样难受。
等了好多天,即便有了新文章,也不是赵广汉中意的,随便看看就完了,不免失落。
直到昨
,这篇名为《西门豹治邺》的文章开始流传,正是它让赵广汉连读五遍,拍案叫绝。
“好一个西门豹!”
前半篇革除“为河伯娶
”的陋习,文笔滑稽,却又
彩无比。
赵广汉不由想起,自己在颍川郡阳翟做官时,当地也有韩国
祠的陋习,虽不投好
水,但也让三老和巫祝每年骗了许多钱,他费了很大力气才将其革除。
不曾想西门豹也做过类似的事,还是用这么
脆痛快的手段,赵广汉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做一个像西门豹那样老谋
算、玩强敌于
掌之上的循吏,便是赵广汉的心愿。
可仔细想想,却又为民间依然巫风盛行,百姓愚昧而悲哀,本以为进京能好一些,可那些号称智者的博士文学们,也在大肆宣扬类似的事,说好的子不语
力怪神呢?
外面的雨雪还在下,赵广汉只在隆隆雷鸣中
睡时暗道:“他
我若再回地方做官吏,遇上类似的事,非得用一用西门豹的手段!”
而到了次
,赵广汉抵达执金吾官署,却发现几个早到的同僚正聚在一起读着墨迹刚
的简牍,这一幕赵广汉再熟悉不过,是近来尚冠里有文章送出后的场景,可距离《西门豹治邺》传出来才隔了一天,莫非是西安侯所谓的“加更”?
“汝等在做何事?”
赵广汉心中好奇,面上却板着脸走过去咳嗽两声,吓得几个下属长拜作揖,又将手中的简牍献上,但瞧他们的面色,却是十分兴奋的。
“京辅都尉,有好戏看了!”
赵广汉皱着眉一瞧这篇文章,顿时愣了一下。
和往常截然不同,简牍第一列写着两个小篆《论衡》。
其后是隶书的篇名:《雷虚》。
直到此时,赵广汉才忽然明白,西安侯昨
放出那篇《西门豹治邺》的用意:造势!
“隆冬之时,偶有雷电,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
。世俗以为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
之呴吁矣。世无愚智,莫谓不然。又以为天示冬雷与朝堂,俗儒云:土
火,则多雷,土为中原,火为南方,当弃珠崖,冬雷乃止。”
赵广汉轻轻读着,这不是太史公书,不是记述史事的文章。
而是西安侯任弘指名道姓,剑指太常寺《易》《尚书》《公羊春秋》三家博士的檄文!
“然臣弘推
道以论之,此虚妄之言也,雷电乃自然发生之事,与天意灾异何
!”
……
而与此同时,御史大夫府内,典属国和博士生们的第一
激战告一段落。
在过去一个时辰里,博士们列举了应弃珠崖的十个理由,却都一一被赵终根、文忠、张匡三
怼了回去,若遇上他们语拙时,坐镇后方的苏武便会敲一敲手杖,缓缓发言。
别
说话时博士弟子和贤良文学们敢打断,唯独苏武发言时,哪怕最激动的儒生,也都躬起身子,默默静听,虽然政见不合,但诸生对苏武亦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不过在争完道理利弊后,在诸位博士的示意下,博士弟子们就开始纷纷上场,说起天
灾异来。
《尚书》博士弟子贾捐之首先开炮:“《洪范五行传》曰,夫雷,
君象也,
能除害,出能兴利。故雷于天地为长子,出地百八十三
而复
,
则万物
。
地百八十三
而复出,出则万物亦出,此其常经也。”
“打雷闪电,是苍天在发声,故而在冬月,正月发生震雷,便是对
间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