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在场的毕竟是乌孙
,守着游牧者的规矩与荣誉,右大将只能亲自上前,报了名号想要代元贵靡应战。
但泥靡也不傻,见来的不是元贵靡,便高傲地走了,只剩下地上的矛。
狂王军开始大声嘲笑“汉王”的胆小,这边也纷纷回击,但吃亏在
少上,声音被盖住了,仔细想想,终究是己方昆弥不敢应战在先,渐渐没了骂回去的底气。
“汉王”的阵营中,弥漫着一种悲观和萎靡杂糅一处的衰败气氛,本就经历了肥王遇刺等事的他们,对这场战争早没了必胜的信念,汉军抵达也未能改变
数劣势的事实。
更何况,今
右大将要求他们配合赤谷城外的两千汉军阵列,采取守势,不得轻易出击。这些平时只知进攻的战士们,此时只能等着敌
来进攻。
一个个都有点无
打采,如同一只只被锁链拴住的狼,空有爪牙击地的咆哮,却完全动弹不得。
右大将也是无奈,他们倒是想拖延,拖到汉军击败匈
南下,但战争的主动权,在泥靡一方。
一如解忧公主所说,撤离热海是不可行的,那样会让己方瞬间分崩离析。只能硬着
皮迎战,赌在汉军帮助下,能够创造奇迹。
但以现在的士气,真的能胜么?
泥靡常年在七河,面对康居
,劫掠大宛和粟特
,都是他打
阵,作战经验比右大将还丰富,更别说第一次指挥两万
作战的元贵靡了。
而昨夜对狂王军的夜袭,也以失败告终。
虽然右大将明说此战由他指挥,元贵靡只需要旗帜不动,稳住军心即可,但并没有让元贵靡感到轻松。
在敌军结束了嘲讽,狂王麾下的十三翼四万兵,开始或前或后,如同平地上移动的十三个蚁群,向己方推进时,元贵靡却还在问自己:
“吾等能胜么?”
他咬着牙,想到了惨死的父亲,想到了对他寄予厚望的母亲,想到了城内的弟、妹,握紧了手里的剑,那是肥王的剑,乃是安息王所赠,装饰为典型的波斯风格。
“能……”
元贵靡重重亲吻了它,希望能从父辈的遗物里,获得些许力量。
“一定能!”
……
羊马墙不高,但足以让傅介子站在上面,观察战场。
这位斩楼兰王首的传奇
物,此刻一身赤甲,长须及胸,手扶着环首刀柄,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场乌孙
内战。
傅介子是坚决反对此时与泥靡
战的。
这才是汉军抵达的第二天,士卒们还没从翻山越岭的长途行军里缓过气来,而元贵靡麾下乌孙
的士气也不是很高,两千汉军援兵还不足以让他们振奋。反而泥靡大军志在必得,士气正旺。
但元贵靡和右大将也有苦衷,赤谷城不算大,只能让数千
防守,根本挤不下两万多
。
按照傅介子、常惠的提议,让解忧公主、元贵靡带着部众暂且西撤,留汉军步卒在赤谷抵御泥靡围攻也不行。经历了肥王遇刺等事后,虽然还有些贵
愿意跟着元贵靡和解忧公主,但他们已十分敏感,下达撤退命令容易,就怕这些贵
心中失望各自逃散,而泥靡不管赤谷城,径直去追撤离者。
更何况,虽然傅介子也与常惠一样,认为任弘这小子会另辟蹊径来援,但毕竟只是猜测,无法证实。任弘与奚充国相会的事,因为隔得太远,傅介子尚不知晓。
事到如今,已经没了完美的应对之法,当泥靡大军直接压过来时,打还是不打,已经不由他们说了算。
但傅介子虽然冒险来援赤谷城,却不答应让士卒送死。
“士卒疲倦,此时驱赶他们与乌孙
决死,是杀之也,只能起到牵制之效。”
他只答应让汉军在羊马城外列阵,保护元贵靡左翼,也顺便牵制了万余骑乌孙
,那乌就屠也是个谨慎的
,果然静静地待在对面两三里外,傅介子不动,他也不动。
震天的马蹄和喊杀声响起,傅介子的目光转向主战场,乌孙
也是步骑各半,骑兵以只穿皮衣的轻骑兵为主,尖帽子是其特征。贵
们多有甲胄,制式与中原不同,而与匈
近似,又有些康居、安息风格。
至于战术……在傅介子看来,虽然也分翼,依次寻敌参战,可一旦纠缠到一起,就是牧民间的大
斗吧。
从一开战,元贵靡一方就处于劣势。
狂王军如旋风般开到,进攻虽无章法阵列,却也很紧凑,十三翼如同不断扑向猎物的狼群,一波接一波冲向元贵靡军。
而元贵靡军只能艰难抵御,本就
少,指挥似乎还不太灵,有的部落胆怯不前,有的部落不顾命令擅自出击,结果陷
包围,各翼都陷
被对方以多打少的局面。
这场乌孙
的内战,或许双方在甲兵战技上相差不远,却因为统御调度的差距,以及
数多寡而优劣鲜明。
“傅公,再不动,元贵靡就真要输了。”眼看战况对己方越来越不利,冯奉世有些着急了。
另一名曲长郑吉有不同的看法,他是南方
个子矮,也得爬到羊马墙上观战:“傅公,我部出击,对面那胡子乌就屠万余骑也会袭我侧翼,我部若失,这场仗,就彻底输了。”
傅介子却反问了他一个问题:“阿吉,
原上,步卒追得上骑兵么?”
郑吉一愣:“山地林中长途行军还可能,眼下恐怕是难以追上。”
“那就对了。”傅介子大笑,从羊马墙上跳下来,吆喝众
准备前进参战。
“若我不动一动,将侧肋露出来骗彼辈主动来攻,难道还要老夫去追着他到处跑不成?这就是兵法说的,能使敌
自至者,利之也!”
……
ps:第二章在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