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汉阙 > 第555章 荷鲁斯之眼

第555章 荷鲁斯之眼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红海并不红,反而比外面的大洋更蓝。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当然,在汉的称谓中,这海被称作“狭海”,褚少孙看到两岸陡峭壁立,接连数百里水陆都没有任何港,因为各处锚地条件极差,悬崖上还有骑着骆驼缠着白巾的沙漠牧民俯看。

褚少孙听水手说,若是没有战船护航,这些土著就会划着简陋的小船来抢劫,并将海难幸存者充当隶。

所以得一鼓作气向北航行,六合四年(公元前48年)正旦这天,他们已经渐渐向海岸西方靠拢。此时风向就有些不利了,风帆落了下来,船只两侧的桨叶不断滑动,疾速向前,直到狭海西边,一座不大不小的港遥遥在望。

甲板上的汉兵卒发出了欢呼,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航行,他们终于看到终点了。

“有些不对。”

但站在船的陈汤校尉却皱起眉来,他高高举起手,让吹响了预示着警备的一声号——远方的港有两艘战船驶出,朝这边划来。

除了划桨的身毒,乐号上四十多名汉兵卒都披挂好甲胄出现在甲板上,手里的多是弩机,甚至还掀开了一直用牛皮和麻布蒙着的轿车连弩,这是汉军在海上的杀器,当年的达坂城三姊妹已经被缩小后搬上了战船。

辽东号亦然,这让褚少孙有些紧张。

好在远远的埃及战船举起了一面旗帜摇晃,似是好意来引航的。

吴在汉道:“引航用小舟即可,何必用战船,还一次两艘?”

褚少孙猜测:“莫非是听闻使者到来,特遣船来迎?”

吴在汉却摇表示不可大意。

但那埃及战船确实是专注于引航的,远远就停了,引着乐号、辽东号和后方的商船队往港里驶去。褚少孙观察到,其船制与远航的商船截然不同,船身修长,船首和船尾高高翘起,能看到船还有巨大的撞角,包的应该是青铜,船身被涂成黑色,覆盖着某种防水的涂料,看得出躯壳十分坚固,定是用了好木,可能是橡木,也可能是山毛榉。

无数长桨从船身伸出来,数了数大概一百多根,分三列,划动时十分整齐,如同一条巨大的蜈蚣在海上爬行。

这种船就叫三列桨战舰,乃是托勒密埃及海军的中坚力量,不过大的船队在其都城,那是另一片海,位于沙漠和陆地的另一面,与红海不相连的海。

船队缓缓港,褚少孙回到了甲板上,能看到港周围多是荒芜的沙漠戈壁,听说这港叫“贝勒尼基港”,是第一代托勒密王用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乃是埃及去往身毒的主要锚地,每年有一百多艘商船由此出发。

褚少孙已经了解到,这希腊和埃及的关系,就如现在汉与身毒的关系一样,都是外来成了统治者。不过从亚帝和托勒密一世算起,希腊在埃及做主已三百年,这港因是托勒密时新建,所以建筑都是希腊风格,连埃及典型的神庙都不见一座。

他还无数次听水手们形容过此国中对丝绸的渴望,埃及炎热,希腊又喜欢将衣裳披挂在身上,薄薄的丝绸让感觉凉爽,再加上价格昂贵,可以显示地位,大秦与埃及都对此物很感兴趣。

而近年来,更有埃及王亲自带货,穿了任骠骑让送来的珍贵紫色丝绸袍,她简直就是埃及贵族圈的时尚风向标,一时间,托勒密埃及对丝绸更加疯狂。

不过据说王对丝绸的热衷,让埃及本就雪上加霜的财政越发困难,托勒密埃及政局动,上一代国王号称“吹笛者”,是大秦国庞培将军拥立的,如今埃及仍是大秦的属邦,每年要朝贡大批粮食来还债。

但这并不妨碍贵族骄奢逸,过去每逢船队从东方归来,这港都会挤满穿着各式衣裳的商贾,欢呼雀跃。

可今,港却不见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托勒密国的士兵,领的戴着加护鼻罩的恰尔基斯圆形盔。由于埃及炎热的气候,除了军官罩着肌形的胸甲外,其余他们只着布衣,身后还有一长排光着上身的埃及弓箭手。

被士兵们簇拥在中央的,则是一位希腊官员,他五十多岁年纪,顶已秃,身上是蓝白相间的长袍,在两艘汉船靠岸后,笑着迎了过来,朝下船的吴在汉远远行礼。

吴在汉对一旁的褚少孙道:“此乃埃及国三公之一,托勒密王的太傅,名曰狄奥多图斯,善修辞之学,也通多国言语。”

“远道而来的汉使。”

狄奥多图斯不愧是教修辞的,不用翻译,自己就会说汉言,虽然有些磕,远没有他习得的另外几种外语那么流利。

他向吴在汉致以歉意:“近来红海附近有海盗劫掠,港附近又有,法老与王派我带着士兵来港迎接,并带汉使穿过沙漠,去亚历山大里亚。”

褚少孙站得远,只见吴在汉与狄奥多图斯相谈甚欢,但他回过,却看到微笑着站在船的陈汤校尉背后,是全副武装的士卒,让他感觉况不像看上去那么妙。

随着更多商船陆续靠岸,狄奥多图斯和吴在汉也约好了,狄奥多图斯表示,这次汉家船舶运来的丝绸等奢侈品,托勒密王室要统统买下。贴上封条,经由驼队运输到埃及古都孟菲斯城,再由船队沿着尼罗河航行十来天,运送至三角洲西面的托勒密国都城亚历山大港,而汉使可以与他一同前往。

来自大汉的水手们则住在港附近的营地里,他们得到夏天季风转标方向才能回了。

一切如常,但等吴在汉与狄奥多图斯击掌说好,回到船上时,却变了脸色。

“此事有诈!”

……

天已经黑了,托勒密埃及商船上的希腊、埃及相继登岸回家,而乐号、辽东号与十艘汉商的船舶则依旧停在港,狄奥多图斯派给汉使和船员们送来食物,说好明就将丝绸等物卸下。

烛光摇坠的乐号上,陈汤却和吴在汉等几低声密谈着什么。

“这托勒密埃及国与大汉、大秦一样,也有三公。”

吴在汉是按照汉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外国制度的,他认为托勒密十三世的顾命大臣、修辞学皇家导师狄奥多图斯是“埃及太傅”。

而托勒密十三世极其信任的宦官波提纽斯,则被认为是“中书令”。

还有一位掌控埃及军队的阿基拉斯,则被理解成“太尉”。

这便是托勒密埃及的三位大臣,还有一,吴在汉有一面之缘。乃大秦国士,名叫“塞普提米乌斯”,绰号“胡狼”,他是大秦国庞培将军留在埃及的亲信,带着两千雇佣兵,替大秦国监督法老还债。

吴在汉说道:“狄奥多图斯虽贵为三公,代法老来迎吾等,倒也合合理。但我先时在托勒密国都城时,发现法老与王并不和睦。吾等专为答复王而来,为何却是法老亲信狄老太傅来迎,且从战船到士卒,皆如临大敌,这不合常理啊,王亲信又何在?”

他告诉了陈汤,埃及王和托勒密十三世虽名夫妻共治,实际上却各有一套班底。埃及王也有两位亲信,其一名曰阿波罗多洛斯,最为忠诚,吴在汉上次在埃及,迎送皆是此代劳。

还有一个叫“艾雅”的护卫队长,是希腊和埃及混血,贴身保护王,寸步不离身边。

王甚至在接见吴在汉时,用她才学了一点的汉话叹息,隐有忧色。又听说王是先于法老登基的,如今三公却都围拢在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