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农历七月二十三。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初六那天,孟时和良载阿公俩
看着电视,阿公问,“今年暑气什么时候散啊?”
孟时根据阿公教的“指推天
纪
”掐指一算,得出的结果是——“初伏在六月初十,末伏在七月十一,今年暑气散在七月二十三。”
当时,老少俩相视一笑。
孟时感觉自己
格挺高,良载阿公感觉孺子可教。
气氛和谐又美好。
然后……
就在昨晚,老少俩眼睁睁的看着河州电视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和“高温热
预告”。
俩
看着身材样貌姣好的播音员,在电视里比划着代表南方持续高温的红色,伴随着夜鸦不应景的“嘎嘎”叫声,相顾无言。
孟时,半晌,憋出一句:“大
,时代变了。”
良载阿公一拐棍敲在了他
上。
老少俩对视一眼,默契的把刚刚看的天气预报当成幻觉。
孟时默默把频道调到戏曲频道。
于魁之扮的诸葛亮正唱:“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
,论
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本该暑气消散的
子。
气温到了35度,而且会持续至少三天以上。
不过,这种天气对于晒稻子是好事。
孟时把几卷很有历史感的“垫子”在院子里铺开。
“垫子”是竹编的,宽大概有一米八,长度在三四米左右,两边都有一根竹棍,长得放大几十倍的圣旨差不多。
这垫子是用来晒稻子的,以前农村都是泥土地,稻子收割后就晒在这样竹制的垫子上。
现在基本每家每户门前都是平整的水泥地,有的是地方赛稻子,所以这种垫子早已经用不到了。
不过up主嘛,总要给观众展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或复古或前卫或贵。
为此,孟时还把全村唯一一台还保存完好的“扇谷风车”,给请了出来。
由于机械化的普及,孟时上初中开始,像“风车”这样的农具就已经被淘汰。
不过因为阿爷比较念旧,晒谷子的垫子和这台“风车”保存的都很完整。
扇谷风车有风箱、摇手、车斗、漏粮斗、出风
等部件,这东西整体木制,依靠组装,不用一根钉子。
孟时记得以前是十几二十户
家共用一台,在加工稻谷时,把晒
的稻谷放到斗上面,然后把隔片打开,使劲摇动把手,秕谷、糠皮和
屑杂碎从出风
飘出,而饱满的谷粒,则从漏斗
垂直滚下,落到接在漏斗
的箩筐里。
前天收的稻子,要再晒一下午。
彻底晒
水分之后,傍晚天
凉了,用“风车”吹掉杂物,明天送到“碾米厂”脱壳,今年的早稻新米就可以
仓了。
孟时把昨晚收起来的稻子,重新倒在垫子上。
每一张垫子上面倒两袋子,五张垫子全部倒完,正好差不多一千斤。
然后拿着木质的,跟八戒武器差不多的木制耙子,把稻谷均匀的在垫子上摊开。
“你说话啊!”陆佳从相机的架子后面把
探出来,对孟时喊。
孟时感觉莫名其妙,抬
看她,说道:“晒个稻子说什么话,等后期的时候,配上笛子葫芦丝,写一段旁白慢慢的读,不就好了。”
陆佳一想也是,对他比了个大拇指。
中午的时候孟时切菜,阿嫲做饭。
而陆佳自告奋勇的去烧火,老式的柴火灶,有两个灶膛,两
锅中间嵌着两个铁制的汤罐,这是烧水用的,一顿饭下来能烧两热水瓶的开水。
陆佳坐在两个灶膛之间,拿着火钳这边鼓捣一下那边鼓捣一下,弄的满
大汗。
孟时去后面的井里,把一早就泡下的西瓜起了上来。
把西瓜切开,半个切块,给阿嫲递一块,自己吃一块,剩下当菜。
然后把另一边西瓜,
上调羹递给陆佳。
陆佳擓着冰冰凉凉的西瓜,对着红红火火的灶膛,
生第一回体验到了“冰火***”。
天热了犯困,陆佳吃过饭就跑去找鱼午睡。
孟时则开始剪辑这两天收稻子的视频素材。
一个小时之后,孟时看着三十分钟的时长,无奈的摇
,开始重新剪。
把那些大段的长镜
删掉,尽量让视频连贯简洁。
从大伯的镰刀切到陆佳的镰刀,再切到年哥拉着用来分离稻子和蹈杆的“老式脚踩打稻机”,镜
越过在挖泥鳅的鱼,跟着行
,看到隔壁的稻田的收割机。
孟时笑道:“开收割机的大哥,一定也好几年没见过,有
这么收稻子了。”
大婶提着篮子来送点心。
一罐子糖水,一些早上买的重新加热的包子,一锅面条。
几个
把镰刀放下,大伯和年哥商量下半年的计划。
鱼带着陆佳去追在地里觅食的白鹭。
第一天收稻子的视频,结束。
这次满意多了,虽然好像还是没
看的样子,但至少把时长压到了七分多,算是正常了。
至于流夏,评论区和弹幕都在吐槽时长,真正有心思看的
没几个。
陆佳这两天是真的累了,中午吃完饭后,一觉睡到了下午快四点。
她跑到老宅的时候。
孟时正跟个老农一样蹲到屋檐下抽烟。
陆佳顺着他的目光,看着一院子的黄澄澄的稻谷,心里有一
子,这就是朕打下来的江山的膨胀感。
她搬着小板凳在孟时旁边坐下,拿出手机对着孟时,“这位同志,看着这一院子的谷子,心里有什么感想呢?”
“挺好。”
陆佳对他的反应不是很满意,用脚扒拉他,“要有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感恩。”
孟时一拍大腿:“woc,这些稻子都是老子哒!大自然牛批!”
陆佳强忍着扑过去掐死他的冲动,“你给我正常一点啊!”
孟时感觉此时此刻,自己应该念一首诗,但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woc,就是苟…
————
因为昨晚的天气预报,良载阿公晚上没来。
陆佳这两天和鱼的感
迅速升温,吃完饭就跑了。
静谧的夜。
孟时一个
躺在露台的摇椅上,透过白色的蚊帐,看到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扑腾翅膀飞过竹林。
伴着两声虫鸣响起。
这一刻,他终于想起来一首能念的诗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妙啊。”
孟时拿出手机,准备搜索一下,这首诗有没有出现过,突然看到陈与下午给他发了一条消息。
他点开一看。
“楼三车祸,走了。”
孟时闭眼再睁开,这行字还在。
他目光从这条消息往上移。
《无法老去》八百里秦川。
从摇椅上爬起来,从
袋里摸了根烟。
点击播放。
楼三意外平和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