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下来,现在的他对琼州府这三州十县的
况可以说了如指掌,比起琼州知府也不遑多让。
“如此最好。”黎利点
赞许道,虽然他也听出
子
中对明廷的轻视,但却也
知其才能,倒也不忍多加责难。
事实上自支棱之战大败枊升的十万明军之后,安南上下对明廷无不生出轻视之心,就连一向以能忍自居的黎利自己,也忍不住想做出称帝之举。
满朝大臣之中,也只有阮廌保持了清醒,在大典前夕抬棺死谏,痛陈利害,才令其放弃了称帝的念
。虽然没有称帝,但他却改元大顺,不愿像其他属国般袭用大明年号。
“父王,那
真的有这么重要么?”黎思齐略有些迟疑地问道,“孩儿实在不明白,父王为何在将征哀牢之际,亲身来擒此
。”
平定国内之后,在阮廌的建议下,黎利对内革除弊政,予民休养生息;对外则广布眼线,收集各种
报,以为未来征伐四方未雨绸缪。
对于最强大的明廷,在表面卑躬屈膝之下,却分别派出长子黎思齐与二子黎麟暗中行动。前者秘密潜
琼州,收集
报、策动黎族叛
;后者拉拢广西诸族,数年来不断起事,让明廷不得丝毫安宁。
在诸多需要收集的
报中,有几项是仅黎利自己知道含义的,连作为太子的黎思齐也知之甚少。
黎利曾掷下严令,一旦发现此类
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报到他那里,不得有任何擅自行动,一切需由他亲自决断。
黎思齐发现的,正是其中排在第二位的信息,且丝毫无差。但他却并没有料到,这个消息竟然会令黎利不顾一切地亲自赶来,故对此产生了极为浓烈的好奇之心。
在他的记忆里,黎利从来都是沉稳冷静,一切均以大局为重,像这种“不务正业”的
况,从未在他身上出现过。
黎利下意识地将手伸向挂在背上的革囊,一向锐利的眼神变得有些迷离。
二十四年了。回想起那段青春热血的岁月,黎利已练得古井无波的心境竟然有些激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