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刘晋又有高论,弘治皇帝、刘健、谢迁、李东阳几
连忙打起
神来,准备听一听这个刘晋关于这
和土地方面到底能够说出什么东西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我大明一直以来都在鼓励开垦,但是这天下的土地始终都是有一个局限,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增长,特别是我估计现在大明的官方统计的可以纳税的土地数量一定要比开国的时候要少。”
“但是
却是在不断的增长,特别是天下承平百年,
更是增长快速。”
“我们假设这天下的土地有10份,刚刚开始的时候,天下的
也有10个
,每一个
种一份田,缴纳一份税收,所以当时就能够收到10份税收。”
“随着
的增长,很快,这10个
就变成15个
,于是有5个
就没有自己的土地,而原先拥有土地的10
当中,有
考上科举了,种田不用再纳粮了,于是可能会有好几个
将自己的土地投献到这个
的名下。”
“这个时候,田地还是10份田地,但是只能够收到7份税收,并且多出来的5个
因为没有自己的田地,所以只能够成为雇农,专门给有田地的
种地。”
“所幸这10份田还足以养活15个
,尽管有的时候,在收成不好的
况下,还有几个
会饿肚子,但总体来说还是能够勉强过下去的。”
刘晋所说的这个简单比方,如果是后世之
,估计看过的
很多,这是网络上面用来解释土地兼并的一个很好、很生动的例子,能够非常清楚的将古代土地兼并、朝代更迭的事
解释清楚。
弘治皇帝、刘健、谢迁、李东阳几
自然是没有听过,现在一听刘晋的话,顿时一个个就觉得非常的新颖,同时一边听也是一边仔细的思索起来。
“等到
增长到有20个
时候,这天下的土地还是10分土地,这个时候10分土地的产出已经没有办法满足20个
的需求,挨饿的
更多了。”
“并且这个时候取得功名,拥有免税特权
就更多了,这个时候,投献给免税之
的土地可能就达到了4份、5份,甚至更多,能够收上来的税收可能仅仅只有5份,甚至更少。”
“20个
当中,有一半的
在饿肚子,这饿肚子的
自然是不会真的白白就等着饿死,他们肯定想办法将土地抢到自己的手中,抢夺别
的粮食来填饱自己的土地。”
“于是,这20个
就打起来了,彼此互相争夺,最后只剩下10个
,剩下的10个
呢又重新分配土地,这样的大家又可以重新吃饱饭,都有自己耕种的土地,接着故事又会继续下去。”
刘晋言简意赅,很快就将
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给阐述出来。
只有弘治皇帝、刘健等
则是一个个张大了自己的嘴
,他们都是聪明
,哪里听不出来,这刘晋虽然讲的是故事,但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朝代的兴亡过程。
关于朝代的更迭,历史的
回,他们看过太多、太多的书,也研究过太多、太多的历史,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从
和土地的角度去阐释清楚这一个个朝代变化的原因。
以前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坚信,这历朝历代改朝换代,一定是朝政腐败,君王昏聩、亲小
远贤臣,又或者是蛮夷
侵等等诸多的原因所导致的。
却是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是因为
越来越多,这土地依然还是那么多,而且土地又慢慢的集中到少数
的手中,导致
与土地的尖锐矛盾,最终导致了朝代的更迭。
这个角度来说,非常的新颖,让
眼界大开,似乎一下子就看透了华夏几千年历史的
回宿命的根本。
“我们现在是不是处在有15个
的时期?”
弘治皇帝看着刘晋,他听懂了刘晋的话,也仔细的对比了一番,发现现在大明和刘晋所说的15个
的时期非常相似。
“或许可能是处在16个、17个
的时期吧。”
刘晋想了想说道,弘治朝的时候已经属于明朝中叶,再过个百来年,
更多,土地兼并更严重,即便是没有小冰河期,明朝也会像历史上其它的朝代一样,伴随着农民起义,最终迎来了改朝换代。
李自成能够打进北京城让崇祯皇帝吊死在歪脖子树上面就足以说明这一切,即便是没有瞒清
关,最终这天下也肯定不会再姓朱、
“再来说一说太祖制定的户役制度。”
“在太祖时期,因为天下动
已久,特别是还遭到了元胡的百年浩劫,天下
稀少,百废待兴,那个时候自然是需要百姓扎根于土地,恢复生产,所以太祖才会制定户役制度,严禁
的流动。”
“因为这个政策在当时来说是最合适的一个政策,能够尽快的恢复元气,让天下安定。”
“但是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增多,土地还是那么多土地,并且拥有功名的读书
越来越多,这免税的
越来越多,土地慢慢的也集中到少数
的手中。”
“如果这
一直没有流动,所有
依然局限在原先的地方,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一旦有个天灾
祸的话,更是活不下去。”
“到了这个时候,
一旦活不下去了,后果自然就是流民四起,烽火遍地。”
刘晋看了看弘治皇帝的脸色,很显然此时弘治皇帝的脸色并不太好看,不过刘晋却是没有停下来,依然继续说道。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如果想要打
这个局面,要么就是减少
,要么就增加土地。”
“这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
减少的过程,战争是最有效的减少
的方式。”
“但是现在,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就要将这天下多余出来的
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大明之外的世界非常广阔。”
“这黄金洲是大明的几十倍大,土地极其的肥沃,足以养活几十倍于我大明的
,还有这南洋地区,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三熟,同样能够养活大量的
。”
“这澳洲、非洲、天竺等等,还有我大明北面的广袤区域,大明之外的土地何等广袤,足够我们扩张无数年。”
“正所谓
挪活、树挪死,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华夏祖先也是遵循了这个道理,所以从汉中地区一直慢慢的扩张到了现在的辽阔版图,所以才能够养活现在数以千万的
。”
“要是一直局限于汉中地区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
,如此广袤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