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周少卿 > 第114章 军营较艺

第114章 军营较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罗素摇了摇,拱手道:“将军是我一族的恩,没有什么话不能说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顿了一顿,说道:“实不相瞒,突厥各部对唐朝非常不满,若不是这几年气候恶劣,导致突厥实力一直无法恢复,恐怕早几年就开始反抗唐朝了。”

“他们因何不满,是因为朝廷对他们不好吗?”

罗素沉声道:“单于都护府基本上无法涉突厥内部的事,突厥不满的原因是因为唐国不尊重突厥文化,不尊重突厥,而突厥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可汗。”

武承嗣沉默半晌,问道:“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是的,我的想法也一样,唐歧视突厥,不尊重突厥。”罗素低声道。

武承嗣陷思,中原王朝能打败游牧民族,却不能让他们臣服。根本原因恐怕就在文化差异上面。

古时候,中原王朝自视为天朝上国,视四方为蛮夷,这种观念是几百年形成的。

李世民其实已经提出过种族平等的观念,唐朝也是思想最开放的一个朝代。若能保持其强盛,几百年后,这种歧视也许会淡化。

然而安史之后,唐朝便衰弱了。

要想让后世永久强大,估计每个皇帝都想过,不过再杰出的皇帝,也只能在自己活着时发挥影响,死后的事谁也控制不了。

汉唐以后,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开始逐渐落在下风,辽国、金国、蒙古、大清都是很好的例子。

从宋朝开始,中原文明逐渐趋向于保守,缺少了对游牧民族的主动,首都逐渐南迁。

朱棣虽然将都城迁回北平,但进取心也远不如唐汉时期,将漠南诸卫都迁回关内,还将河套地区的诸卫迁到北平护卫,让首都反而成为累赘。

中原王朝进取心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能给国家带来巨大财富,也是中原王朝对外开放的体现。

只可惜自唐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荒废,明朝中后期甚至开始闭关锁国,这种对外界进取心的消失,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只要国家走向封闭,失去对外界的好奇和探索,将必然导致腐朽和灭亡。

不过话说回来,宋朝之所以重心南移,主要是因为失去了两个重要地区,其一是河套地区,其二是辽东地区。

河套地区是与游牧民族战斗的必争之地,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是西进的关键地区,丝绸之路就是因为丢了河套,而被强行阻断。

辽东地区则因为地势好,土地富饶,是许多游牧民族的发源地,而且这里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的混合区域,拥有极强的文明包容

若被游牧民族占领,很容易形成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游牧政权。

宋朝因为一定的偶然,两个地方都丢了,河套被辽国和西夏平分,辽东的燕云十六州也被辽国占领,这也是宋朝经济虽强、军事却十分弱小的原因。

明朝曾一度收回河套地区,可因朱棣时期主动放弃了河套平原,导致蒙古诸部族驻,从此明朝国土永无宁

为了保护首都,占据半个辽东的明朝守而不攻,缺乏进取之心。

相比之下,唐朝现在的形势好得多,河套和辽东大部分土地都握在手中,丝绸之路每年都源源不断给帝国带来财富。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强大的唐朝,这两个地区也不是毫无隐患。

尤其是河套地区,吐蕃王朝便是最大的威胁者。他们想要断绝河西走廊,从而通过中转东西方的商业,谋取利。

辽东地区也没那么安稳,高丽一直在跟唐国争夺辽东地区,这也是唐朝执着于攻打高丽的原因。

就算灭了高丽,契丹也是隐患,虽然唐朝时期他们还无法成气候,但到了五代时期,他们便建立了强大的辽朝。

对武承嗣来说,打击契丹的优先级甚至比高丽更加迫切。

一旁的罗素见他久久不语,还以为他对他刚才的话有所不满,躬身道:“将军,虽然我怀恋家乡,但您拯救了我整个部族,而且我再回到突厥也不会被他们接纳,所以还请您相信我的忠诚。”

这家伙说话够直的,武承嗣瞥了他一眼,问道:“为什么他们不会再接纳你?”

罗素恳切道:“突厥如今声望最高的大酋长名为阿史那德温傅,我夺走了他的,因此他一直想杀死我。”

武承嗣暗暗好笑,想不到罗素这个突厥小王还过这种事。不过对于罗素的忠心,武承嗣还是相信的。

之前将其部族迁移到河套地区,除了示恩外,也是将他们当做质,这样就不怕罗素敢背叛他。

接下来的两天,武承嗣一直在军营中四处转悠,这边瞧瞧,那边看看。

各郎将经常会将部队拉到附近的山上训练,他都会跟过去观摩,然后记录下来。

这一上午,武承嗣正在军营附近的居狼山上观看士兵练,视野前方的空地上,一队枪兵围成方阵,每一名枪兵之间间隔一丈多的距离。

枪兵前方百丈远的地方,矗立着一队骑兵。只见一声令下,骑兵如同黑云一般,纵马向枪兵疾冲,以恐怖的速度从枪兵之间穿过去。

整个过程中,那些枪兵都如同树桩子一样,在地上一动不动。

这有些类似后世的心理训练,让这些枪兵熟悉骑兵的冲锋,将来在战场上遇到骑兵冲锋时,心理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正瞧着,与他一起观摩的裴行俭忽然道:“将军,末将以为军队应该重新划分一下编制。骑兵、步兵混搭的队伍虽然有利于训练,但打仗时不利于调动指挥。”

武承嗣也早有此意。

目前唐军每一军都是骑兵、步兵各一半,作战时步兵会拉慢骑兵速度,当即颔首道:“等午饭过后,再召集各将商议此事吧。”

午时末,众将领受令来到帅帐,武承嗣将裴行俭的意见提了出来,黑齿常之大咧咧道:“末将赞同重编部队,请求担任骑兵郎将!”

话一出,罗素、武攸暨、侯延景等将领纷纷提出希望担任骑兵郎将的请求。

武承嗣想了想,微笑道:“骑兵郎将只有四个,谁能当上,各凭本事!”

众将眼光具是一亮,齐声道:“请将军示下!”

武承嗣站起身道:“一起去校场,立靶箭,谁的骑能力强,就由谁做骑兵郎将。”

都是心高气傲之辈,本就谁也不服谁,当即齐声叫好。

来到大校场,让士兵在十丈外设立十个标靶,每十箭,中靶次数最多的四为骑兵郎将。

武承嗣麾下共有七名郎将,分别是黑齿常之、罗素、刘审礼、侯延景、韩成、武攸暨和元彪。

这七中,武承嗣只知黑齿常之箭术极佳,对其他都不甚了解,这次正是个熟悉他们的好机会。

“我先来!”

罗素率先出列,骑马横行,一连出十箭,每一箭都中标靶,其中九箭皆中红心!

皆大声叫好,罗素昂首挺胸,颇为自得。

接着刘审礼、侯延景和元彪也接连出手,刘审礼九箭中靶,两箭中红心,侯延景十箭中靶,三箭中红心,元彪十箭中靶,三箭中红心。

虽然都远不如罗素,却也展现出不错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