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周少卿 > 第143章 卫公兵法

第143章 卫公兵法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麟德三年,九月十四,薛仁贵攻辽东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九月二十,李勣攻下新城。

左骁卫所有将领都很奇怪,李勣拿下新城后并没有表现的特别喜悦。

众将还以为他因打下新城太慢,被武承嗣和薛仁贵抢了先,所以才不高兴。

郭待封却知道,李勣是在担心左武军的况。

自从十几天前,武承嗣命送来一封军报,李勣便一直面带愁容。

郭待封看过内容,知道这位年轻的安抚使决定对契丹动手。

武承嗣毕竟年轻气盛,再加上刚打了大胜仗,自信心膨胀,故而无法容忍契丹扣留唐使,这些郭待封都能理解。

但是,这种心态往往最容易打败仗。

郭待封了解李勣,知道这位老将对武承嗣期许很,就算武承嗣打了败仗,也会替他兜着。

这位老者真正怕的是武承嗣战死在契丹。

此子是李家未来的婿,如果他死了,将极大的影响李家的未来。

不仅如此,皇后那边也无法代,还会打击唐军士气,影响对高丽作战,这才是李勣愁眉不展的原因。

然而,今天下午,当郭待封来到帅帐时,看到李勣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询问之下,李勣将一份最新军报递了过来。

郭待封看完后,又惊又喜,甚至有些难以置信。

武承嗣竟然打赢了!

不仅斩首五千多契丹,还劫掠了八千多、牛羊三万,战马五千匹,更促使了契丹内

“大帅,这实在是……太惊了。”郭待封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年轻有自己的一套打法,胆大心细,锐不可挡,看来老夫不服老都不行了。”李勣捻着胡须,笑眯眯道。

郭待封叹道:“武将军接连打下两场胜仗,咱们看来不必再为他心了,不过……”

“不过什么?”

“武将军这么一打,不是坏了朝廷用契丹牵制突厥的方略了吗?”郭待封皱眉道。

李勣抚须笑道:“郭将军,你要记住,利用一方牵制另一方,只能将问题延后,无法解决问题。朝廷这种方略不过是无奈之举,能解决问题自然是最好的。”

“可如果契丹灭亡了,突厥会不会趁机壮大起来?”

李勣笑道:“武将军城府很,我相信他既然决定对契丹动手,应该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咱们就不必多心了。”

郭待封点了点,又道:“大帅,渊男生又派过来,说渊男建联合靺褐兵正在猛攻扶余城,催促我们快些救援。”

“不必理他。”李勣脸色立刻转冷。

“可朝廷让咱们救援渊男生,他若是被渊男建捉了,只怕不好向朝廷代。”

李勣淡淡道:“你以为他真那么危急吗?”

郭待封皱了皱眉:“您的意思是?”

“如果他真处于危急状态,根本不可能派隔三差五的过来求救。而且咱们三路取胜,他的压力已经大减,他弟弟根本没有余力在短时间内打下他。”

“那他为何还一直求援?”郭待封恼火道。

李勣哼了一声,道:“扶余城刚好挡住靺褐高丽的路线,想来是靺褐一直在打他。他想保存实力,不愿与靺褐死拼,所以让我们帮他击退靺褐。”

郭待封愣了一下,倒并未生气,反而笑道:“看来他已经明白我们的意图了。不过他保留实力也没用,只要渊男建败了,他根本无力阻挡我们。”

李勣瞪了他一眼,道:“等打败渊男建再说吧,别忘了当年先帝攻打高丽时,最后也是无功而返。”

……

公主岭南面高坡上,左武军大营便扎在此处。

武攸暨运送俘虏物资的队伍已经回来,近一万骑兵经过几天的养蓄锐,已恢复到最佳状态。

武承嗣坐在帅帐之中读着李靖的《卫公兵法》。

这几,他要么看兵书,要么勤练武艺,在韩成指点下,战斗力已经强于普通士兵了。

通过这些时阅览的各种兵法,武承嗣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几乎所有兵书都有一个共同点:极为看中战争前的报收集工作。

比如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吴子的“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卫公兵法中的“审敌之强弱”等。

不过众兵法也有不同之处,孙子兵法讲究出奇制胜,有着许多反败为胜的方法。

卫公兵法则是在战争之前,就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卫公兵法中极为重视将领的选用。

勇而轻死,贪而好利,仁而不忍,知而心怯,刚而自用,懦志多疑,急而心速等等。

只要满足上面一点,在卫公兵法中便都算不上良将。

相比孙子兵法和卫公兵法,武承嗣更喜欢吴子兵法。

孙子兵法和卫公兵法都是纯粹的军事思想,而吴起的兵法不仅包涵军事,还包涵了政治。

尤其里面提到一点“战胜易,守胜难”,正是武承嗣现在最为关切的问题。

无论是百济、契丹还是高丽,唐朝都能战而胜之,然而最后却总是保不住胜利果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面对这种况,吴起也提到过解决办法。

一场战争中,如果战胜时国家消耗的力物力越大,最终就越难守住胜利果实。

因此吴子兵法主张慎战。

战前要先做好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各种准备工作,然后练出百战之兵,最后一战而全胜。

大唐军中并非没有能,唐朝多年来对高丽国的策略,其实和吴起的思想已经很接近。

这些年来,苏定方一直用小军队骚扰高丽国,又出兵灭了百济,斩断了高丽盟友,实则都是为了最终的灭国之战做铺垫。

可以这样说,高丽已经是砧板上的鱼了,在攻打南苏城的战斗中,武承嗣刻感受到这一点。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要想办法在打下高丽后,还能守住胜利果实。

武承嗣选择攻打契丹,其实便是为了扫除一个隐患,毕竟契丹领土与高丽接壤,他们越弱小,高丽北面的威胁就越小。

思索间,韩成进营帐,拱手道:“将军,大贺摩罗率领三万骑兵,已经渡过桑河,正在向大贺咄古的部落急速进发!”

武承嗣眸光一亮,朗声道:“擂鼓聚将。”

斥候将消息传回公主岭要两天时间,也就是说摩罗已经出发两天了。

摩罗的部队抵达咄古部落需要四天时间,唐军从公主岭到咄古的部队救援,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也就是说咄古必须自己坚持一天以上,唐军才能赶到救援。

战前大贺摩罗必定已经确认过唐军不在契丹境内,所以才敢进攻咄古的军队。

在他看来,咄古不堪一击,不可能撑到唐军到来。

所以此战关键便在于奚族、突厥和室韦的救援。

他们救援咄古的速度比唐军要快一些,尤其是室韦和突厥的部队,只要他们能及时赶到,混战之下,联军就能坚持到唐军到来。

一刻钟后,罗素、黑齿常之、武攸暨都进营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