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周少卿 > 第413章 薛仁贵再起

第413章 薛仁贵再起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李弘刚回到宫中,便被雅若拉到她的‘琅琊殿’。

这座宫殿原叫‘丹鸾殿’,雅若住进来后不喜这名字,想改名‘狼牙殿’。

后经窦文鸣提议,才改为‘琅琊殿’。

刚进后殿,李弘便问:“贵妃,你怎么啦,为何这么急着拉我过来?”

雅若左右看了一眼,挥手道:“你们都退下。”

众宫太监齐声应诺,鱼贯而出,只有窦文鸣留了下来。

屋内只剩下三时,雅若才一脸凝重的说:“陛下,你觉不觉得今天的事处处透着古怪?”

李弘皱着眉道:“朕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雅若叫道:“岂止是不对劲,简直是太巧合了,咱们怎会那么巧就听到武氏一党的谋?”

“你是说老八有问题?”李弘脸色一沉。

雅若道:“其实我一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后来听武承嗣一说才发现,李旦今的行为太古怪了,似乎是有意让我们听到武氏一党的谈话!”

李弘道:“对啊!朕当时就怀疑老八了,是你说不应该随便就怀疑他,朕才没有多想。”

雅若忙道:“我是故意那么说的,就是让他以为我们没有怀疑他!”

窦文鸣笑道:“贵妃殿下,会不会是您想多了?以前沛王还未狱前,从未听说殷王与他有来往。”

雅若哼道:“小窦子,你不懂。在我们突厥,最容易造反的便是可汗的兄弟!陛下过于仁厚,其他皇子定然想除掉他,坐上皇位!”

窦文鸣迟疑道:“咱们……咱们大唐毕竟与突厥不同。”

雅若大怒:“有何不同!我听说你们太宗皇帝便是杀了兄弟夺得皇位,别难道不会效仿吗?”

窦文鸣忙道:“殿下说的是,可殷王殿下是右金吾卫将军,还需他制衡武承嗣,咱们若是与他反目,只会让武氏受益!”

李弘一听有理,急忙点道:“不错,咱们对老八多加提防也就是了,不可与他闹的过僵。”

雅若冷着脸,显然不太满意,她从来就不是一个顾全大局的

李弘赔笑安抚了几句,才总算让她释然。

便在这时,外面忽然响起一阵雷声,紧接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传殿内。

李弘和雅若一同来到殿外,只见刚才还晴空万里的天空,被一片乌云笼罩,大雨瓢泼而下,转瞬间便转为雨。

李弘仰首望着乌云,叹了气道:“雨下这么大,也不知天下百姓是否都有遮风避雨的地方。”

雅若侧看了他一眼,微笑道:“陛下,你刚才的样子与我父汗像极了,他每逢大雨时,便会关心着族是否都有毡帐安身。”

……

同一时间,紫宸殿内,武承嗣正在向武媚汇报今发生的事,武媚得知对方谋后,脸色气的发青。

然而当武承嗣说出李旦也牵扯进去后,脸色由青转白,良久没有说话。

武承嗣也没有再出声,一段长时间的安静后,武媚缓缓道:“郑王也牵扯进去了吗?”

武承嗣摇道:“目前还不能确认。”

武媚语调森森道:“李旦刚离开天牢,就去了郑王府,依本宫看,只怕郑王也与他们有勾结。”

武承嗣默默无语,郑王毕竟姓李,而且之前争夺中书令时得罪过他,确实有可能被沛王拉拢。

武媚凛然道:“恐怕还不止郑王一,承嗣,你先别对李旦动手,派盯着他。本宫会派调查郑王,本宫倒要瞧瞧,到底还有多少与李贤有勾结!”

武承嗣拱手答应。

便在这时,外面的雨声越来越大,两听到后都出了殿。

望着瓢泼大雨,武媚眉一皱,遥望着北方道:“钦天监几前便上奏说八月可能会有大雨,没想到八月还未到,大雨就来了。”

武承嗣见她目中露出忧色,道:“姑母,您是担心黄河水患吗?”

武媚沉着脸道:“若是往年,国库充足,就算黄河发生水患,也足以赈灾。”

武承嗣心中也有些沉重,国库虽缴获萧韦薛三家财产,却并不充盈,还不够与吐蕃打一场大战。

如今若是发生水患,必将极大的影响朝廷对抗吐蕃的战略。

……

大雨一下便是五天。

朝中大臣们顿时都有些慌了,连武媚也有些心神不宁,倘若继续这么下,那就不仅仅是水患,黄河甚至有决堤改道的可能!

武承嗣还算镇静,他知道唐初时期并无太大水灾,这场大雨不会下太久。

因为这场大雨,朝廷上下都忙于预防水患,往黄河两道义仓运送粮食。

武承嗣是武将,这种事并不需他关心,这几,他听凤盈和龙扬汇报,发现李旦自从去了郑王府后,又频繁与几名宗室子弟走动。

报告给武媚后,武媚派出手中暗卫,将那些宗室子弟逐一调查。

然而查了许久,却并未有太大进展。

几天之后,河南一带好几州的刺史纷纷上奏汇报水患,希望朝廷紧急赈灾。

每次中书省商议赈灾的集议,武承嗣都会参加。

他对这方面事务一窍不通,只带了双耳朵旁听,并不发表意见。

经过几天商议,中书省拟了一份赈灾的具体措施,李弘和武媚也都同意,再由尚书省水部官员负责实施。

就在朝廷忙于赈灾之时,一个晴天霹雳在长安城炸响!

吐蕃大将论钦陵率军突袭拔换城,张玄遇率军驰援,被论钦陵设伏大败!

拔换城第二次落吐蕃之手!

皇帝和太后同时下旨,紧急在紫宸殿召开朝会商议,朝会开始之前,武承嗣被武媚单独叫了过去。

“承嗣,吐蕃来势汹汹,你觉得现在与他们开战,能取胜吗?”

武承嗣微微一笑,道:“您放心,神火营已造有火炮两百余门,西讨军也训练出几种火炮与骑兵的搭配战法,击退吐蕃并不困难!”

武媚点了点下,道:“话虽如此,也不可大意,本宫当年见过禄东赞,此智慧过,足见吐蕃也有杰。论钦陵是他儿子,你可不要小视他。”

武承嗣心道:“论钦陵打败过薛仁贵,我比你更清楚他的威胁!”点道:“侄儿记下了,姑母,侄儿以为,是时侯启用薛仁贵了。”

武媚思忖了一会,道:“也好,等会在朝会上你提出来吧,本宫会配合你。”

临时朝会很快在紫宸殿召开,武承嗣殿时,裴炎、刘齐贤、李敬玄等文官都向他询问唐军是否有获胜把握。

武承嗣故作为难之色,没有答复他们,令文官们都有些担忧。

相比之下,武将们个个昂首挺胸、眼冒光,显然只当做立战功的时候到了,并不将什么论钦陵放在眼里。

武媚高坐龙椅之上,朗声道:“诸卿,吐蕃贼子又犯我境,犯我天朝之威,实为可恶。幸而先皇早有先见之明,提前建立西讨大营,以便讨之。”

李弘和群臣听她如此说,心中都安心了些。

李弘还是坐在武媚身边的小号龙椅上,说道:“周王,你可有把握击退吐蕃?”

武承嗣朗声道:“此次吐蕃犯境有十万之众,主将论钦陵多谋善战,臣只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