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纳米崛起 > 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业化

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业化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喝了一大杯核子咖啡后,霍克感觉自己越发疲惫,晕目眩也越发严重起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站起来伸了伸腰,他用力呼吸了几空气,胸还是有些沉闷,自言自语了一句:“看来我最近压力太大了。”

坐下来后,给休斯敦航天城发了最后一条汇报,便进自动挂机模式。

感到身心疲惫的霍克,便来到自己的休息位置,套上睡袋开始睡觉。

而俩的身体内部,已经累积了不在少数的氚,虽然氚元素通常只会通过β衰变释放出β线,β线对于穿着舱内宇航服的宇航员而言,其实危害并没有想象中大。

但是霍克和韦德俩,是通过饮用水,直接将氚喝进体内的,β线通过消化系统、血循环,已经蔓延到全身上下。

由于一开始辐剂量比较少,俩还没有受到致命伤害,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此时它们体内的氚浓度,已经超过安全线,而且在持续不断累积着。

β线在体外照,最多造成皮肤癌、皮肤溃烂之类,还很容易发现临床症状。

而一旦进体内,那问题就大发了。

消化系统中的肾脏、膀胱,血中的白细胞,最先受到辐伤害,然后是整个身体。

现在俩的身体,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核辐的问题。

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发现核泄漏污染水源问题,或许还有救。

只是此时为时已晚了。

另一边。

广寒宫基地。

随着十一月份的到来。

基地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完善起来,比如虹湾第一发电站,此时终于完成了初步建设,发电功率维持在1.5万千瓦。

加上基地本身的27个碳14核电池,总发电功率在9550千瓦左右。

最后就是太阳能电池板,目前基地铺设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一共是5400平方,最高发电功率为1.8万千瓦。

但是由于月球有月夜期和月白期,导致太阳能电池板面临一个致命问题,出现了阳光照时间15天,没有阳光照15天。

如此一来,太阳能电池板将出现15天有电,15天无电的局面。

在月球上,碳储能发电的模式又用不了,而采用化学电池储电,需要都化学电池太多。

目前燧系的铝纳米空气电池,最大储电密度,才达到0.57千瓦时/公斤,采用化学电池,会造成巨大的死重和高成本。

因此雄鹰航天设计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储能技术——纳米铁储能技术。

此时聂长风、石克己、秦武,三正在建设纳米铁储能发电厂。

石克己作着挖掘机,在距离基地大约6.8公里的西北侧,这里有一个半径52米左右的陨石坑,挖掘机挖掘着陨石坑底部。

而聂长风则作着打桩机,将泡沫硅钢柱打地下。

纳米铁储能厂,由纳米铁制造舱、充氮储存舱、氧海绵舱、反应地坑、温差发电系统、氧化铁回收系统、变电配电系统组成。

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利用了纳米铁会和氧气自动反应的原理,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促使温差发电模块发电。

整个发电流程,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核电池、地热发电站多余的电能,大量制造纳米铁

然后将纳米铁储存在充满氮气的储存舱内,当需要发电的时候,就将纳米铁反应地坑中,同时注纯氧、纳米钙晶末(一种抗结剂)。

纯氧和纳米铁相遇,会迅速产生化学反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并释出大量的热量。

而月球的亚真空环境,反应地坑中的热量很难散发出去,反应地坑也采用了特殊设计,采用了大量的镂空设计,可以有效利用月球的亚真空环境,达到保温的效果。

抗结剂纳米钙晶末,则是为了避免四氧化三铁熔接在一起,变成一整块铁板,方便清坑作业。

目前燧系研发的热电材料,已经将热电转化率,提升到35.6%的极限。

加上电能提炼纳米铁、制造纯氧、纳米钙晶和机械作业的能耗,这套系统的热电发电效率,只有28.5%左右。

整体效率确实差了很多。

但这对于月球的供电系统,有至关重要的补充作用。

毕竟现在广寒宫基地的太阳能电池板,总功率达到1.8万千瓦,15天可以发电6.48兆瓦,加上核电池、地热发电站。

在月白期的时候,广寒宫基地的电能富余非常多,而在月夜期却出现电能供小于求。

如果不那调控电力,对广寒宫基地的工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发了纳米铁储能技术,虽然热效率低了一些,但至少初步完成了电力调控系统。

其实燧系和工程院,还研发了另一套发电系统,是以熔盐发电技术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发电系统。

只是高温高压的熔盐,对发电系统的管道腐蚀太强,暂时还没有研发出可以长期使用的材料,熔盐发电技术只能在实验室实验。

低热效率的温差发电,成为支撑月球基地工业化的重要技术。

此时广寒宫基地的工业规模,在月白期可以达到产泡沫硅钢450吨、铝合金80~90吨、其他各种电解原材料300~400吨。

工业制品种类,主要是:铁轨、钢柱体、太空舱骨架、抗辐铅复合板、铝合金板。

有了这些材料和工业制品,对于建设基地而言,速度提升了非常多。

比如之前在生活区与科研区之间的通通道,就在前几天,完成了外壳、骨架、密封铝合金板的铺设工作,现在进了内部配套设施的装修。

蓝星只需要送一些隔热层、保温层、电子设备、电器和机械设备,就可以建成一条长度100米左右的通道。

如果全部材料由本土运输,100米的通通道,需要几千吨的重量,就算是本土几个航天城全力以赴,也需要一个多月的运输。

可以通过本地工业,供应一部分粗材料、大型零部件,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同时,广寒宫基地的工业化经验,也为后月球大开发,奠定了工业基础。

规模与俱增的广寒宫基地,也变得越发的重要起来。

而蓝星这边,很多矛盾也越发尖锐起来。

特别是那些势力不上不下的二流子,他们看到广寒宫基地的发展速度,比他们预计的速度更加快。

那种差距一天天扩大的局面,促使很多势力内部,产生了南辕北辙的分歧。

想向大中华联邦靠拢;也有想拉帮结派,发展自己的航天产业;还有向诺亚会、西洲联盟靠拢。

蓝星各个势力的分化、整合,进了前所未有的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