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一九八一年 > 第四十四章:海阔天空

第四十四章:海阔天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春梅听见黄瀚在夸赞自己,心里欢喜,脸不由得有些发烧,偷眼瞧去,只间黄瀚一本正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回去的路上,张妈妈道:“春梅,那孩子不简单,你千万不要因为他家穷就瞧不起,将来他一定有大出息。”

“我以前是瞧不起他来着,但是这段时间已经改变了态度,没想到他这么辛苦,晚上还要出来摆摊做生意。

我现在能够理解他给同学们讲故事总是会收下一些零食,他的小妹真瘦得皮包骨,她姐姐也很瘦,貌似只看到一双大眼睛。”

“唉!穷太多了,黄瀚家还能够吃饱三餐,我们国家还有不少地方穷得连三餐都吃不上。”

“妈妈,我帮帮黄瀚可以吗?我也想体会一下当街叫卖时的感受。”

“你准备怎么帮?”

“我唱歌也很好,能不能抽空帮他吆喝?”

“可以呀,你还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读书很重要,跟道也很重要啊!只不过你自己不可以来,我要跟着。”

“妈妈,你在旁边看着大家都尴尬。”

“我没说一定要守在你身边,我可以站在电影院门的台阶上远远的看着你呀!”

“哦!”

已经是第三天,黄馨和黄颦手熟了不少,她们都一脸笑容面对顾客,中叔叔、阿姨叫着,还都用敬语“您”来称呼。

顾客们也会算账,知道市场上一只这样的蛋不到三分钱,理解家煮熟了拿来叫卖赚二分钱毛利是应该的,三天以来根本没有讨价还价。

不到四十分钟,依旧是成功卖出一百五十只茶叶蛋,黄瀚唱了两首歌。

回家的路上已经有些习惯的小丫不再兴奋得直蹦,而是乐呵呵唱刚刚学会的《绒花》。

黄道舟也有些适应了,已经赚了超过十块钱,足以证明这生意有得做,穷惯了的他此时觉得海阔天空,有一种欲飞的感觉。

黄馨貌似想通了什么,她拉过黄瀚的手坚定道:“黄瀚,我以后再也不会听家提起农村户就脸红,就低着,我要昂首挺胸看着所有的。”

“姐姐,三水县的城镇户算什么?用都没有,是个就会有,你以后是省会城市户。”

这是大实话,苏中地区的三水市仅仅是一个四线城市而已,落户没有门槛,商品房也不限购,需要安家落户随随便便卖套房就搞定,用是个就会有来形容毫不为过。

但是黄馨不明白啊!她追问道:“什么意思?”

“额!”一不小心说漏嘴了,黄瀚连忙补救道:

“我的意思是,以你的成绩肯定能够考上大学,毕业分配时你不要挑单位而是挑选单位所在地。

只要是选了坐落在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的单位,哪怕单位不咋地都行,甚至于可以去首都,你以后的户自然而然最起码是省城户。”

“有道理啊!黄瀚,你太聪明了。”

“你以后还会受到这个暂时的农村户困扰吗?”

黄馨昂着道:“不会了,我是省城预备户。”

黄瀚打了个响指,道:“然也,小小三水县岂能束缚住你、我这样的豪杰!”

黄馨被逗乐了,笑得真开心。

黄颦问道:“哥哥,我也是省城吗?”

黄瀚心道:当然是,如假包换,只有你哥哥才是三水户中道:“咱们眼光还要长远些,目标还要更加高,我们三都要凭借读书拿到直辖市户。”

一直在听儿对话的黄道舟内心激动得无以言表,他是一个很感,容易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点也遗传给了三个子

黄瀚一直到了四十多岁还不能看煽的电影,因为他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经常被老婆笑话。

黄道舟没有说话,而是满眼含泪抬仰望天空心里默默地念叨:“感谢满天神佛眷顾,我下半辈子一定能够活得彩!”

星期一,黄颦拿着黄瀚给的电影票跟着黄馨去看电影。

没有事的黄瀚翻开《宋词鉴赏》一边读一边缝制双肩包。

看完电影回家的黄颦还沉醉在电影故事里,她强烈要求黄瀚把《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歌词写下来,她言辞灼灼要把这些字全部学会。

黄瀚一点点也不担心黄颦的学习能力,因为她上学后的成绩甚至于比姐姐还要好。

只可惜黄道舟等不及了,即将撒手寰,黄颦选择了读小中专“跃农门”。

妹妹如此好学,黄瀚当然乐得如此,他不仅仅一笔一划写了歌词,还逐字逐句给她讲解。

家里每天能够多收四块钱出子不再窘迫,但是节俭惯了的张芳芬依旧踏踏实实过子,绝不费一分钱。

这个穷家如果不是张芳芬打细算,早就过不下去了,如今她有了计划,缝纫机需要买一台,还得给黄道舟买一块手表,还要安装光灯。

家里连一张吃饭的大方桌都没有当然不行,也得买一张,免得一家子都坐在小凳上就着矮桌吃饭。

孩子们喜欢听《岳飞传》,家里条件好了一定要考虑买一台收音机,棉花胎也要买几条,冬天垫稻太脏,房子也得修修,还是用芦席隔间太寒碜了……

黄瀚当然不在乎这些,他最关心一家的营养。

这几天有个大好处,黄馨和黄颦包括黄瀚每天都至少能够吃一只蛋,有时候中午也会有螺蛳炒蛋作为荤菜。

那是因为黄道舟去乡下收蛋用自行车运回家,蛋难免在磕磕碰碰中了,外壳了的生蛋没法煮,只能算作损耗,留着自己吃。

读小学对于黄瀚来说就是混时间等着长大,但是不能虚度光,上课时也偶尔听听老师讲课,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来看书、写字。

说实话,后世自从用上了电脑后很少动笔了,写字生疏了不少,经过这些天在作业本上不断默写课文、诗篇,黄瀚觉得字大有长进。

重来一回,机会难得,黄瀚做什么事都不想混,每写一个字都当做练习,都认认真真。

他还在回想应该属于这个时期的经典歌曲,当然都是从自己会唱的歌曲中回忆,只是不能确定《童年》、《光的故事》是不是有一点点超前。

但是能够肯定《千言万语》、《又见炊烟》、《橄榄树》、《甜蜜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已经问世。

闲着也是无聊,黄瀚回忆着歌词写了几个小纸片放在袋里,后来想想,有可能此时的歌词获得不太容易,说不定有索要,他脆用来练字,写了几十张。

这不是虚言,黄瀚至今都记得上初中时,全班同学都有一个小本子用来抄录歌词,有时得到的歌词错误百出,那是因为经过多转抄,楼歪得都快塌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