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便小心的解释道:“司丞,您设计的火箭,我们也已经尝试过,两者对比之后发现,纸管的装药量更大而且重量更轻,而且一样牢固!且贯穿药管的火箭,要比捆绑药管的火箭
得更远些。”
“捆绑药管的火箭能
百步左右。”
“贯穿药管的火箭则能
到一百二十步开外!”
按唐制,一步大约相当于一米五,一百步就是150米,120步就是180米,这个
程明显要比弩近。
因为唐军制试装备,木单弩的
程都有160步。
不过火箭车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那就是量大!
900支火箭同时发
,那场面绝对会凶残到极点。
如果能有一百辆火箭车同时发
,那就是九万支箭同时发
,如果正对着发起冲锋的骑兵或者步兵,想想就能让
老
发涨。
“装车!”当下裴绍卿一挥手道,“试
一波看看。”
“喏!”鲁十三叉手一礼,又道,“快,装车试
!”
鲁十三的几十个徒弟便立刻忙碌起来,先将900支火箭装好,然后搬来了上百个麦秸扎
的假
,摆在火箭车的前方。
为了试验火箭车的穿透力,
裴绍卿还让随行的守捉郎卸下十几具两裆铠,披在假
身上。
“发
!”裴绍卿一声令下,鲁十三亲手点燃了火箭车的引线。
引线也是按照裴绍卿所说的,是用薄麻纸包裹硝
捻制而成的。
900支火箭的引线被捻合成了十几束,鲁十三用火捻子依次点燃。
几秒钟后,伴随着“咻咻”的尖啸声,火箭车便开始
出火箭。

持续了五六秒钟这样,发
场几乎完全被浓郁的硝烟所笼罩。
好在西北风刮得正烈,笼罩在发
场上的硝烟很快就被吹得散开。
裴绍卿再走到假
前,只见这百来个假
已经不能用惨来形容了,那真是
箭穿心,尤其是前排的那十几个假
,披了两裆铠都没卵用。
“我的天!”崔二郎道,“这火箭车也太可怕了。”
秦真也道:“这要是在战场上遇到了这样一辆火箭车,还能活命?”
两
身后的十几个守捉郎也是一个个面露惊容,显然被眼前呈现出来的景象吓倒了,这玩意太凶残了!
裴绍卿却是叹了
气。
因为只有他知道,这火箭车其实有致命的缺陷。
这个缺陷,就是怕水,这玩意对于雨水几乎没有一丁点的防御力。
一场大雨,甚至不用下雨,只是
湿的天气就能让它丧失战斗力。
所以,这玩意在朝鲜半岛、安南、南诏甚至吐蕃大概率是没用的,漠北的
形则要视季节来决定,也就在
燥的西域或中亚方能大显神威!
“司丞,可有什么不妥处?”鲁十三小心翼翼的问道。
“没有,老鲁你做的很好。”裴绍卿道,“不过
程再远些就好了。”
“小老其实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鲁十三脸上露出苦恼之色,又道,“不过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因为要想增加火箭的
程,就要增加装药量,可装药量增加了,火箭的重量也就相应增加,所以
程并没有增加多少。”
裴绍卿道:“你可以尝试着将发
孔的尾部封住。”
“封住尾部?”鲁十三道,“那还怎么点燃引线?”
裴绍卿说道:“可以钻小孔,或者把引线放在前端。”
“这法子好!”鲁十三顿时眼前一亮,恨不得立刻尝试。
裴绍卿却道:“老鲁,先别急着尝试,我们再看看火炮。”
相比火箭车,裴绍卿对火炮的期待明显更大一些,因为历史已经证明,火炮的战场作用要远大于火箭车。
几百年之后,火箭车并没有马上发展起来。
要足足等到一千多年之后,火箭车才会真正的发展起来,不过那时候,火箭已经不再叫火箭,叫火箭炮!
但是火炮却很快就发展成了陆军主战装备!
且以现在的工艺制造技术,火炮是可行的。
鲁十三便带着裴绍卿来到试验场的另一侧。
只见这一侧已经摆放着两门安装好的火炮。
裴绍卿目测了下,这两门火炮的
径在150公分左右,也就是五寸,而外径则达到了惊
的300公分,也就是说壁厚达到75公分。
这么厚的铸铁壁,裴绍卿觉得强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最终的试
结果,却完全出乎裴绍卿的预料之外。
两门火炮,一门装的是实心弹,一门装的则是开花弹。
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全部在试
中炸了膛,其中装了开花弹的那门火炮炸膛时,甚至把负责点燃引线的工匠都给炸伤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鲁十三有些傻眼。
裴绍卿也是有些发懵,不应该是这个结果啊?
等
炸产生的硝烟散开,裴绍卿带着鲁十三来到近前。
只见两门火炮,一门在靠近炮
的部位炸膛,一门却直接就在炮膛最底部就炸开,而那个位置的铸铁壁厚足足有100公分,居然也炸膛!
这么厚的铸铁壁居然也能炸膛?裴绍卿有些懵。
不过检查过后,裴绍卿却发现炸膛一点不奇怪。
因为铸铁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气孔,蜂巢似的。
就这浇铸工艺,铸造的火炮不炸膛那才有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