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刀剑夺帅 > 第三十五章 朝会

第三十五章 朝会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雍朝的朝会比较随意,有资格参加早朝的官员们早早的侯在承天门外,辰时便步行进宫城,前往太和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的朝会乃是大朝,不同于往只有五品以上官员参与,今的朝会盛况空前,雍京城内,无论是京官还是外官,包括藩王和皇室宗亲,摩肩接踵,声鼎沸。此时的承天门外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员,位高者离城墙更近,依次渐行渐远,有意思的是,那些官员的马车和仆役也都按照这种次序在后面停駐,甚至大部分马车都走了专属的固定位置,无逾越,井然有序。

唐朝身穿紫色朝服,戴梁冠,站在群当中。群中突然多了一个生面孔,这让一些很不适应,某些耐不住子的,已经开始对唐朝指指点点,但是没有一个上前搭讪。

唐朝环顾四周,群中有白发苍苍却站在后面的老,也有一些不惑之年便位居前列的朝廷大员,比如何辅堂和赵炳,他们二都在最前面的那一小撮,他们目不斜视,不动如钟,偶有和他们打招呼、拉近乎的官员上前寒暄,他们也绝无敷衍搪塞,笑容满面,让那些如沐春风,心生感念。

当今圣上一登基便废除祖制,不再设太傅、太尉、太师、太保、司徒、司空等职位,文官以大柱国为首,武将除了国难时才设立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以骠骑大将军为尊,不过如今二者皆是空悬,故文官队列,尚书令陈琳站在最前面,他身旁是大雍的中书令与门下侍中。再往后就是六部尚书、各卫大将军,依次类推。值得一提的是,在六部尚书身后,有一位身穿紫色道服的中年道,上面用金丝银线绣成的八卦图案,发已见灰白,但面容却不见老,当真是仙风道骨,风仪无双!

只是武官这一行,有些群龙无首,无与陈琳并列,只有右骁卫大将军李骆与六部尚书并列,身前空出一片空地,似乎在等待着谁。

就在这是,身后得群中突然安静下来,从中间分开,留出一条通道,从后面走来一位身穿黑色蟒服的男,腰佩长剑,身上五蟒皆是五爪,贵不可言。

这个男一出现,几乎所有都微微弯腰,以示恭敬,蟒服男目不斜视,直直往前,一直走到唐朝身旁,神严肃,将唐朝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得打量了一遍,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不错,有点样子了!”接着敛去笑容,嘱咐道:“跟在我身后。”

蟒服男子带着唐朝一直走到最前面,并没有与陈琳并列,而是隐隐超出一截,这让身后得大都惊疑不定,议论纷纷。

陈琳眼神复杂的看着蟒服男子,拱手道:“见过燕王!”他他身后的那些官员也都拱手行礼,燕王没有回,只是摆了摆手,看起来十分倨傲。

不多时,承天门缓缓开启,所有官员全都屏气凝神,鱼贯而,那座大殿也越来越近,红墙黄顶。太和殿作为雍京宫城中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的大殿,面阔十一间,进五间,殿前的月台之上,陈设晷、嘉量各一,铜、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殿下为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华丽。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殿内金砖铺地(因而又名金銮殿)(金砖是因其打造时所需的钱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但是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其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

太和殿的明间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六根沥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江山的安定和社稷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下探,衔宝珠。

大殿,唐朝一眼就看见了那张金漆云纹龙宝座,随着各位大臣站定,一身明黄龙袍的嘉信帝步行上殿,在宝座上坐稳,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山呼万岁,大殿之上,唯有燕王李纲与冠军侯唐朝二岿然不动,只是躬身行礼,袁公公尖着嗓子喊道:“平身!”诸位大臣这才起身。

朝会,文武百官似乎极有默契,无一有本上奏,反而是陛下一连几道圣旨,让捉摸不透。

“夏州牧宁台,年事已高,于年前请辞。故命燕王李纲,兼任夏州牧,总领夏州一切大小事务。”

“封皇子李浙为魏王,封地黔、赣二州,即出京上任。”

“命冠军侯唐朝,代御驾巡查江湖,制服凶,铲除叛逆,各地藩王、州牧、郡守、将军,皆须服从调遣,不得有误。特赐太庙祭器,朝天阙!可凭此先斩后奏,调遣甲士铁骑!”

听到这道圣旨,百官无不色变,这唐朝寸功未立,又名声不显,何德何能得此重用?更何况陛下连朝天阙都赐给了他!

朝天阙是天下名剑之一,本是大周鼎盛之时,天子主持祭天大典时才能使用的国之重器,只是周皇室衰微,礼崩乐坏,雍朝立国之时,周天子特意遣使来贺,并将朝天阙作为贺礼。一直以来,朝天阙便是雍朝太庙的祭器,意义重大,非同一般。

站在群中的三皇子李浙,还没能从第二道圣旨带来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便被第三道圣旨冲击的目瞪呆。礼部侍郎、中书侍郎在内的朝廷要员正要出列劝谏,袁公公已经开始宣读第四道圣旨。

“赵王李霖,身为皇室宗亲,社稷重臣,本该感念皇恩,报效朝廷,然自其封王就藩以来,言行无状,妄议朝政,毁谤国体,屡次犯禁,故降其为寿亭郡王,封地收回,即回京,不得延误!”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赵王李霖,乃当今圣上之弟,虽是庶出,但倍受恩宠,尊荣至极,不想这棵参天大树转眼间便轰然倒地,不少受赵王荫庇的官员此时已是两战战,魂不附体。

与此同时,袁公公捧起一个长条状木匣,快步走下来,递给唐朝,唐朝双手接过,躬身道:“谢陛下恩赐。”

不等议论纷纷的大臣们出声,嘉信帝便授意,让袁公公以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打发了他们,起身移驾。

大臣们面面相觑,但事已成定局,早朝已散,众三五成群,向承天门走去。

燕王和唐朝站在月台下,不时有过来与唐朝道贺,唐朝都会一一回礼,并且询问他们的名讳和府邸位置,方便答谢。

不一会儿,一个小太监快步走来,弯腰行礼,低声说道:“王爷,侯爷,陛下有请。”燕王微微颔首,小太监便转身带路。

穿过无数的亭台楼阁,小太监把燕王和唐朝带到了立政殿,当今皇后的寝宫。

不用通传,自有带着两进去,此时的嘉信帝已经换上一身白色常服,看上去不少,正坐在榻上,当今皇后正在体贴的为他揉捏肩膀,皇子李浙,或者说魏王李浙,正跪在二身前,毕恭毕敬的聆听教诲。

看到二进来,嘉信帝笑着说道:“伯衍,令岚,坐。”燕王和唐朝当然没有坐下,而是分别向嘉信帝和皇后行礼,李浙也起身,三一起落座。

嘉信帝揉着眉心,对李浙轻声道:“如今你赵王叔被罢黜,你秦王兄又在漳州无法脱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