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激荡1980 > 第120章 合并提议

第120章 合并提议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周阳之所以与杨旻德认识,是因为杨家的益达集团是除了开达玩具厂之外,琼楼置业在海南工业园中,引进的最大一家企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益达集团准备在海特区招聘1000名工,为其在香港的工厂完成一些前端工序。比如生产衬衫的袖子、钉纽扣之类的工作,就完全可以从香港工厂转移到国内去。

只要最后的缝合拼接程序放在香港,那么生产出来的衬衫,就依旧可以当做香港货往国外卖。

“配额是困扰香港服装出的主要问题,我家在香港虽然有一部分出美国的衬衫配额,但远没法满足实际出需求,最后只能把工厂建到更容易获取配额的马来西亚和缅甸。

如果你真的要在这边建厂,每次接订单后再去市面上买配额,很容易被别杀猪。所以不管是在香港本地还是东南亚,你最好收购一家有美国出配额的工厂。”杨旻德向林建忠建议道。

从七十年代开始,许多香港制衣商就因为配额开始前往东南亚建厂。以至于各国在进行《多种纤维协定》谈判时,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代表团中,出现了许多香港的身影。

父子、兄弟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唇枪舌剑,可以说是香港制衣业巅峰期的最佳写照。

“杨小姐、林先生,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直接把益达集团和林氏集团整合在一起?”周阳提出一个新想法,“如果两家公司能完成合并的,就能在亚洲和美国同时拥有生产线,到时候把那些配额紧缺的服装产品放在美国本土生产,其他产品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亚洲来。

杨小姐主要负责生产方面的工作,林先生更熟悉美国市场,则以向上拓宽销售渠道为主。如果两家公司可以合并,那很容易形成优势互补。

可惜香港的华企业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家族化管理。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并非没有家族企业,比如福特汽车和福特家族,以及迪士尼公司和迪士尼家族。

但是美国的资本市场相对成熟,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上市融资通常是是加快企业发展的最好选择。于是家族企业上市后就会逐渐向公众公司转变,比如福特家族现在持有的公司票只有6%左右。

当然,福特家族算是一个特例,其上市时设计了ab结构。以至于福特家族现在仅持有福特汽车6%的权,却控制了40%的投票权,依旧能牢牢掌控福特公司的大权。”

杨旻德听到周阳的话之后不由眼前一亮,如果益达集团能够与林氏集团合并,那么对杨家来说更像是借机吞并了后者。

作为林建忠的合作商,杨旻德对于他的身家自然是比较有底的。林氏集团的估值不会超过500万美元左右,还不到益达集团的十分之一。

单论能力来说,林建忠未必比杨旻德差。他去美国打拼还不到六年,就能积攒下五百万美元的身家,已经足够厉害了。

但杨旻德从她外祖父那一辈就已经是上海滩的富商,再经过她父母来香港后三十年的苦心经营,等家业传到她手里时,已经是一份亿万家产。

“周先生,益达集团和林氏制衣的资产差距过大,如果我们两家合并,林先生在新公司里的权会很低,这对他太不公平了。”杨旻德见林建忠没有立刻接话的意思,脆就主动点了其中的关键。

“福特家族还算好的,至少内部团结,但也面临着家族才断层的问题,被迫推出外来掌控公司。

而迪士尼公司和迪士尼家族更加糟糕,随着沃特·迪士尼和罗伊·迪士尼相继去世,沃特的婿米勒开始出任迪士尼公司的ceo,但他却与罗伊的儿子小罗伊关系很差。

在迪士尼公司里争权夺利,导致迪士尼的价一路下跌,据说已经有向迪士尼公司的其他东开价,想要收购这家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动画公司。”周阳似乎没注意到杨旻德刚才说的内容,依旧在自说自话。

迪士尼公司的创始,沃特·迪士尼和罗伊·迪士尼是兄弟,但随着老一辈去世之后,新一辈因为利益冲突,早已经不像之前那么亲密。

这种家族争产案在香港更是比比皆是,像周阳的好友许靖家算是比较和睦的。船王许舟死后,第二代的三兄弟比较和睦。否则就算把家族资产装信托资金,也依旧会有各种纠葛。

杨旻德同样不是独,她下面还有一个妹妹,现在还在读书。等父母去世后,杨家的资产很大概率上应该是由杨旻德和妹妹平分。

“杨小姐,我在美国的工厂也就值几百万美元而已,要是新公司将来能发展成市值几十亿美元的大公司,那我就算只占有1%的份,那也至少值几千万美元。

实际上我不久前来过一次香港,也是因为配额的问题比较难搞,所以当时没下定决心在香港办厂。

这次也是应周先生的邀请,再次来香港以及中国大陆走走看看。对于林氏集团与益达集团合并的问题,只要未来发展前景光明,我完全是持开放态度。”林建忠终于笑着开,亲自回答了杨旻德之前的担忧。

但是他的想法完全出乎杨旻德意料之外,这也让杨旻德渐渐回味过来,自己眼前这两个男似乎有点一唱一和的味道。

合并对于益达集团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杨旻德心里不由多了几分警惕。

“杨小姐可能会有几分疑惑,我为什么同意的这么爽快。制衣业对纽约华埠来说来说,是支撑社区就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华埠内的制衣厂和香港一样小而散,因而在与犹太裔制衣商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我们想要扭转局势,就必须进行整合,我原先的想法是与华埠内其他几家规模较大的制衣厂合并。

但周先生给我带来了另一种建议,纺织业和服装业在美国早已不是朝阳产业,要不是有进配额的限制,华埠内的制衣厂根本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末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是大势所趋,纽约华埠最大的优势应该是依托时尚之都,在前端的创意设计领域发力。”林建忠继续说道。

“杨小姐在香港应该听说过我的一些传闻,我是搞投资出身的,对一件事产生兴趣,最大的可能是闻到了金钱的味道。

有句话叫成也萧何败萧何,虽然全球纺织业的配额限制让香港纺织业备受打击,但当配额一旦固定下来后,其他地区想要挑战香港作为全球第一大服装出地的位置,也变得非常困难。

可以说在配额制崩溃之前,香港将一直会是全球最大的服装集散地之一。不过无远虑必有近忧,香港的服装业也不是没有问题,本港力成本不断上升必然使其竞争力不断下降。

但本地的行业内士,似乎依旧沉浸在旧美梦中不可自拔,没有任何进行产业升级的端倪。全球有四大时装周,米兰、黎、伦敦、纽约,为什么香港不能成为第五个?

但我看到的况却是香港服装设计才奇缺,制衣厂老板们满足于为欧美各国的服装品牌代工,赚取那点低廉的加工费。”周阳摇了摇叹气道。

后世香港本地的服装制造业虽然早已衰退,但在纺织业于2005年进无配额时代之前,香港的服装出额一直仅次于内地,高居世界第二。大量服装在内地或者东南亚生产好之后,最后拿回香港贴牌,以港货的名义销往世界。

“我们益达近几年其实已经开始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