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一四六章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一更)

第一四六章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一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一四六章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不知全先生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

全旭笑道:“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全某可以与东江镇形成互补!”

在极短的时间内,全旭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他不可能永远为东江镇免费输血,也可以说,就算全旭想,他也养活不了上百万百姓,以及十几万大军。

更何况,升米恩,斗米仇,他反而容易养成一支仇

秦承祖的造反,让全旭刻了解到大明的虚弱。

如果他有这个实力,根本就不需要在大名府苟着了,直接提十几万大军,攻城掠地就可以了。

要知道,北直隶和山东可是大明的核心重点区域,甚至兵力远远超过河南,整个河南才十三个卫以及七个独立千户所五个牧所群,字面兵力仅为八万一千两百四十四

要说整个河南,在明末可是被李自成连续三屠,死伤千万,就是因为兵力不足。

而东江镇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军士,充足的,这都是无形的财富。

“互补?”

“对!”

全旭带着刘兴祚和毛承禄进铁匠工坊的大楼,此时活动板房已经显得非常热了,好在铁匠工坊有太多铁匠炉子,形成了局部空气对流,显得反而不那么热了。

喝着绿豆汤,全旭笑眯眯的道:“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全某在这个庄园,有优秀的木匠,也有优秀的铁匠,更有出色的泥瓦匠,对面那幢大院,正在建造,看着进度不错,其实距离建筑完成,还有极大的空间!”

“全先生的意思是……”

刘兴祚有些不悦:“让东江军把辽东百姓送过来当隶?”

刘兴祚就是因为不满后金役辽东汉民,这才弃后金投靠明朝。可以说,刘兴祚是后金反正归明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对于刘兴祚而言,活着最重要的是有尊严。跟全旭当隶,与后金当隶,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非是如此,而是做工!”

“做工?”

刘兴祚冷笑:“不过是换个名目而已!”

“不是,给我做工,双方全凭自愿,来去自由!”

“真的自由?”

全旭指着牛结实道:“拿一份用工合同给我!”

“是,全爷!”

牛结实走到里屋,从中取出一份合同。

刘兴祚从牛结实手中接过来,匆匆看了一眼。

只见上面清晰的写着,双方各自的义务和责任,这虽然是后世的普通用工合同范本,对于明末的刘兴祚而言,这简直是全旭自己给自己挖坑。

不愿意跟全旭做工,只需要提前七天或者半个月向上级工长申请既可,财务会按天结算工资。

全旭指着周围的田地道:“在这附近给我工作的都有工钱可以拿,你们若是不信,可以随便询问,问他们的收多少!”

毛承禄倒没有真的去问:“有多少?”

全旭伸手一指罗世明问道:“罗世明,你的月例多少钱?”

罗世明憨厚的笑了笑:“承蒙全爷赏赐,俺分到十八亩地,不用租子,每月十八两银子,外加一石两斗米,冬夏六套衣服,十二双鞋子!”

毛承禄目瞪呆:“这么多?”

如果把这些东西折算成钱,罗世明的收比东江镇的任何一名参将都多,别说参将,就算刘兴祚这个副将,那也拿不到这么多俸禄。

东江镇的穷,全旭有过刻的了解。

作为毛文龙的养孙孔有德和耿仲明,他们都打着赤脚,穿得像个叫花子,其他更别提了。

刘兴祚又望着旁边的一名普通家丁兵道:“你有多少月例!”

“俺每个月三两银子,还有六斗米,冬夏四套衣服,六双鞋子!”

听到这话,东江军将士纷纷望着自己脚,这种又软又合脚的鞋子,穿在脚上非常舒服。

全旭望着毛承禄道:“东江镇军费有限,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全某可以给东江军打造火炮、甚至火枪,这样吧,每打造一门火炮,东江镇给全某送来辽东百姓一百,全某也不亏待他们。他们可以给全某做工,或者种地,包一三餐,外加每个每月五钱银子,外加三斗米,若是将士家眷,待遇翻倍!”

全旭在最开始根本就没有想过在明末打造兵器,他总是习惯的认为,明末的工匠采取手工的方式打造,效率低,质量差。

事实上,全旭陷了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牛结实等优秀的工匠,一直努力的表现自己,可是,他却用钢铁让他们打造,煤球模具、锄、铲子等工具。

然而,在毛承禄和刘兴祚眼中,牛结实的技术水平,已经比东江镇最优秀的工匠还要优秀。

哪怕东江镇最优秀的铁匠,在铸造铁炮的时候,也会留下中空、气孔、毛刺、飞边。

可是,全氏铁匠工坊的铁匠,不仅仅用钢铁铸造那种类似于火炮炮管的东西,关键是他们的管壁后薄均匀,内壁光滑。

这主要还是因为全旭无意间给牛结实提供了一道既不起眼,却有跨时代的技术变革,那就是铁范冷铸。

在中国古代有三大铸造技术,首先是融模铸造、其次是泥范铸,最后才是铁范铸造。其实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发明了铁范铸造技术,在战国后期已经渐渐成熟。

只是,非常可惜,由于中国历代对工匠的不重视,尤其是明朝,一匠籍,终是贱籍,所以,这个政策,反而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现在全旭给牛结实等工匠开出十两银子的高薪,他们自然就玩命的想要回报全旭。

刘兴祚迟疑道:“全先生岂不是太亏了!”

“不亏!”

全旭望着刘兴祚道:“吴桥之变,倒是给全某提了一个醒,一旦再来一个类似于秦承祖这样的,全某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全某也需要自保!”

刘兴祚望着东面那座高大城堡,陷的沉思。

全旭又道:“全某在这里建了一座书院,将来东江军诸位兄弟的子过来,可以前往金梯书院读书!”

毛承禄想了想道:“此事,我再考虑考虑!”

“应该的!”

全旭看了看时间道:“早餐时间到了,咱们一起用餐!”

“全先生,我想去那里看看!”

“我也去!”

“请便!”

全旭自然知道刘兴祚和毛承禄是为了亲自看看全旭这里的伙食况。

刘兴祚其实一直努力给辽东百姓寻找一条出路,辽东百姓自然也想回来,可是,明朝的土地已经超出了可以承载的极限,根本就没有地方愿意接收他们。

刘兴祚并没有跟着全旭去吃饭,而是直接走向建筑工地上。

城堡的建筑工地上,七八千名工,分成十数支吃饭的队伍。

这些吃饭的队伍,几乎一模一样,早餐就是馒和菜、包子,全旭此时也乡随俗,没有从后世直接买面,而是购买麦子,经过工匠用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