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别动我的三国 > 二零八 正经百姓

二零八 正经百姓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狗,在许多眼里,并不算些什么,而董蒙自己知道,攒下两万块钱是多么不容易,那是董蒙省吃俭用下的积蓄,原本想着假期时候,去大理来一波想走就走的艳遇之旅…

嗯…

现在不用纠结了!

本尊舍不得花的钱,董蒙来替他花。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服本尊用董蒙的钱来给自己涨面子,董蒙一点压力都没有。

死道友不死贫道。

虽然没有动舌,董蒙仍是觉得有些渴了,蹲下来取过媳熬制的银耳莲子粥,美滋滋的喝了净。

哎,舒坦。

好想忘记跟本尊说建学院的事儿…

就算董蒙所处的时代,建筑材料跟不上,最起码图总是有的,综合几所最牛的院校,什么异国风的麻省学院,带着中国风清北大学,融合在一起,想想都觉得有些期待。

不行了,不行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当校长了。

申时,受董蒙派遣出去探查的士卒,已经多半回来,至于远些的,怕是要明才能归来,士卒们将今的成果汇集到太史慈处,由太史慈送到董蒙身前。

当董蒙见到太史慈时,在太史慈的身旁,见到一个让董蒙有些想不到的

司马俱。

乐安国的黄巾军领,明目张胆的出现在董蒙的曲城。

“董大,我来寻你了!听说董大前些子出远门了,我来的倒是巧!”

司马俱与罗平多有相似,身量魁梧,带着些掩饰不去的庄稼汉子痕迹,此时一脸憨厚的向董蒙问好,似乎根本没有担心自己的安危。

不怕被砍了脑袋啊!

鸿门宴听过么?

刘邦得了天下,鸿门宴自然被改成刘邦虎躯一震,在项羽将士中临危不惧,最终安然归来,想来便是司马俱听过,也只会觉得是英雄才会赴鸿门宴...

半个月前,董蒙本着收小弟的心思,寻思着能救助一下乐安郡的流民,看来司马俱那里的况着实有些不妙,不然,也不会如此的着急。

太史慈将图给了董蒙,然后附在董蒙耳旁,说了两句,顿时董蒙的眼中有了别样光彩。

“来,坐下,坐下慢慢谈。”

董蒙扯过一张椅子,自己当先坐下,忽而想到汉的规矩,他们穿着袍子,袍子下面啥都没有,基本上是开裆裤,为了防止走光,所以习惯跪坐姿势,董蒙指着准备好的垫子,道:“你习惯怎么坐,自己来…”

司马俱看了一眼,然后举止间变的犹豫,半晌,才开道:“那个…大,我惯常站着,我便…我便站着吧。”

董蒙不再谦让,反正是三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哪用得着做些表面文章。

“说说吧,你那边缺些什么?”

“大,缺盐,我听管亥说,大这里的盐,能擦伤,让伤不发脓,我想…我想与大换些盐。”

“粮食呢,粮食缺吗?”

“不缺,大,去年我们抢了好多粮食,吃用还是够的…”

听听,家说的,多敞亮。

去年抢的,今年还够吃呢…

就冲司马俱这种敢作敢当的子,董蒙觉得,也是可以拉他一把的。

不过,司马俱和徐和,将乐安郡闹的天翻地覆,去年杀的朝廷官吏,就有数百,乐安郡之所以物资匮乏,也是因为被周围郡县,刻意刁难所致。

董蒙倒不是怕自己被盖上通敌的罪名。

黄巾军因为吃不饱,才开始造反,现在对于司马俱这些,完全可以用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来对待,说他们是罪大恶极的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可以说他们是迷途知返的百姓,幡然悔悟,想为汉室的平稳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几年前,这些黄巾军还是正经的百姓,不管是种田的,或是依附大户的平民,百姓的身份做实无疑,至于这个正不正经,那就不知道了…

可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董蒙手指敲打着桌面,配合着语速,道:“明面上,你要声明一下,已经归附朝廷了,这事儿,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我回去就让他们宣扬,还能跟大下字据。”说到此处,司马俱有些为难,犹豫了会儿,道:“大,只要能买盐,我这边一定约束的好好的,谁敢犯事儿我便砍了他们的狗,不过…徐和那边,我便没法子控制了,还有…大,我听说…我听说徐和连同北海国的,准备杀了焦和。”

卧槽…

你们倒是真敢想,连一州的刺史都想杀,果然是志向远大呀!

记得记载中,焦和却是是被黄巾军杀了,至于年份,应该是打完董卓以后,还有一年的时间呢。

董蒙对焦和没有什么好感,焦和身为刺史,迫太史慈远走辽东,这事儿就属于小肚肠了,况且,焦和在任时,青州局势更为糜烂,与焦和的庸才有很大关系。

杀吧…

家堂堂一个刺史,没事儿不会出去的,你们要是觉得能杀得了,那就去杀吧!

董蒙这里还会与他们说一句,祝你们成功!

商谈已定。

余下的事,便是由叁胖来接洽了,至于换什么,什么价位换,叁胖的本领无须董蒙担心。

得了董蒙的亲允诺,司马俱极为高兴,当下便向董蒙告辞,与叁胖早达成协议。

董蒙将司马俱拦住,道:“司马俱,你先别走,我有件事儿,问问你!”

司马俱的意愿达成,拍着胸道:“大,有什么吩咐,您只管说。”

“其实和你没有什么关系,我就是想问问,上次我带回来的那些,他们是什么来历?”

“大,说的可是常威?”

“嗯?什么常威…我记得那个年轻,不是叫常书么。”

“大有所不知,常威是常书的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仍是有许多威望,常书遇到事时,还要问过他爷爷的心思。”

董蒙隐约记得,那见到常书时,旁边似乎还有两,一个瘦的汉子,另有一个老迈之,听常书以爷爷称之,只是常书对朝堂的官吏,说话的语气比较冲,董蒙懒得理会他们,便让他们在曲城安置下了。

方才,太史慈在董蒙耳边说的,便是迁徙来的常书。

这些看似普通的村,得了董蒙的援助,依着董蒙的规矩,在一处建下房屋,对于建筑之事,竟是颇为娴熟,因董蒙一直让旁留意着民间的铁匠、木匠这些靠手艺吃饭的才,太史慈便将常书的村事报与董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