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退婚后我把反派脸打肿了 > 第82章 皇上与她,同陷绝境

第82章 皇上与她,同陷绝境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皇上的自问自答,没敢接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毕竟这登闻鼓已经有六十年没有响起来了。

龙椅上的这位,自登基为帝开始,就没听过谁敢击打外边的登闻鼓来伸冤。

久而久之,登闻鼓已成了摆在宫门外的一样纯粹的摆设,就跟石狮子、雕龙栏杆和琉璃瓦一样,是这巍峨宫殿的一种象征。

可谁也想不到,有一天,他真的会响起来了。

“来,去看看,是谁在击打登闻鼓。”

皇帝的心里边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感来。

小神师拜了拜,站到了一旁去。他只是代师父过来,汇报一下最近钦天监内发生的大事小事。然后再将师父的近况告知,便是完成了任务。

但这些并非是多要紧的,必须立即去解决的大事。

他可不想在皇帝心烦闷的时候去触霉

身为钦天监的小神师,趋利避害早已一种生存的本能。

——————

聚集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一开始还是在远远围着,可很快,,这些百姓距离登闻鼓越来越近,自然也是距离顾惜年越来越近。

她要等的时机已经到了。

“大家都来了。”

话语出,泪眼哽咽。

低呼了一声:“顾家大姑娘,您这是怎么了?昨天才去将你父兄的遗体接了回来,今怎的就来击这登闻鼓伸冤?”

顾惜年朝着说话的老者拱了拱手:“您是昨去城门外,随顾家一起,迎回了我父兄的那位老家吧?”

老者也学着顾惜年的样子,抱拳见礼:“我这个糟老子活的年岁有些长了,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事,也看足了间悲欢离合。

不瞒大姑娘,我曾经经历过很多战事,最艰难最危险的一次,家都打到了京城外了,我们这些百姓啊,每逢遇到烽火连天的坏年景,那真没处逃没处躲,那次我老子还以为啊,一家几怕是要死在这儿喽,可最后,家平安,什么事都没有。

这全要感谢你们顾家的几位将军,千里奔袭而归,死守要道,不让贼寇踏城门半步;那一年,顾家军将士的血,将城外的河道都染红了,死伤那么大,可这城里的百姓却是彻彻底底保全,一个都没伤着。

我去迎顾家将军们归来,那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无为无能的我,唯一能给英雄们做的。

也是同样,大姑娘来击登闻鼓,糟糕老子帮不上什么忙,但我相信你们顾家的啊,不会没事找事的。

大姑娘啊,你心里有苦有冤,不妨跟京城里的百姓们说一说,大家全是受过了顾家的恩惠,拼死也得护着顾家的血脉,你们说,是不是呀?”

老者边说边咳,但那沉稳的声音,却是远远传了出去,清晰的落在众耳中。

顾惜年眼眶红着,再次冲着老家致敬后。

她才运了些内劲,让自己的声音能平稳发出,让更多听到。

“我顾家百年家训唯有四个字:护民卫民,虽简单,却也是饱含意。

正所谓大道至简,顾家代代出的是武将,是领兵打仗,沙场上真刀真枪的震慑来犯之敌的将军,顾家的,都不喜舌纷争,更不喜谋算计。

我父顾鹰曾经说过,生在世,除了生死之外并无大事;生与死,顾家的在战场上领受的够多了,出了战场,回到家园,所有顾家的都宁愿用这短暂的闲暇时光,去与家来团聚。

这也是为何百年之间,战事起,顾家所属,倾家而出;战事消,顾府家门紧闭,约束家,从不居功自傲。

可也是这样在外竖起利爪,全力御敌,回家收敛锋芒,不犯百姓的顾家,竟是不明不白,被还是在了边关。”

话音落下,哗然声顿起。

分不出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但好像悠悠众,每个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都在绪激昂的议论。

顾惜年继续说下去:“昨有随着顾家去迎灵柩归家的百姓,应是记忆犹新。寻常家有亲故去,都会寻一好棺,妥妥当当的将亲的遗体安放妥当,落叶归根,送他们走完生的最后一程。可他们是怎么对待我父兄的?糟掉烂掉的木打出来的棺木,轻轻一碰,棺材板就碎了,请问,哪一国哪一家会如此对待保家卫国的英雄们?是谁在容忍有些背后下了黑手,以为顾家的儿郎们不在了,便可以随意的轻贱侮辱?”

“昨我是在场的,的确如大姑娘所说,那些棺木太烂了,几个抬着,竟然不受力,当场就碎了,那个运送的副将竟然还咄咄,凶的跟什么似的。”

“顾家几位将军的军功,那是皇上封下来的,就算他们不在了,功勋还在,官职还在,哪个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欺辱?”

“会不会是生前便有怨恨,但又并不敢去招惹顾家的将军们,现在看到家遇难,便不要一张狗脸,算计着要趁之危了?”

……

说什么的都有。

你一言我一句。

顾惜年俏脸如霜,仿佛是抑制不住悲愤,抬眸向天空的方向望了过去。

实际上,她却是在计算着时间。

登闻鼓响,皇上派出来查看,必是近身伺候的大太监来做出此事,以他的速度,从朝堂到宫门附近,一路小跑也需要一盏茶的时间。

发现击鼓鸣冤之乃是来自于顾家,即使是御前最受宠的太监,也不敢轻易代为处置。

他返回去向皇帝禀报,还是需要一盏茶的时间。

等皇帝做出决断,太监领命返回来传谕时,至少也是半个时辰过去了。

登闻鼓响,便是最好的号召。

整个京城的百姓,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可是比昨接灵时的声势还要浩大一些,正是她将收民心,拢民意,将顾家的百年声望推至顶峰的佳机。

唯有如此,她才有资本与皇上面对面的说上一说。

唯有如此,皇上才会收起搞搞抬起轻轻放下的心思,好好地重新审视顾家,重新做出对顾家的判断。

替顾家讨一个公道。

让顾家六条命,不是这样子不明不白的没了。

顾惜年心中早已推演了一遍又一遍,她既是决定做了,便要做到极致。

让她跟皇上全没有退路可走,如此方可成事。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