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 第 018章 惊醒

第 018章 惊醒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俆章和徐文并排在走在路上,还没到家门,就远远的瞧见了蹲在自家大门外边台阶上的徐晴。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可还没等俆章给徐晴打招呼,小丫就蹦了起来,转身冲进了院子里,一边跑一变还大声喊着:“三婶,三婶,五哥回来了!五哥回来了!”

还带着围裙的洪氏立马就出了门,站在门的台阶上,冲着俆章招手。

还没走到近前,洪氏就冲两打起了招呼,“章哥儿和文哥儿回来了!”

听着洪氏分外热的话,俆章心里一个咯噔,隐隐有些不妙的感觉。

兄弟俩各自喊了声阿娘和三婶。

俆章有些奇怪的问:“阿娘站在门做什么?”

洪氏笑盈盈的说:“当然是等你们下学回来呀。”说的义正言辞,理所应当,没有半点毛病,

可越是这样,就越是有问题呀。

“往怎么不见阿娘这般热络?”俆章狐疑的看着自家母亲。

洪氏却拉着他往里走,“哎呀,你们刚刚才回来,走走走,先吃饭,先吃饭,吃了午饭再说。”

“阿娘,你还是先说什么事儿吧,不然我可吃不下饭。”俆章挣脱了洪氏的手。

上次才拿着棍子撵着俆章跟撵兔子似的,这回忽然又变得这么热,俆章心里害怕。

洪氏讪笑着说:“也没什么,就是我这次从你外祖家回来,顺便买了些豆腐和坛子,想多做些霉豆腐,好拿去镇上卖了换钱。”

俆章顿时如释重负:“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事儿,走吧四哥,咱们先去回去吃饭。”

刚迈过大门,俆章再度顿住了脚步:“对了阿娘,你带回来多少豆腐和坛子?”

洪氏笑着说:“不多不多,也才八箱豆腐而已。”说着又叹了气:“若不是昨也从你大舅那儿定了不少豆腐,我还准备多带些回来呢,不过我和你大舅说好了,让他明再送十箱过来,钱我都结清了。”

咕噜咕噜!

一阵喉咙涌动,吞咽水的声音。

“阿娘,大舅家一箱豆腐有多少块?”俆章回看着笑脸盈盈的洪氏,忽然觉得此刻的洪氏有些意气风发。

“就上次你爹买的那种大小的话能切二十五块。”

“那就是今儿有两百块,明儿有三百块咯?”

“那我可没算过。”洪氏理所当然的说。

俆章看着自家母亲,摇了摇叹息一声,心中暗道:“是我想多了。”

迈步跨过大门,进了院子。

用过午饭,洪氏和梁氏跑去四邻家中借来二十几个簸箕,一箱箱豆腐被分成同等大小的大块,放在簸箕里等待表面的水分沥,还有些不够用,老爷子又亲自出手,陆续片了好些竹篾,简单的编成竹篾板。

家里储备的稻也被拿了出来,梳理净,放在簸箕和竹篾板上晾晒着。

至于洪氏带回来的十五个新坛子,则暂时被放到了屋檐下积灰。

下午未时末刻,眼看着簸箕的豆腐水分都沥的差不多了,洪氏便迫不及待的把俆章叫了过去,俆章一一检查之后,便点了

然后便是切割分块,摆放在铺好稻的簸箕上,放燥处等待其自我发酵。

一个下午,家里的四个带着两个大姑娘一个小孩儿忙得不亦乐乎。

俆章却找到了祖母石氏,“祖母,您可知道咱们村里可有闲置的屋舍?”

“闲置的屋舍?”

石氏看着俆章:“你问这个做什么?”

俆章叹了气,往洪氏的方向瞥了一眼:“还不是阿娘,一下子弄了这么多的豆腐,家里哪还有地方放,若是不找两间空闲的屋舍,如何放得下。”

石氏疑惑着问:“放在屋檐下不行吗?”

俆章说:“祖母不知,要让豆腐发霉,就必须得要燥的地方,这院子里晒雨淋的,只需两,咱们这么多的豆腐只怕都得坏掉。”

只要稍微有些风,屋檐底下便能飘雨进来,倒是可以挂高一些,可却不好观察了。

“啊!”石氏顿时就急了:“不行不行,可不能坏掉。”

八箱豆腐,那可是四百文钱呐。

“所以祖母好好想想,咱们村里可还有什么空闲的屋舍,或者是哪家有空出来的老屋,不需要多好,只要能够遮风挡雨便可。”

石氏想了一会儿说:“好像真的有那么一处屋子。”

“真有?在哪里?是谁家的?”俆章迫不及待的问。

“就在村西,具体谁家的我倒是记不清了,毕竟时间太久了。”

时间太久了?

俆章没敢冲自己祖母翻白眼:“祖母再好好想想。”

石氏却说:“家里真的放不下了?谷仓里不还有那么大的地儿吗?若是不够,不还有正屋呢吗?这么大一间堂屋还不够你用的?若是实在不够,不还有你大伯他们屋,我和老子屋。”

原本夏收秋收之后谷仓该是满的,可除了留足一年的粮和明年的稻种之外,剩下的都被拖去镇上卖了,是以谷仓也空出来大半。

徐家的谷仓可是有十七八个平方的,谷仓内部还有将近三米五左右的净高,谷仓的容积就有五十多个立方,一个立方能放六百斤晒了的稻谷,五十个立方就是五万斤,谷仓里还有五千斤多斤稻谷,只占了谷仓十之一二的地方,只要稍稍整理一番,便能腾出大半的空间。

俆章有些犹豫:“谷仓里怕是不能放,这豆腐里怕是还有些水分,若是发酵的时候沥出来,把仓里的谷子给弄了反而不美,至于正屋这边,倒是够宽敞,放倒应该是能放得下,只是太占地方,怕是住起来不方便,而且若是把堂屋给占了,咱们一大家子上哪儿吃饭去?”

石氏却道:“那就先讲究几,再说了,村子里就算有空闲的屋舍,但哪一个不是闲置了多年的,里的灰只怕得有半尺厚了,就算是现在去洒扫一遍,也得放上个两三,好好通通风,扬扬尘才能住,这豆腐既然还得收到里屋放着,想必也是怕尘土的吧?”

俆章点了点,“祖母说的对,若是尘土多了,影响感不说,还很容易坏掉。”

石氏又说:“而且这豆腐放个六七便要装坛了吧?”

俆章又点了点

“咱们若是把豆腐放到别家,今搬过去要费一番功夫不说,六七后搬回来又是一番功夫,豆腐这东西又娇,若是搬来搬去的,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损伤,倒不如放在咱们屋里,虽说咱们屋里都住了,可每个屋都能腾出不少地方,这里放一些,那里放一些,总能放得下,而且还免了搬来搬去的麻烦。”

俆章光想着如何不影响家们的常生活,却忽略了更多的细节,不得不说,石氏的考量极为有用。

“祖母考虑的周全,倒是孙儿浅薄了,有些太想当然,那便听祖母的。”

自家祖母大字不识一个,是个一辈子都在田地里刨食吃的庄稼,一辈子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可看事却颇为透彻,难怪能和祖父一块挣下这么一份家业,把父亲和叔伯姑姑们都教养的这般好。

一个不识字,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祖母尚且如此,那些经过各种英教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