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的电影能抽奖 > 第181章:大杀四方

第181章:大杀四方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两部电影都看了一遍的观众看到这条影评,仔细想了想。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2012》与《流星球》之间的对比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2012》这部电影通篇讲的可不就是高层选择了少数英,抛弃大多数么?

甚至还有一个看似合合理的理由:

都是利己盲从的,怕大众知悉末的消息之后,很可能会引发

就是这么一个离谱的理由。

便让大多数类被蒙在鼓里,在预言中的末发后丧命。

而那些所谓的英,却能登上“诺亚方舟”苟活下去。

将西方世界的伪善展示的淋漓尽致。

很多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么奇怪的感觉。

因为在星条国好来屋的大片中,像这种的剧模式已经屡见不鲜了。

观众早就习惯了。

毕竟好来屋的大片就是一个爽字,套路都大差不差。

他们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关注点大部分都在那唬的特效上。

当时觉得就是好来屋大片的感觉,也没有想太多。

现在看到这个影评,才反应过来自己看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面对大灾害的时候,不是集合全类想办法,反而是各种隐瞒,有那么大的能耐隐瞒住末的消息。

为什么就一定觉得没有力量去整治末信息发布后的动呢?

还不是阶层之间的鄙视。

上层社会的所谓英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普通

觉得大多数类只不过是一群愚民。

当这些类所谓的英得出末的消息散布出去之后,那些普通会动的结果。

他们就直接抛弃了普通

选择了隐瞒下消息,自己秘密建造诺亚方舟。

这种完全不当普通是自己的同类,而是如猪狗一样想宰杀就宰杀,想抛弃就抛弃的价值观。

让通过这篇影评回味起个中滋味的观众感觉到恶心。

在这部电影里面,在那些站在统治阶层的英眼里,普通的生命甚至还不如大不列颠王的那条狗珍贵。

如果这一切没有《流星球》的对比,那么观众们可能还不会觉得有什么。

毕竟这剧已经算是好来屋流水线的产品了,特效看起来爽就行。

但《流星球》里,全类尽到自己全部的努力,带着自己的家园一起迁徙。

站在金字塔尖的掌权者们,用抽签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让类延续,让文明继续流传下去。

观众代之后,假设自己处在《流星球》这个世界中,甚至是没有抽到进地下城的普通

心中或许会难过,抱怨,但还是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地表上努力的生存下去。

因为观众们都知道,高层们已经尽力了。

计划也是通知了所有类,而不是隐瞒抛弃。

而且这个计划,小孩子还是优先进地下城的。

那些抽到留在地表签的类的血脉至亲后代,在2500年过去,达到新的星系以后,睁开双眼看到阳光再次照耀大地。

似乎也挺漫的。

这种做法其实也是龙国华夏文明刻在骨子里的..

传承!

........

《2012》单看是一部水准线上的大片。

特效也很出彩,不管怎么说,都值回票价了!

在这篇影评出现之前,大部分已经习惯好来屋大片套路的观众也是这样觉得的。

但凡事都怕对比。

特别是《2012》还选择了与《流星球》同期上映。

当这篇影评一出。

《2012》与《流星球》两者对比之下,《2012》的剧简直相形见绌。

这就让大多数感觉到自己这次又被好来屋资本当傻子骗了一次的观众开始纷纷讨伐:

“为了讨好龙国市场,强行将诺亚方舟放在龙国制作就离谱。”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看了冷锋,临时加上的台词:

‘这活果然应该给龙国,只有龙国才能完成!’

还有‘欢迎来到龙国!’,简直尬的我脚趾抠地!”

“噱大于内容,今年本来是2012年,整出来个世界末的预言,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把我骗进了电影院,结果就这?”

“末一出,吸引了这么多的目光,成片却在视觉效果无比嚣张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故事节的无比老套。

让一部本来可以探讨如何延续类文明话题的电影变成了一个逃生题材的能让观众爽到死的视觉效果秀!”

“这部电影里的漏实在是太多了,说个最让我接受不了的点吧。

方舟计划内部的工作员私下找商量船票,十亿一张。

我当时就在想,都世界末了,纸币还能有什么用?”

“莫须有的预言,末从此降临,太离谱了。

虽然《流星球》中太阳莫名其妙老化导致了末也很离谱,但顾青最后还是在彩蛋中将原因解释了。

原因很仙侠,但不在一个宇宙中,宇宙法则不一,起码在顾青构造的电影宇宙世界观内,逻辑算是自洽!”

“《流星球》带着星球一起逃离的震撼和漫,真的太打动我了。

和《2012》不同的是,哪怕‘火种’计划的中枢莫斯也毫无防备的露在总控室内。

只要类自己想,就能切换到手动模式,取得总控室的掌控权。

归根结底,联合政府还是把类命运的决定权给了类自己,而非机器。

最后,电影中刘培强那句:‘没有类文明,毫无意义!’,道出末类科幻作品的终极哲学命题,顾青想给出的答案!”

“《2012》让我看到西方制度的伪善与狭隘,《流星球》让我看到了华夏文明的担当与魅力!”

“大家的评论都有理有据,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但你们这样显得我很呆,话不多说,我去买票再看一次小球!”

“俺也一样!”

“+1....”

“+2....”

“+....”

.........

一篇影评将《2012》和《流星球》之间的优劣明晃晃的摆在了观众眼前。

引发了观众们激烈的讨论。

无数营销号和恰钱影评见到这种热度,哪有不蹭上去的道理。

很快一篇篇如法炮制,内容相差不多的影评和报道出现在了网络上。

顾青只是轻轻一拨动,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似的,引起了连锁反应。

被反应过来的观众们和无数跟风的营销号、影评的声音掀起一道滔天巨朝《2012》砸下。

《2012》的碑简直是眼可见的坍塌。

之前虽然剧很老套,但这部电影的特效还是打动了不少观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