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404章 明与清孰大?

第404章 明与清孰大?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倒不是朱富贵想要助达尔文一臂之力,或者想要招募这位演化论的前奠基。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毕竟这个时空,演化论的奠基区区不才,正是富贵本贵。

朱富贵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当然还是为了弄文化值了。

《大明皇家期刊》已经创刊蛮久了,不过并没有像想象中一样替代《science》、《nature》、《cell》,成为全世界科学家争相投稿的科学盛殿,吸引他们趋之如骛地订阅、投稿。

在后世,把控论文评议的话语权,相当于把控了一个国家科技学者晋升的通道,是科技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洋科学家如此不识好歹,不主动献上,让朱富贵非常苦恼。

当然,科学技术是有国界的。

在这个时代如此,在未来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涉密研究发表论文是很敏感的。

比如说如今为了应对大明的硝铵火药和法国的硝酸纤维素无烟火药,此项科技落后了的大英帝国正在一边派特务窃取,一边研究自己的压缩黑火药黑科技。

而这三种火药的研发,都是不可能发表论文的。

但很多基础理论科学,都是可以发表论文的。

比如说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公式,与原子弹这样的终极兵器息息相关,但也从来没有会认为《狭义相对论》是涉密的,是不可发表的。

因为一条e=mc^2绝对不可能让一拍脑袋就手搓出原子弹。

后世《science》、《nature》都是开源的,但后发工业国也绝对不可能照着这些论文造出工业设备,生产出尖端生物制剂。

这都是天方夜谭。

不过类似硝化纤维素的化学方程式倒是很容易让推导出置备的流程。

总之不管怎么说,《物种演化论》是《大明皇家科学期刊》打响名气最好的突

一来它实在是畜无害,不涉及任何需要保密的范畴。

二来,类是由猿猴演化而来的学说吸睛效应十足,而且生物学嘛,看上去门槛比较低,谁都能扯上几句,谁还没见过猫猫狗狗了?全民参与感强,民科发挥空间大。

最近几年猿演化关系早已经成为从梵蒂冈教堂的神职员到伦敦街道的贩夫走卒都熟知,且津津乐道的争议话题,大明一旦一锤定音地攻克,凤都就能成为生物学的圣地。

除此之外,朱富贵觉得将达尔文勾引过来,当着他的面,拿出远比他完善,比他前沿的研究体系,并且有着丰富的化石支持。

一辈子孜孜追求的神原来早就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玩物,不知道他的表会多么的彩。

战神偶尔体会一把牛战士的快感,朱富贵觉得一定会特别好玩儿。

·

总而言之,大明科考队丰硕的研究成果,成功的唬住了英国

毕竟想要发掘化石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到的,这群明一定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而且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天灾+贿赂+畜无害的提督+正儿八经的科研,使得大明在南洋基本没有受到什么监视。

一份份军事测绘图纸,一张张间谍报网络,以及一处处椰汁罐厂都出现在了南洋诸岛上。

“从小喝到大!”

这句朗朗上的广告词,以及俗不可耐,但是广受欢迎的包装风格都被朱富贵无耻的抄袭了。

各地留下来的东学馆将会被改造成简单的椰汁罐厂,使用玻璃瓶制作椰和椰汁的罐

这既能掩护东学组织的存在,也能以工代赈,帮助因为灾难而失去工作的华工,并将他们组织起来。

这些罐厂当然不以盈利为目标。

不过大明的船队会定期来收购罐,分销至上海、倭岛都护府、北美各地,应该也不至于赔钱。

其实在南洋做橡胶贸易是最赚钱的,不过带英已经连同法国、荷兰、西班牙对大明实行了橡胶禁运,老李塞了很多宝石,也才搞来了一两个橡胶园,只能小规模走私。

所以大明在南洋主要还是以罐的形式扎根下来,一边传播东学,一边等待时机。

·

布朗的橡胶庄园被卖给了一个葡萄牙,吴鹏不在橡胶园的财产目录之中。

他已经下定决心,未来要在罐厂工作,以报答万岁爷和李提督的恩

他和身旁的妹妹全都虔诚地聆听着台上夏志新教授的讲课。

而另外一侧的辜鸿铭则渐渐皱起了眉

因为他发现,所谓的东学似乎并非是一种宗教,而更像是某种政治宣传。

按照这位夏先生的说法,西方其实是一个野蛮、无礼、令作呕的世界。

而西方殖民者则是一群伪善且残的刽子手和恶徒。

这与他十多年来形成的三观完全不同。

辜鸿铭觉得自己的布朗教父根本不是这些明所说的那种

那是一位文明的绅士,对自己非常照顾,有着怜悯和仁慈的高贵品格。

而西方将文明和秩序带来东方,并不是所谓的侵略者。

或者说,就算是侵略,那也是用文明取代野蛮,是为了教化和造福大家的。

辜鸿铭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如此荒谬了言论,吴鹏和吴小妹却听的如痴如醉。

而且会堂中除了自己之外几乎所有的聆听者都一副受教的赞同模样。

终于,台上的那位夏先生合上了讲义,微笑道:“诸位同胞,还有一些时间,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举手提问,我会尽可能作答。”

辜鸿铭正要举手,却发现身旁的吴鹏却唰地举起了手,完全不似从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子。

不过举手虽然很积极,但真被点了起来,吴鹏还是很紧张的,他憋了好一会儿,终于鼓起勇气问道:“那个……夏祭酒……我想问一下……大明与大清……谁更大啊?”

“明与清孰大?”

夏志新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夏志新早年在福建候官老家便是教孩子蒙学的。

他还记得,当时班上也有一个孩子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清与明孰大?清与英孰大?比罗刹国又是如何呢?

那个孩子叫做严复,也与眼前这个小伙子一般大小。

也不知道他如今怎样了,是不是还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好奇心?

摇摇,夏志新微笑着说道:“这位小哥,不知你谓之大,是指耶?还是指国土耶?亦或是兵舰战车,兵甲钱粮,学士农商?”

吴鹏哪里懂这个啊,不过夏志新也没有难为他,而是拍拍手,指挥助教将幻灯机搬了上来。

这位助教之前没有怎么露脸,此时却引起了镇不小的惊呼。

因为她是一个子,而且是一个洋子。

苏珊娜的生轨迹是被一台小小的收音机改变的。

原本她应该还在南方小镇的农庄上帮助父亲养牛。

不过随着《大明之声》的开播,以及《圣迭戈小姐》的演出,苏珊娜渐渐意识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