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备率军平定乌桓之
,单骑平幽州,魏延斩杀扶罗韩的同时,却是从邺城传来了消息,袁尚在审配的拥护下,自立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袁尚给冀州各地发了檄文,说是袁绍自私自利,叫胡兵南下,已经不配在当
主,从现在起自己就是新的赵王。
收到消息的刘协都惊呆了,这么好孝的么?
然而现在他的粮
确实也已经不多了,确实没心思再搭理这一对奇葩父子,想了想,刘协索
听从司马懿的建议,以魏延斩杀扶罗韩有功,命其为渤海国相,率领本部兵马镇守南皮,并给他留下了大半的粮
辎重。
自己则只带领剩下的兵马跨国滹沱河,一路走到了涿郡去见刘备,或者说是去见鲜于辅、阎柔等胡
首领去了,并且给贾诩下诏,命他让匈
中休屠部、呼延部、兰氏部等各部首领来涿郡找他汇合。
毕竟他
都到南皮了,再折返也没有粮
去打邺城了,不如
脆把边疆问题解决一下。
在他看来幽州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治下少数民族问题,他虽然不太懂,但作为一个现代
,刘协还是认为东汉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很有问题。匈
内附二百年,乌桓内附三百年,其余羌、氐等少民基本也都差不多甚至更长了,两三百年的时间都没把他们养熟,居然还能让五胡把华夏给
了。
这特么可是汉朝,不是百万大军打不过刚开化野
的宋朝,也不是需要天子亲自去守国门的明朝,一汉当五胡这话真不是随便吹嘘出来的,所谓的边患,其实全特么都是内部矛盾。
汉朝时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已经内附臣服的少数民族,一直都是只有两种主导思想的,一种是“王者无外”,一种是“夷夏之防”,或者直白点,达则“王者无外”,穷则“夷夏之防”,这样的主流思想之下制定出来的具体政策不出问题才见鬼。
虽然刘协本
作为一个非历史
好者并不清楚历朝历代都是怎么处理内部少民问题的,但是作为一个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现代
,或多或少也能有点心得。
比如……这个多民族共同负责的政治协商大会,是不是就很有搞
呢?这种政策是不是比所谓“王者无外”和“夷夏之防”要强得多呢?
目前看来他再想要直接禅让实则已经是难如登天,君主立宪才是盼
,议税阁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有好多好多种的会要开呢。
这种多民族政治协商会议,不正是分权的大好方式么?后世初中课本上写得清清楚楚,这是皿煮执政的具体表现形式,好家伙都皿煮了,君主立宪岂不是也就不远了?
毕竟刘协之所以难得的正经起来,完全是因为袁绍太不当
了,而随着袁绍走向末路,基本可以确定成为冢中枯骨第二,这个君主立宪甚至于直接禅让的小心思,自然是要重新活络起来的。
至于那些来自于现代的经验能不能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会不会造成不好的恶果,却是一点都不担心,毕竟再差,也差不过五胡
华吧?
所谓“王者无外”,有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汉武帝是这一思想的坚定者,简单说就是瞅你们一个个的全都是垃圾,瞅着都烦,让你们按照我们汉
的方式生活,谁不听话就弄死你,完全不承认内迁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再直白点就是我瞅着你们就不爽,你们必须得让我爽,谁不服我就
谁,
到你们服为止,意见?谁允许你们有意见了?
结果就是汉武帝时期,“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
减半”,到西汉晚期时这样的思想便被主流士
所排斥了,因为实在是打不起了,于是主流的思想基础就渐渐的变成了“夷夏之防”。
简单理解就是,外族都是垃圾,都是臭狗屎,咱们不要搭理他们,不要跟他们玩。所以到了东汉开国的时候西域诸国哭着喊着求着要遣子为质,臣服于汉,刘秀竟然不许,匈
内
时有大臣提议出兵讨伐刘秀还是不许,甚至在班超经营西域时东汉朝廷也没给他什么帮助。大名鼎鼎的班固在经营西域时事实上得到的帮助其实很少很少。
反正这两种主流思想在刘协一个现代
看来都是特么有病。
然而因为汉朝实在太强,当年的汉武帝又实在太骚,幽并凉甚至关中等地又到处都是已经内迁了的少民,甚至有不少少民还是偷着来的,就跟偷渡似的,又因为东汉建国以来“偃武修文”,事实上已经荒废了郡兵的训练,马政也已经名存实亡,反而需要这些已经内迁了的少数民族替大汉巩固边疆。
结果就是在两种不断
替的主流思想之下,汉王朝对待内附少民的具体政策上就各种的拧
,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玩命的欺负,有事儿的时候又让他们替汉
打仗,自己的汉
本土军队则逐渐废弛,东汉中晚期以后王朝的总体兵力构成中附国异族士兵超过了二十万,占据了总兵力的一大半以上。
比如大名鼎鼎的凉州三明之一,东汉末年典型的民粹主义分子,超级铁血激进派段颎就主张对叛
羌民部落绝族,“绝其根本,不能始殖”,也就是差不多把
杀光的意思,但是段颎杀光叛
羌族所率领的
马,还是几乎清一色的羌
士兵。
率领羌族士兵,杀光羌族部落,牛吧,写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否则你们肯定得说我脑残。
又由于,东汉以来无论政治、经济、军事都已经彻底败坏,党
,士
成为汉王朝实际的主
,他们政治上体现为豫州、冀州、南阳等地党
抱团挤压边郡
,到了东汉末年已经将边郡虎将欺负成“边郡鄙夫”,当他们是自己养的狗的地步,让这些真正了解胡
的汉
在朝堂上没有了丝毫的话语权。
经济上大量的从边郡迁出汉

,使他们沦为自己豪强经济的租户、佃农、甚至
婢,于是他们最喜欢边境生
了,一旦边境生
或是有内附异族
领叛
,他们就可高兴了,能打赢也不打,强迫百姓“坚壁清野”,拉着他们“躲避战
”,躲到自己家里给自己当
婢。
于是本来就不拿异族当
的汉朝廷,被党
豪强掌握了政治权利之后自然就进一步欺压内附异族,
他们反,他们反了就故意打得磨磨唧唧甚至故意打输,进而大量迁移边地百姓。
结果就导致边郡地区的汉

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比如整个凉州辣么大的地方,汉

在册仅五十万
,羌
多少不知道,但肯定比汉
多,而且是多得多得多,到三国末年时成为真正的心腹大患。
有时候史书读起来,比小说更像是小说。
所以当刘协当了皇帝并且认真履行了一段皇帝职能了解了其中内
之后都忍不住发出感慨:这特么就是在作死啊!
(胡
内迁真不能说是曹
的锅,几百年都是这么
的,有问题的不是胡
内迁,而是内迁之后的国内民族政策不好,事实上曹魏的民族政策其实真的还挺好的,曹
本
是看得明白事儿的,但是大量门阀士族掌权的晋朝的民族政策就特别差,在对待内部少民的时候就跟缺心眼似的,比东汉还缺心眼,然后才有的五胡
华,特么的写到这一肚子气,所以说为什么独汉以强亡啊!!)
所以在刘协想来,根据前世现代社会的经验,其实完全可以对他们好一点嘛,大家都是一家
,有什么事儿大家可以协商着办么,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了几百年的
了,有什么事儿是非得要打打杀杀的呢?多大仇多大恨呀。
像是乌桓,匈
什么的,其实有不少根本就不会说乌桓话鲜卑话了,身份证上给
家改成汉
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