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 第三百八十五章 陛下深意的第N此研讨会(6k)

第三百八十五章 陛下深意的第N此研讨会(6k)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天子杀的时候手可不软,如今这个天下,可是尽在其掌握之中,我等……恐怕是毫无胜算啊!”

王朗一脸悲愤地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吾为道义而死,死得其所。”

然后他就被杨彪用捡起来的白玉小吊坠打了一下

“杨公,你……”

“你这是没睡醒吧,还是读书读傻了?还焚书坑儒,建安大典焚不焚啊,坐下,别丢了。”

荀彧愣了一下,然后对杨彪道:“那玉坠,好像是我的。”

见状这才松了一气,纷纷道:“荀公,杨公,你们二位可别卖关子了,这天子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咱们又到底该怎么办啊!”

“是啊,焚书坑儒肯定是夸张了,但天子如此肆意践踏往圣绝学,这这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还是荀彧道:“天子最后告诉仲豫的话,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只要咱们不造反,不论是抗议也好,聚众闹事也好,他都会接受,只要不造反就行,真造了反,以天子的脾气,怕是真的要血洗儒林的。”

“换言之,天子不怕咱们闹事,甚至不得咱们闹事,我想,可能这,才是天子真正的目的吧,真要像景兴那样,那就正中天子下怀了。”

“那他为什么啊,单纯的找骂?”

荀彧想了想,问:“儒林如果真的是集体上书,把咱们都卷进去,你们以为天子要如何应对?”

荀悦道:“经义之争,无非是辩,论两字而已,区别无外乎规模,若是咱们这些也跟着卷进去,那这就是对教化二字的定义了,也必将远影响,甚至是决定百年之后的文学方向,天子应该,就是想要这样的辩经大会吧。”

杨彪臣吟道:“如此说来,天子是有完全把握赢了,可是天子如此荒谬,赢又从何而来?谁又能帮他辩论经学?贾诩么?便是再怎么拉偏架,也不可能胡搞吧”

荀彧突然叹息一声道:“辩的,不一定是经,或者说,不一定是咱们的经。我且问大家一句,咱们各自家中的家学,到底是从何而来?”

“自然是祖宗先贤传下来的。”

“这不假,可怎么就发展到今这般地步的呢?怎么就做到,将这经意的注解之权全权握于己手的呢?”

却是荀悦率先明白过来荀彧的意思,道:“文若你的意思,陛下肆意改圣贤绝学是假,重掀今古文学之争才是真了。”

“是啊,其实回望历史,我大汉原本一直都是学官学的,高祖皇帝,文皇帝,武皇帝,在设计制度的时候本就刻意的考虑了儒林做大的问题。”

“直到哀帝年间,子骏公(刘歆,宗室)在整理典籍时,寻到了更早版本的五经,以这更早版本的五经为基础,这才发展而成了这古文经学一派,然而至始至终,这古文经学派,可是从来都没有被列过官学啊,所以这学问才流转于我等儒林世家之手,说白了,本就是民间学说而已。”

那说起这段历史这帮学术大家到是都很熟悉了,陈群道:“所谓官学,也就是今文经学派,实质上还是以维护皇权为核心的,主张以帝为师,光武之后天子以太学为基,以亲自参与辩经的方式,推动学术上的探讨、推陈、出新,实质上已经控制了文学经义的研究方向,天子不仅仅是权力上的领袖,亦同时可以很轻易的成为学术上的绝对权威,主导国家的舆论,思想,应该说,光武帝这样的设计,是称得上雄才伟略的。”

“然而光武帝可能目光终究还是浅显了一些,或是没料到将来的外戚之祸居然会严重到如此地步,说到底,太后是没办法参与辩经,引导经学发展的,天下儒生总不可能以太后为师,随着一朝一朝的太后临朝,国子监自然荒废,今文经学派,至此没落。”

“也正是因为如此啊,古文经学派逐渐发展壮大直到成为主流学术,渐渐的,就连今古之别,也已经无谈起,好像这文学本来就是如此一样,我等世代研究古文经学派的世家,反而成为了天下各地研究经学的核心,成为了儒林领袖。”

说着,陈群不客气地道:“所谓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颍川荀氏,随着累世公卿的影响力,与你们在周易、尚书的权威上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最终被树立成为真正的学术中心,几乎替代了国子监的作用,所谓门生故吏遍天下,自然也就由此而始了,我大汉这十余年间的动,呵呵,也同样由此而始了啊。”

汝南袁氏,现在已经没了。

可弘农杨氏和颍川荀氏这不是还在呢么,家学还都给写进建安大典了,这学术成就上比之先只有过之没有不及,一时间,这杨彪还被陈群给说了个大红脸。

荀悦的脸色也稍稍有点不太好看,反倒是荀彧,可能是因为已经退休了的关系,倒是还挺坦然的。

道:“我记得以前我给天子讲学的时候,天子曾说出过一个“六经注我”的概念,只是没有说,当时看来只觉得狂妄,现在想来,说不定从那时开始,天子就已经有了这重启今古之争的想法了啊。”

(汉朝时讲究的是我注五经,恨不得把圣贤书的每个标点符号都作上一万字以上的注解,以此来掌握经书的解释权。所谓六经注我,是宋明文的玩法,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六经中想方设法的去找论据往上面套,证明我这个意思也是圣的意思,巅峰应该就是王阳明,往圣文学都快要容不下他了)

说完杨彪就忍不住问:“可是,不是已经有了建安大典了么?”

荀彧不屑嗤笑道:“光武帝尚且要当国家的学术领袖,尚且要推陈出新,当今天子之雄心远胜光武百倍,区区一个建安大典,难道天子就会满足么?”

却是参与了建安大典编纂的王邑开道:“建安大典,亦是吸收咱们众多的家学,取其华去其糟粕所做,亦没有出这古文经学之范畴,咱们的这位陛下的雄心莫说比之光武,比之秦始皇怕是也要胜出几筹,又如何甘心在文学教化一道上受制于?当年荀公您讲学的时候,天子想要六经注我,现在,只怕是天子连六经都懒得用了,却是连装都不愿意装了,我看天子所求,乃是出成宪,我言,即是圣之言,我,即圣。”

这话,在这一众读圣贤书长大的大臣听来实在是太过惊骇,然而如此去想,这却是至少比焚书坑儒要靠谱的多。

当今天子,哪还有什么事是他不敢想,不敢的?

一阵惊骇的沉默之后,还是荀彧以为然:“是了,这,才是今上天子!所以我是以为,与其说天子有信心在辩经中获胜,不如说,只要天子拿出非古文学的概念出来,打古代文学对经学的垄断,不论最后结果发展成什么样,咱们就都已经输了。”

荀悦接话道:“天子不会拿出今文经学派来东西出来的,贾诩肯定不懂,陛下自己,实话实说应该也不会太懂,如今这天下儒生已是百万不止,拿出来了,也必然压制不重,我猜测,天子手里必然有一重器。”

“天子,可是已经许久都没有过问过朝堂上的事儿了,仲豫在北宫办公,离天子远比我等都近得多,可知道天子最近在搞什么?”

荀悦想了想道:“都是在研究皇家科学院的事儿。”

“能不能查一下,天子最近都在看什么书,或者写了些什么东西呢?”

荀悦想了想,道:“伏后欠我一个,应该可以试试。”

然后大家又各自说了一些废话,散了。

出来之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