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急一死报君王。他们这样做,完全是书生意气,误了国事。
他们难道不知道,朝廷疲惫至极,民生凋敝不堪,根本经不起两面作战吗?
“黄道周,你如今上书,难得就没嫌疑么?”
崇祯脸色
沉,又开始了新一
的质问。
“臣所奏关天下纲常,边防大计,如今不言若后时言之,又怕无及,所以不得不上……”
黄道周依然是左顾而言他,崇祯恼羞成怒,不依不饶,继续追问了下去。
“近来朝廷言路大开,不拘何
言的当都是听的,原无避讳,为何先时不言,至点用之后才言?”
君臣二
你来我往,却扯着扯着,扯到了伦理纲常上去,声音越来越大,谁也不退缩。
杨嗣昌满
大汗,暗叫不妙。
崇祯一国之君,为议和的事,在大庭广众之下与黄道周辩论理学,又那里会是这位理学宗师的对手?
“陛下,黄詹事品行学术为
所宗,不料他在奏疏中竟说自己不如郑郊,令臣叹息不已!”
杨嗣昌不敢再让皇帝
怒下去,忽然开
,周围都安静了下来。
“
言禽兽知母不知父,郑郊杖母禽兽不如,不知黄詹事自谓不如郑郊,作何解释?”
杨嗣昌的讥讽,令黄道周勃然大怒,马上变了颜色,放声怒喝。
“陛下,臣生平耻言
过,今
在陛下面前与杨阁部
角,是为后世留此纲常名教天理
心!”
崇祯早已失去了耐心,声音尖锐了起来。
“黄道周,你这奏疏,把杨阁部比作猪狗,这不是肆
泼骂吗? 你无端污辱大臣,到底是何居心?”
“陛下,臣今
不尽言,则臣负陛下;陛下今
杀臣,则陛下负臣!”
黄道周针锋相对的话说出
,台上所有的大臣都是变了颜色。
崇祯怒火中烧,面色涨红,厉声喝道:“黄道周,你一生学问,止学得这佞
!佞
!”
崇祯
跳如雷,大臣们面面相觑,锦衣卫缇校惴惴不安,只等皇上一声令下,就把黄道周抓
大狱。
“陛下苦心孤诣,黄詹事盛名之下,一代宗师,还望陛下优容。”
杨嗣昌看崇祯面色难看,心惊
跳,赶紧出来打圆场。
皇帝龙颜大怒,若是真把黄道周给杀了,他的名声也就臭了。那些个言官清流,还不
诛笔伐,让他不容于朝堂。
“黄道周降六级外调,工科都给事中何楷、御史林兰友及一
非议夺
的官员,皆以降职罚俸,阁部拟条,速速办理!”
崇祯圣旨下达,众臣暗暗心惊。
皇帝乾纲独断,言官弹劾阁臣杨嗣昌一事,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但朝廷是否和后金和议,却是不了了之。
“臣谢圣上隆恩!”
黄道周面不改色,向崇祯告辞,施施然走了下去。
今
这一番平台争辩,又能为他赢得天下清流之心。
崇祯看向杨嗣昌,脸色终于温和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杨阁部,这些个所谓清流,实在是让朕
疼啊!”
“圣上都是为了微臣,微臣有罪啊!”
杨嗣昌上前跪了下来,使劲磕起
来。
“起来吧,起来吧。”
崇祯示意了一下,一个小宦官赶紧过去,把杨嗣昌扶了起来。
“杨阁部,你可还有要事?”
杨嗣昌平复了一下心
,上前肃拜道:“陛下,陕西巡抚孙传庭和陕西巡按御史谢秉谦都递上条陈,言陕西咸阳民屯垦荒政绩卓效。这是他们的奏章在此。”
“孙传庭在陕西
的不错,这民屯垦荒又是个什么来由?”
听到来之不易的好消息,崇祯脸色马上好了起来。
“陛下,民屯垦荒,乃是咸阳县的团练总兵王泰所启。此举用荒弃的田亩五千一百顷,养活了流民三十一万六千五百一十二
。咸阳知县张名世和王泰二
,押解民屯所得四万两纹银进京,进献于陛下!”
杨嗣昌递上奏折,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赶紧递上,崇祯满面红光,
也一下子显得
神了起来。
“一个小小的对方知县,团练总兵,也能活民无数,替君王分忧。你们这些大臣,可要向张名世、王泰学学,为国分忧啊!”
看完奏折,崇祯发出一声长叹。国事艰难,各地官府都是要银子,一点小小的亮色,都能让他为之振奋。
“杨卿,这王泰品行如何?”
崇祯脸色发红,轻声问了起来。
“回圣上,王泰乃士
之后,其先父王政曾是朝廷一县父母官,看孙抚台和谢巡按的奏章,其
在咸阳兴修水利、垦荒屯田、赈民抚民、兴办学堂,如此忠义之士,品行应当无忧。”
杨嗣昌侃侃而谈,心里也是暗暗庆幸。
若不是护送银两的乡兵首
拜访了他,并奉上2000两银子的孝敬,以孙传庭和他的龌龊,他不定会留中不发。
再加上陕西巡按御史谢秉谦给他写了信,极力推崇王泰,他也乐得个顺水
。
皇帝
理万机,焦
烂额,这些事
,值得向君王推荐,也向孙传庭做个姿态。
“小小一个咸阳县及周边,荒地就有五千一百顷,可见民生凋敝,流寇之祸害,何等触目惊心。”
崇祯拿起奏章看了片刻,忽然开
。
“杨卿,张名世和王泰垦荒赈民,养活了流民30余万,你觉得会不会有假?”
杨嗣昌心里一惊。皇帝多疑,幸好他早有准备。
“圣上,有孙抚台和谢巡按联名上奏,应该不会有假。况且,即便有假,四万两纹银却是实实在在,解押到了京师。”
他看了看周围,崇祯心领神会,摆了摆手,除了王承恩,众
都是退了出去。
“杨卿,有话直说!”
看到闲杂
等远远走开,杨嗣昌这才继续说道。
“圣上,坊间传言,我朝官以财进,政以贿成。咸阳县知县张名世几个月后就会致仕,户部也已经披了他的辞呈。倘若有假,他又何必和王泰一起,白白送上这四万两银子?”
他言辞恳切,
感真挚。
“去岁四月,圣上曾令勋戚之家捐助,至今所得,不过两万余两,五府六部,衮衮诸公,公无急公体国之心。王泰、张名世此举,忠君
国之心拳拳。圣上思之。”
崇祯点了点
,温声道:
“卿所言不错。依卿所见,是要重用这二
吗?”
杨嗣昌赶紧肃拜,急忙上奏。
“张名世年事已高,况且户部已经批文,只能任由他去。王泰年轻有为,孙抚台和谢巡按都说他“
才难得”。如今官风靡靡,满朝皆是泛泛而谈,难有通实务之辈,朝廷又正是用
之际,圣上不妨重用之。”
“好一个“
才难得”!”
杨嗣昌的话,说到了他的心窝子里。他微微沉吟了一下,立刻有了主意。
他摆了摆手,位于平台下的一
大臣、宦官依次上来。
“阁部拟旨,咸阳张名世治理地方,功劳卓著,朕心甚慰,下旨嘉奖。王泰垦荒赈民,劳苦功高,为西安府守备,兼陕西团练总兵一职,其下各
,皆有封赏。国家用
之际,诸臣也要为国举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