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匹夫 > 第9章 一国之模范

第9章 一国之模范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见过抚台大!”

“大家都去忙吧!”

看到走进造币局厂房的王泰,工匠们纷纷行礼,王泰摆摆手,仔细打量这银元的生产。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震耳欲聋的撞击声令皮发麻,水力带动的锤重重砸下,一个个银元、铜元应声而落,跌下方的槽内。

这便是位于彰德府武安县洺水北岸的河南造币局了。

造币局规模虽然不大,所有官员、工匠,加上下面的工,也不过 200 多,但却是守备森严,除了造币局内部的数十名警戒员,外部卫兵也有 200。

“吴主事,这一天下来,能生产多少银元,多少铜元?”

王泰从地上的框里拿起一枚银元,仔细查看。

说起来,这银元、铜元的设计,他可是有些功劳,毕竟,一元的“袁大”,美适用,可是经过历史的考验。

“抚台大,每下来,造币局可造银元 10 万,铜元 30 万,铜元折两万银元。因此,一天可以生产 12 万银元铜元。”

回话的是造币局主事、原户部侍郎吴甘中。他第一次主持造币局,虽然是地方上的局造,也有宫中的宦官监督,但毕竟是一局之尊,更没有京师的百般无奈和掣肘,可谓是志得意满,信心十足。

造币局的工匠都是来自于工部宝源局,造币局的督造是司礼太监王德化,主事则是户部的侍郎吴甘中,另有锦衣卫缇校若,看来朝廷对河南币制改革,也是格外看重。

“大,一天 12 万,银元倒可以提前完成,铜元怕得三个月以上。”

吴甘中按耐住心中的惊诧,继续向这位巡抚大介绍着况。

此次河南作为全国的新币试点,银元投 200 万,铜元则是 300 万,加起来足足 500 万两银元值的投,朝廷至少可以得到 170 万两银子的收,皇帝只怕要开颜不少。

银元、铜元,几乎一夜之间,两种新币流通全河南,可以说,新币的发行,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无论如何,货币的作用在于流通,如果没有流通,便是死钱,没有任何的价值。

“吴大,那就麻烦你了。”

王泰考虑了片刻,这才继续道:

“河南各地,每月都是六百多万银……元的流通,各州府的银行,可都是要求巡抚衙门追加银元和铜元,不久,这新币还要流通于全国,恐怕你有得忙了。”

借助商路,河南银元必会行遍大江南北,到时候需要的,岂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对于王泰来说,最重要的是摆脱白银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尽力摆脱通货紧缩带来的百业萧条,这才是根本。

“大,这新币如此美,又难以仿造,再加上使用方便,必会代替白银,行遍天下。”

吴甘中的话,让王泰点了点道:“这造币的配方,可要严加保密,不能为外所知。”

一枚银元的重量,是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材质是银占 89%,铜占 10%,锡占 1%,一枚成品银元的重量是 7 钱 2 分,和后世的“袁大”一元银元一致。

至于铜元,当二十重四钱,当十重二钱,当五重一钱,当二重四分,成色定为紫铜九成五,配白铅五。

仿造者如果加铜、铅过多,银元在重量上、声音上很容易分辨出来。如果用纯银制造,重量容易分辨分别不说,工艺上也达不到要求。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说银元,就是这铜元,光是铸造上的火漆、镟边、金背等钱,一般便很难仿造。

“吴大,彰德府不比京师,生活起居上,有什么不妥吗?”

谈了片刻,不可避免谈到了生活上。

“多谢大厚意,下官到了这里,吃得好,住的舒坦,比京师强多了。尤其是那番薯,甘香可,下官每都要吃上几个,京师可是吃不上啊!”

吴甘中说的倒是实话。到了彰德府,鸭鱼、蔬菜、番薯,都是地方生产,应有尽有。再加上无掣肘,做事顺心,自然是心舒畅了。

“那就好,那就好,吴大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找顾指挥使,或当地官员,或是本官,千万不要客气! ”

王泰可是知道这些清流的能量,难得这吴甘中为官清廉,不像某些朝廷官员,视自己为阉党余孽,自然要厚待他,在皇帝那里也能留下好感。

“一定!一定!”

吴甘中满面笑容,连连拱手。

“吴大,王公公不在吗?”

王泰看看周围,没有发现造币局督造王德化的踪迹。

说起来,这位宦官,才是造币局最有分量的主官。

“王大,王公公去了彰德府,可能是去体验一下新币的使用况了吧?”

吴甘中嘴角微微一翘,话语里的一丝戏谑,王泰听了个明明白白,他也是哈哈一笑,作为回应。

王德化一到河南,他就送上了两千两银子作见面礼,其余的锦衣卫缇校也是有份。他并不在乎银子,只要这些不挡自己的路,不掣肘自己,让自己放开手做事就行。

现在看来,这些家伙还是上路,并没有对他指手画脚,这便已经达到他的目的了。

不过这吴甘中,虽然也是清流,还是有些风骨。他送了 500 两银子,吴甘中并没有嫌少,也没有向他再索要银两,做事也是兢兢业业,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吴大,彰德府城给你们都安排了住处,你有空的话,就过去歇歇。平里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太辛劳国事,这样对身体不好。”

对这位户部侍郎,王泰也是有几分赞赏。相比于明末大多数官员空谈妄论,这位吴侍郎,是位难得的实派官员。

“王大,多谢你的美意。”

吴甘中摇摇道:“王大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整肃地方,雷霆手段,造福百姓,为国为民,那才是大手笔,在下佩服之至!”

“承让! 承让!”

王泰拱手谦让。他在河南一地的作为,终究还是有欣赏,而且还是清流。

出来时,造币局门那几个锦衣卫缇校,个个满脸赔笑,对王泰都是礼让三分。

王泰示意了一下,每的手中,都被杨震塞了一个钱袋。

“王大慢走!”

锦衣卫们满脸笑容送王泰离开,个个都是羡慕不已。这样的年龄,便是一省巡抚,财大气粗,看来这河南,富庶繁荣,经营的不错。

“公子,好好一座造币局,却和咱们没有关系,真是心有不甘啊!”

或许是造币局里,看到了如此多的银元,一路上,杨震羡慕妒忌恨之余,心里始终有些不舒服。

王泰的点子,王泰跑前跑后,亲力亲为,银子也是王泰所出,最后却归于朝廷,也许最后都归于那些贪官污吏。

“你这家伙,又在胡思想。”

王泰转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着远方的造币局,微微一笑。

“我又不缺银子,这造币局也是为了河南百姓,为了天下百姓。何况……”

王泰顿了一下,继续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