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做绝对的服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皇宫内,骆永胜的暖阁中,严真向骆永胜汇报着军校内发生的一切。
只是换身衣服,并不算什么大事,但这些武将脱下的,哪里是他们身上的蟒袍。
真正卸下的,是他们自诩为大楚开朝立下的累累功勋和骨子里的傲气。
这是严真着手改造他们的第一步。
“脱掉一身衣服而已,你真觉得这就做到了绝对的服从吗。”
骆永胜呵呵一笑,摇
。
下手坐着的严真忙站起身来:“恭聆恩师训示。”
“训示谈不上,朕简单说一下吧。”
骆永胜一开
,严真就忙拿出本子和笔,全神贯注。
“他们之所以按照你的要求,自觉的换上统一的服饰,这确实是一种服从的表现,但这种服从是被动的服从,是慑于某种他们不愿意承担的结果而进行的服从,因此,这并不能属于主动服从,更绝没有资格称之为绝对服从。”
骆永胜为严真指点迷津:“你告诉他们,不愿意换衣服的就离开军校,而一旦离开军校就极有可能葬送打好前程,这种
况下你让他们如何?
当然是迫于无奈而选择屈服,这样的服从并没有什么值得好谈的闪光点。
你应该做到的,是你
代下去的事
,他们自觉去做,而且必须做好。如果做不好的话,他们担心的应该是如何被集体所接受、是不是会被他
排斥和不再待见,而不是担心遭受到你的惩罚。”
骆永胜为严真举着一个例子。
“比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放
形骸、游手好闲,他不听父母的苦劝仍旧在外面鬼混,因次,身边的邻居、他的发小都对他不屑并进行批评,没有
愿意和这个孩子做朋友,甚至都不愿意和这个孩子说哪怕一句话。
在这种
况下,这个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家庭、亲友的排斥,感受到了无法融
正常生活的孤独感,因此心灵上备受煎熬,于是这个孩子洗心革面,开始按照别
心中觉得的‘好’来去改变自己,来让自己可以重新的融
进家庭,重新获得亲
、友
与
。
这就是主动的服从,服从于什么呢,服从于社会的公序良俗。”
严真听的迷迷糊糊,骆永胜话中的意思他有所感悟,可又难以捕捉。
“还不懂?”
骆永胜看到严真的神
,笑了笑。
后者忙躬身告罪。
“学生愚钝,让恩师失望了。”
“没事,你一时间难以明悟朕也理解,是朕说的太模糊了。”
骆永胜也不急,继续为严真剖析着:“你有没有想过,如何通过某些事,来为你的学生树立一个目标,在这个目标下你带着他们一起去奔,从而在奔赴的过程中去培养和烘托出一种气氛。
当所有
都调整到一个频率上的时候,那么,任何一个
在奔赴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的行为时,就会遭受到身边
的排斥。
天生具有群居
特点,一旦遭受到排斥,
的第一个应变反应就是改变自己来寻求重新融
进整体的机会,这个特点是你可以用来利用的地方。
这就好比,天下
都知道通
是错误的,所以通
的男
会被
唾弃,
成了
,要游街、沉河,于是天下的
为了不成为天下
的笑柄因此恪守
道,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出格。
那如果天下
都觉得通
是对的、是一件值得支持的事呢?”
严真只觉得瞠目结舌。
哪有支持通
的,这不是道德沦丧吗。
“当然,朕只是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想要告诉你,
本身是不分对错的,只要能够融
进群体,那么
就会按照群体的要求来改变自己。
群体认为通
是错误的,则
不敢放
。
群体如果认为通
是正确的,则天下皆是
,贞洁烈
反而成了异类而被排斥,懂了吗。”
严真蹙眉想了许久,最终眼亮起来。
“恩师,学生懂了。
刺
为什么被叫做刺
,因为不合群的突出。
如果所有
都一个模子,那还能叫做刺
吗?
所以真正可以制服刺
的,不应该是大
和惩罚,而是孤立。
刺
们为了不被孤立,自然会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行为、言谈都逐渐融
进班级氛围中,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绝对意义上的服从。”
“嗯。”
见严真总算是明白自己的意思,骆永胜很满意的点
。
“要把班级的气氛烘托起来,要让那些学生懂得什么是团体、什么是合作,他们从团体中获利便自然而然的拥护、捍卫这个团体的完整
和强大
,那么自然而然,任何团体中起到不好作用、甚至是扯后腿的
,就会被这个团体所孤立,会被这个团体中的所有
唾弃。”
严真再次点
。
“行了,你去做吧。”
骆永胜挥退严真,而后轻轻叹了
气。
他还是心软。
设办军校,目的就是把军中那些个
益骄狂的骄兵悍将们给重新领回到正路上。
这些骄兵悍将虽然是大楚开国后的隐患炸弹,但何尝不是这个国家的功臣。
不到万不得已,骆永胜又怎么能真个狠下心来把这些将军都给当成国家的病毒清理掉呢。
骄兵悍将,属于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思想主导行为,
子久了,这些骄兵悍将就会在行为上犯下严重过错,一旦到了那
,骆永胜就不得不狠下心来大开杀戒。
这是骆永胜不希望看到的。
既然是思想上出现问题,那么趁着现在还早,就要尽快在思想上为这些个骄兵悍将进行矫正。
思想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但这项工作如何做好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是说派几个政工军官整天给他们上课就能做到的。
如果那么容易的话,他们就没有资格叫做骄兵悍将了。
凭单纯的言语教育既然已经难以奏效,骆永胜从而想到了另一种办法。
那就是利用大环境来影响。
至于什么样的大环境。
当然是骆永胜希望的那种。
对他这个皇帝高度忠诚、对大楚这个国家高度忠诚、对华夏这个民族高度忠诚!
这就是骆永胜准备为这些骄兵悍将营造的大环境。
即,三个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