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问资金方面有没有问题。
二舅说问题不大,都不用他去找,已经有几家银行主动找他了,给他批了十个亿的额度,足够用了。
李东想了想,十个亿的启动资金,确实是足够用了。
便又嘱咐二舅,这个项目,是盛海地产的第一个项目,一定要做好了。
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不能为了省钱,弄些豆腐渣工程。
各个环节的监督审查工作要到位,防止施工单位在中间滥竽充数,以次充好,欺上瞒下。
另外,坚决杜绝工程分包。
总之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
碑赢得市场。
对于李东的这番话,大舅是
以为然。
对二舅说,房子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地方,盖好了,老百姓感激你一辈子,盖不好,老百姓骂你一辈子,不能为了多挣那俩钱,做些伤天害理的事。
别跟前两年那个虹苑小区似的,房子盖了没两年,都快成危房了,业主天天拉横幅,老板都快成过街老鼠了,被
戳着脊梁骨骂。
二舅连连点
,说他知道该怎么做,他会安排手下
,全程监督整个施工过程,谁敢给他闹些幺蛾子,就别怪他不客气。
李东又说,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都追求速度。
大量甚至溢价拿地,拿地之后,立马抵押贷款,然后尽快开工建设,尽快销售回款。
这种高周转形式,确实可以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可代价就是,房子的质量无法保证。
本该两年建好的房子,结果七个月就建好了,质量能行吗?
盛海没必要追求速度,只要把质量抓牢了,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去开发,靠质量和
碑去赢得市场。
而且,李东还提出,以后盛海,一定要把负债控制好了。
尽可能的以自有资金去开发项目,不要盲目举债。
尽量不卖期房,只卖现房。
二舅对此有些疑虑,说这样搞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做大做强啊?
不贷款,只用自有资金,那一次差不多也只能开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开发周期一两年,毛利润也就百分之一二十。
那根本就不挣钱嘛。
李东说,虽然发展的慢了点,但至少能活下去。
下去十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将是剩着为王。
另外,只要他们选准了地段,那一个项目开发下来,利润可不止百分之一二十。
一二百都有可能。
二舅吓一跳,这么高的利润,不太可能吧?
李东说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云城城东那一片,未来前景就非常广阔,将是云城重点发展的区域。
下一步,盛海就去云城。
他这边已经了解过了,云城的新江地产,手里有不少项目待开发,但是新江现在遇到了一点问题,有可能会寻找战略合作者,共同开发那几个项目,甚至直接出售那几个项目。
他现在已经跟新江那边有了点接触,等有机会,就跟新江谈一谈合作的事。
要是能把新江的那几个项目接过来,绝对会大赚一笔。
二舅一听,就心动了。
海州一个小县城,能有多大前景。
盛海要想做大做强,必然要往外走。
去更大的城市。
云城就是第一站。
二舅又问了问新江的
况。
杨文松
了一句,说新江不就是东方广场那家吗?
李东说就是他家,然后又意味
长的说,他准备把东方广场也给接过来。
杨文松恨恨的来了句,那姓潘的不是什么好东西,要真把东方广场接过来,就把那姓潘的撵走。
李东笑了笑说,那肯定的,肥水不流外
田嘛。
其他
都一脸不解。
二舅就问杨文松,姓潘的是谁,有啥仇还是咋地?
杨文松就把他在东方广场跟
打架的事说了一遍。
当然,后边李东赔了
家十五万的事,他不知道。
二舅是老江湖了,觉得这里边估计是有点事,姓潘的不可能因为李东认识一个道上的大哥,就如此轻易的化
戈为玉帛。
何况,据杨文松所描述的,李东也不像是跟那姓潘的化
戈为玉帛的样子。
估计是,李东私下里赔了那姓潘的不少钱,只是不想让杨文松这个憨货担心,才没告诉他。
二舅想通之后,也不动声色。
一直到吃完了饭,二舅才把李东拉到一边,问他赔了那姓潘的多少钱。
李东一听就知道二舅已经猜到了,便说赔了十五万。
二舅骂了一句,又说他认识云城那边的一个老大,姓秦,叫秦连喜,
称秦四爷,在云城有点势力,他可以让秦四爷出面,帮李东把那十五万要回来。
李东摇摇
说,让秦四爷出面,那这十五万怎么也得给
家五万,没什么意思。
他要是真想要这十五万的话,也能找
要出来,可真没什么意义。
他要的不是这十五万,就是一
气。
他就是要收购东方广场,然后把那个姓潘的扫地出门。
二舅无奈一笑,说了句:真特么有钱任
。
然后又冷笑着说了句:潘老四?挺有种啊。
李东一看二舅这个笑容,就知道二舅要
什么了。
便让二舅不要
来,现在是法治社会,别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
二舅笑了笑,说要收拾一个
,办法有的是,打打杀杀那是最下乘的手段,他早就不用了。
用兵法上的话说,叫不战而屈
之兵。
李东无奈一笑。
反正那潘老四也没啥背景,二舅要收拾他,确实是易如反掌,也不会惹上什么大麻烦。
李东便不再多劝。
二舅又问李东,杨文松
上的伤,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