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弃妻似锦 > 第三百四十章 玉笛

第三百四十章 玉笛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谢明承没来,巳时初谢吉来了,送来一大包在长州府带回来的礼物。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或许怕韩莞拒绝,专门说是给孩子们带的。

“我家世子爷说,他在京城还有要务,明天会来庄子跟韩娘子说明况。他还让小的告诉韩娘子,请韩娘子放心,他该做的都做到了。”

谢吉比之前瘦了。

韩莞颇有些纳闷,搞侦探比打仗还辛苦?

她很想问问调查的况,白苏是怎么死的,却也不想为难一个下。道了谢,还送了他五十两银子的辛苦费。让他去跟谢祥说说话,吃了晌饭再走。

韩莞打开包裹,里面有吃的用的玩的看的,多为男孩子的,还几样小姑娘玩的。另有一支漂亮的玉笛,一看就是送韩莞的。长度两只虎用不了,只有一支。

韩莞把孩的玩具拿给小姐妹,让她们带着动物们去花园里玩。

她拿着玉笛摆弄起来。翠色,晶莹剔透,还吊着两绺淡橙色的流苏,笛子边上刻着一个“琼”字,握在手里温润细腻。

玉笛不好做,首先音色不容易调控,一般用于收藏,而不是吹奏。能用于吹奏的玉笛少之又少,只有顶尖工匠才能做出来。诗歌里出现的“玉笛”,大多是比喻竹笛的。

韩莞对玉笛不感兴趣,但因为它是长州府出产,白苏又在长州从事过特殊行业,她就有些感兴趣了。

而且,韩莞断定,这支玉笛绝对价值不斐。

她先用温水和软布擦洗了一遍玉笛,就拿在嘴边吹起来。声音温柔婉转,没有竹笛清脆,别有一番韵味,音质介乎于箫和竹笛之间。

这种音质吹高亢欢快的“好一朵茉莉花”不是最好听的,她改吹了前世的“鱼舟唱晚”。不是古筝曲的“鱼舟唱晚”,而是改编版“鱼舟唱晚”,伴随着央视天气预报的那个版本。她曾经听过许多年,可以说伴随了她整个的童年和少年。

她吹不完整,只会吹一小段。她反复吹着这一小段,乐此不疲。

在她嘴都有些麻木的时候,才放下玉笛。发现四个孩子站在门呆呆地看着她,四双眼睛瞪得溜园。

见她停了,那几才走进来。

“娘亲,太好听了,教我们。”

“姨姨,我们也要学,用琴弹。”

韩莞不要皮地说,“太短了,还不成其为一首曲子,容我想完整了再说。”

几个孩子一听,满脸的自豪。

时近黄昏,两只虎刚刚下学从麒麟院回来,李二公子骑快马赶来了

他一汗,脸上却笑的灿烂。

没有让下来,而是让有公差在身的李二公子来,一定与那件事有关。

韩莞有所猜测,还是问道,“这么急,出了什么事?”

李公子笑道,“我们听说了一件喜事,我爹让我赶紧来跟表姐说一声……”

今天上午起,京城就有了传言,八年前在齐国公府发生的那件丑闻,不是韩氏或者韩泊下的药,而是谢国公的仇家买通齐国公府下下药。这么多年,是冤枉韩氏和韩泊了……

“表姐,你终于熬出了,能堂堂正正做了。不过,齐国公府如今是众矢之的,太子找谢国公发难,太子良媛同卢氏去了谢家,为你和韩家喊冤,说你这么多年的苦不能白吃,韩家也不能白背这么多年的骂名。”

这个后果是谢家和韩莞都想到了的。但真正听到太子和韩元、卢氏跳出来替韩莞喊冤,还是把她恶心到了。原主悲惨的命运,第一施害者就是卢氏,而第一指使者就是太子。若不是他让韩伯哄骗原主去谢家跟某来个偶遇,也不会有后面的糟心事。

骂道,“那三个太不要脸了,他们也配。”

李二公子道,“我娘也是这么说。她得知消息后,招集外祖母、舅娘、大表伯娘去了谢府,一个是为表姐鸣不平,另一个是遏制太子良媛和卢氏代表韩家和表姐,他们不配……”

李二公子说完这些又急急走了,他要在关城门之前进京。

两只虎一脸蒙地看着韩莞。说是“蒙”也不完全正确,眼里还盛着希望、忐忑。

他们异同声问道,“是真的吗?”

韩莞一抱了他们一下,笑道,“是真的。娘没做过那些丑事,没有下药,是被陷害的。你们爹爹已经找出了原凶,在京城为娘正名了,现在京城的所有都知道娘是无辜的。”

幸福来的太突然,让两只虎有些不真实,眼圈都激动红了。虽然他们一直不相信娘亲做过那些丑事,可那些恶言恶语伴随他们长大,让他们伤心难过,想辩驳又无从辩驳。

大虎吸了吸小鼻翼,扯着嗓门说,“娘亲没有不要脸,没有勾引男,不是鞋。我就知道嘛,娘亲是最好的,是那些坏说的。”

二虎更是激动地落了泪,哽咽道,“过会子我们就去村里,去纪婆子家门、去李狗蛋家门,大着嗓门说,我娘亲是被冤枉的,我爹爹已经抓到真正的坏了……”

大虎拉着二虎往外跑,“为何要过会子,咱们现在就去说。”

两个小子跑了出去。

韩莞没有阻拦,那些谣言对他们的伤害一点不比原主小。这件事不仅是对韩莞的正名,也是对两只虎的正名。他们愿意以这样一种形式宣布娘亲没有做错事,表达他们的开心,就由着他们吧。

韩莞对蜜珠说道,“让贺婶带多做几桌席面,主子下同乐,再把春嬷嬷一家、我师父一家、孙大叔和孙大婶请来吃饭。”

这几家见证了原主在乡下的屈辱,也自始至终对原主充满了善意。

魏嬷嬷和李嬷嬷听了李二公子和韩莞的对话,已经搞懂了大半,笑道,“恭喜韩娘子了。”

“看面相和行事作派,韩莞子也不是那样的……”

只有两个小姑娘是真的蒙。

韩莞又每抱起来亲了亲她们的小脸,笑道,“这就是姨姨的喜事,之前姨姨被坏冤枉,现在找到坏了。”

谢谢团团的小靴靴、车厘子929的打赏,谢谢亲们的月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