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秦五百年 > 第93章 军容鼎盛

第93章 军容鼎盛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攻时,弩兵以强弩击。

如果弩兵抵挡不住被敌军冲近,长矛兵迅速向前,抵挡敌军攻势。

如果长矛兵的阵型被打,长铍兵以较小的突击阵型,利用极强的突刺能力将突的敌推出去。

戟手则是在方阵陷混战时,以单兵为单位加战斗,肃清冲阵内之敌。

两翼骑兵主要作用是警戒,防止有敌军从两翼或背后发动攻势。

在不懂兵事的文官们听起来,觉得韩信很会用兵。

而许多武将知道,这是秦军比较常用的防御战法。

韩信最后强调,这是普通防御作战之法,同样需要根据临场战况随机应变。

有些文官还想知道,在什么况下,应该如何变换阵型应对。

不过,子婴不给文官提问机会,这种非常专业、高超的指挥技巧,岂能随便公开说出来。

从半年前开始,韩信和王元都分别练兵,分开在不同地方练兵马。

半年后训练有成,子婴带着臣子们前来观摩检验。

随后,子婴下令,让韩信指挥演练。

首先是阵型变换。

韩信去到阵型后面的指挥车,熟练地发出各种命令,方阵的阵型在韩信指挥下不断变换调整,时而严阵以待,时而做出攻击姿态。

每发出一道命令,都有传令兵大声传达命令,士卒们迅速进行变换,命令执行迅速,从未有拖泥带水。

当击鼓进军时,长矛兵以密集的队形冲在前面,士兵们杀气腾腾,作出相应攻击动作,仿佛前面是敌,是军功。

当鸣金收兵时,士兵们撤退有序,退而不

韩信坐镇指挥车,始终以最有效的方式调集着内部组织资源。

目前,秦军兵力构成有两种。

第一种是常备兵,数量为十八万,其中十二万驻守在各关隘、城池,三万五千为机动兵力,剩余两万五千为在陇西练的骑兵。

韩信和王元所训练的部队,来自于机动兵力。

除了常备兵力外,其他年满十五岁的男丁,秋收后全部接受训练,确保战时被征调后,能立即投作战。

文官们还看出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每一匹战马上的马鞍,马鞍前后凸起,跟以前马鞍大不相同。

后来得知,这叫高桥马鞍。

在演练中,子婴看到了大秦的威武之师、雄壮之军。

在秦军制式武器中,青铜武器和铁制武器皆有,等掌握炒钢法后,打造出钢制兵器,秦军对敌优势将会很巨大。

重新一统天下,是子婴的梦想,是奋斗目标。

炼钢术已试验研究到一定程度了,其它武器也得陆续发明出来。

子婴接着要发明的是连弩,首先是诸葛连弩。

两天后,书房内。

这里只有子婴、尉缭、陈平三

涉及到高度机密事,书房大门紧闭,所有内侍皆被屏退。

“两位卿家,可看出此乃何物?”

子婴向陈平、尉缭展示的,是他画出来的诸葛连弩图片。

顿时被吸引住了,双眼盯着纸张中画着的神奇之物。

这是什么物品?很容易看出来,纸张上不仅有图画,还注明了每个部位名称,可以看出这是弩机,是与众不同的弩机。

随即兴奋起来。

子婴道:“大家都知道,弩每次只能出一支箭。寡设计的这种弩机,可以连续出十支箭,称为‘连弩’。”

连续箭?太神奇了!

子婴让两看着纸张,进行相应解说。

子婴先解说连弩结构、原理,然后每个零部件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所谓连弩,就是可以连续箭,

连弩机分为箭匣和机架两大部分,上方是箭匣、下方是机架,由杠杆连接着箭匣和机架。

槽位于箭匣靠近底部的部位,在发槽最后端有条横向的凹部位,细小的弩弦穿过发槽内的前端,弩弦两端系在下方机架前端的弩弓两端。

至于是用方法,首先是装箭矢,连弩的上方是箭匣,有箭匣盖盖着,装箭矢时把盖打开,装好之后再盖上。

连弩所使用的箭支,跟普通弓弩的箭矢大不相同,箭身稍小,长度短上许多,箭尾没有羽毛,这是连弩专用箭支。

连弩箭匣的高度,是按照竖排装载十支箭容量作为基准,当放十支箭后,恰好将箭槽装满。

在使用时,需要左手托着连弩机架,用右手握着杠杆的握把。

在将握把向前推时,箭匣随之向前和向上,当发槽最后端凹部位接触到弩弦时,由于机架在机匣、发槽下端,横向穿过发槽并连接着弩弓两端的弩弦自然有向下的压力,压力促使弩弦落横向的凹部位。

在将杠杆往回拉时,箭匣随之跟着向后和向下,同时亦拉动着弩弦张开,连弩采用了杠杆原理,拉动弩弦张开的过程并不会过于费力。

当杠杆被往回拉到一定程度时,箭匣跟着向下和向后,杠杆恰好跟发槽内的弩弦接触,随之将弩弦抵出,弩弦的弹力将发槽内的箭矢弹出。

在箭支出后,发槽上端箭槽内的箭矢,会自动落水平槽内,弩兵再重箭动作,便实现了连弩的连

陈平和尉缭越听越喜,越听越是佩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