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一层,韩信发出命令,把在指挥部的三万后备兵力,全部调拨给辛韦指挥。
三万秦军连夜行动,在官道上急行军。
三更时分,辛韦派出去的士兵回来报告。
“启禀辛校尉,韩将军派出三万预备队正全速赶来,预计四个时辰后赶到。他命天亮后,向敌军全力进攻。”
当天晚上,官道上、山岭上,双方都有派
守夜,严密提防对方有可能的偷袭,双方都没有偷袭对方的意图。
柴武是要全力抵挡,尽可能迟滞秦军速度,基本不可能主动攻击。
初三,天蒙蒙亮。
双方再次对垒起来。
齐军盾牌在前,弩兵在后。
两侧山岭的齐兵,守在各重要位置,连大树上都有
,便于居高临下
箭。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从山岭中进攻,要付出很大代价。
辛韦、范目在前方,望着对面严阵以待的齐军。
范目道:“韩将军说得没错,柴武领兵殿后,要跟我们死战。”
辛韦道:“为了追击敌军,只能强攻了。”
随即,辛韦下达进攻命令,他派出长矛兵出战。
长矛有三丈长,无法一只手抓稳。
为了抵御敌军弩兵,每个长矛兵搭配一名盾牌手。
秦兵进攻部队,步行向敌军而去。
进
踏弩
程后,齐军踏弩
箭了。
秦军盾牌举起盾牌,
来的箭矢绝大部分都被盾牌挡住了,极少部分
了盾牌之间的缝隙,造成少量伤亡。
待冲到离敌军只有六七丈时,最前排的十数名盾牌兵突然间陷下。
惨叫声响起,十五名盾牌兵掉落陷阱中,被里面尖刺刺死。
齐军再趁机
箭,前排失去盾牌保护的长矛兵,全部都被
杀。
剩余秦兵被迫退回来。
柴武走到齐兵前方,看着退走的秦兵,发出一声冷笑。
联军虽然败了,秦军要想追击联军,没那么容易,他要让秦军进军非常艰难。
辛韦、范目见此
况,恨得牙痒痒的。
要想从官道进军,只能派
挑着泥土,在盾牌兵掩护下,把陷阱填平,这样一来,如同攻城战时的攻城一方,会打得非常艰难。
辛韦发出命令,从两侧山岭发起进攻。
进攻开始后,秦军进展缓慢,打得非常艰苦。
齐兵事先爬上大树上,当秦兵进
程时,居高临下
箭,占了不少便宜。
当然,秦军踏弩能
出九十丈远,无论敌兵爬上再高的树,都能被
下来。
双方在山岭上
战着,秦军付出一定代价后,终于前进了两道山岭,山岭下官道的齐军,随之撤退到山岭上秦军打击不到的距离。
在指挥部的韩信,不断接到武将们的报告。
在官道上,由于有敌军阻挡,进展缓慢。
其他各部队,一路上都没有遇上敌军阻拦,只有在较高的山顶上时,才能望见远处的敌军部队。
当第二天赶到敌军昨天所在位置时,敌军已经跑到更西边去了。
追击的秦军武将们,每天都把详细
况向韩信报告,包括所在位置、敌军最新位置、埋锅造饭数量等等。
根据他们估计,敌军不仅白天跑,晚上最少有一半时间同样在行军。
针对这种
况,韩信下达命令,让辛韦派出一万五千
,从更东边或更西边的山林,绕到官道敌军后面,到达目的地后,以燃火为信号通知前方部队,然后前后夹攻。
至于其他地方的部队,每天都不安营扎寨,就地躺下睡觉,全力追击敌军。
在北面,有王元率领的部队,敌军没那么容易逃跑。
即使如此,韩信也要全力追赶,争取由自己指挥的部下杀敌,争取更多军功。
——————————
陇西郡正西边,这里有大量的匈
兵。
在联军开拓的道路上,有大量帐篷,南北纵向二十余里长。
七月十七,左贤王拔托耶召集众将开会。
拔托耶脸色非常不好,愤愤道:“齐军、赵军、韩军都是废物,根本打不进关中,李左车已决定逃跑了。我们来到这鬼地方,白白死了很多
。”
说完后,赫连铁、尸寇寇、呼延禾、
六韩这四个万骑长,都纷纷怒骂起来,把三国的军队骂得一文不值。
在以往,匈
出兵打仗,都能获得好处,抢得财物、牲畜、粮食、
隶、
。
没有好处的事
,匈
才不去
。
这次出兵,死了不少
,耗费超过一年时间,什么利益都得不到,这几
都有很大的不满。
自从发现北边秦军以来,匈
兵累计折损八千余
。
四个万骑长骂了一顿,稍微发泄后,拔托耶道:“北边有秦军,三国的军队要后撤,我们不可能给他们打
阵对付北边秦军,我们得走,要避免在山林中遇上秦军。在陇山更西边是
原,我们向西走出陇山后,再从
原往北回去。”
在陇山更西,走出陇山后属于
原地带,这是匈
抓获羌
后得知的
报。
如果不跟秦军打,那就只能西进了。
在这里以西,一直到
原,都属于羌
地域。
匈
现有的粮食不多,他们也不愁没有吃的。
在一路上,既可以在山上打猎,遇上羌
可就地抢掠。
到了那里,就抢到那里,是匈
一贯的作风。
做出决定后,匈
兵迅速行动,从第二天开始西进。
他们一般大多数不在山上,而是走山下小路,或者从山谷行军,一路上,有不少羌
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