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十六章 坑舅的外甥

第三十六章 坑舅的外甥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与刘琦详谈之后,刘表次便开始着手安排南郡的军政事宜。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针对蒯、蔡两族宗长之职,引蔡瑁为南郡都尉,引蒯良为别驾,引蒯越为襄阳令。

由于南郡都尉和襄阳令的职务在手,蔡、蒯两家目下所统领的私军就成了名正言顺的郡兵,并由两家分别执掌。

而相较三所得,蔡瑁成为了南郡的最高军事执掌,有权统领调度南郡所属下辖各县的兵将。

但这当中却有个变数存在。

那就是被刘表任命为襄阳校尉的刘琦,负责整个襄阳城的城防牧守。

明眼自然能够看的出来,蔡瑁虽然有权调遣整个南郡的军务,但襄阳治所内的兵马,依旧由刘氏统领,直接归刘琦管治,而且由于襄阳是刘表的治所,其军务也是独立于南郡之外。

这是刘表给自己留的后手,也是他对给予荆楚诸望族的信号——我刘氏亦在荆州掌军。

按道理来讲,这个掌管襄阳军务的校尉,理应亲近于刘表,但在名义上又归蔡瑁管辖,夹在中间很是难做,两面的都能欺负他。

而且一个不好,就很容易被上官蔡瑁直接拉拢了过去。

厉害上,刘表将这个位置给他的一个外甥,这个即与刘表有亲,又颇有军事能力,刘表本来很是放心,但最终因诸多原因,这个还是被蔡瑁拉拢了过去,成为了他的支党,使得刘表在南郡的军事话语权大幅下将,使得原本平衡的天秤发生了重大倾斜,致使刘氏在南郡非常被动。

这个坑了刘表的外甥,叫做张允。

但现在坐这个位置的,是刘琦了。

现在的刘琦,在荆州宗族与士心中,其影响力在某些方面,比刚刚来襄阳的刘表还要强。

设宴除掉了南郡五十五家贼首,诛杀江夏贼张虎和陈生,在襄阳城下予子民以承诺……

这位长公子,目下在襄阳心中声望,震慑,名气可谓皆有。

蔡瑁或想拉拢,或是想制服他,怕是都不可能的。

后,刘表采纳了刘琦的建议,开始主动重用蔡,蒯两氏族,不过他重用的皆是两族中高望重的长者,年轻的则以‘年少恐不堪磨砺’为由而暂时搁置。

刘表这般用,蔡、蒯两家倒也是说不出什么,毕竟是用了两族之,不论是老还是年轻,都是他们自己族

且年长者一般都是族中德高望重之士,若是蔡瑁和蒯良硬把他们弄下去,只怕会惹恼这些本族长者,对他们这两位族长也是得不偿失。

当然,在蔡、蒯举荐中,也有一些确实是真正的才,包括南阳韩嵩、零陵刘先、南阳邓羲等。

另外,除了休养生息,重视农耕等既定政策外,刘表还提出了一项提案,且不容易任何有所质疑。

那就是在南郡和江夏郡下属各县,大兴官学。

即使是荆楚很多清流名士,也不清楚刘表为了一到荆州,就要急不可耐的置办官学,纵然是兴官学,是不是也要适当的延缓一下,但局势稳定后再说呢?

唯独刘琦知道这是刘表的梦想,他等不了的。

一个从年轻时期,就敢于参加太学生清议,品评朝中物,参与上层政争,与清流名士彼此标榜,争作八俊,八顾,八及等等……在这样的骨子里,必然有着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身为愤青的强硬骨气。

刘表的理想在刘琦看来是崇高的,他想将荆州构筑成一个儒学理派的理想之乡,即使北方再,荆州一方水土也足矣让天下间所有的清流名士、文墨客容身,安心做学。

逐鹿天下,纵横南北,匡扶汉室,这些想法刘表或许也有,但却不执着……最让他执着的只有兴学而已!

不论这个想法适不适合目下这个况,刘琦觉得自己都有义务支持自己的父亲。

毕竟,到了他这把年纪,能够实现梦想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或者说已经没有了。

荆州是他这辈子最后的圆梦之地。

就让父亲安心在荆州实现自己的梦想吧,其他的事,我去做!

用了不到十的时间,刘表就将荆州未来的大致方略和各级执掌要员都定下了,可谓雷厉风行。

下一步,就是拉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队伍。

刘表开始跟刘琦商量,他想召故乡山阳郡的才来荆州。

毕竟只依靠荆州士大多属本土望族,刘家父子需要依赖他们没错,但如果想要掌握完全的主动,那就要适当的逐步引外来力量。

这外来力量又该从哪来呢?

汉朝并不是一个通讯发达的时代,不可能天南海北的到处认识朋友,对于这个时代的来讲,最值得信任的,还是同族中或是本土老乡。

无论古今,老乡这个词都会让感到无比的亲切。

“吾儿,为父给山阳郡那边置书,聚族中英才至襄阳,共保荆州,至于族外可用之,为父虽揣摩出了几个,但觉的尚不足够。”

刘琦问道:“不知父亲都召谁来荆州了?”

刘表慢悠悠地道:“族外中,为父目下想到的有十,但其中可堪大用者只有两,一是咱同郡伊氏的俊才伊籍,此有辩才,雍容有风仪,以礼见世,为父想让此来襄阳,并卓其蜀去见刘焉,促成结盟之事。”

刘琦闻言恍然的点了点

那位以雍容才辩而著称的伊籍,原来也是自己的同乡,看来他和父亲还是有些的,而且刘表对他似是颇为赞许。

不过想想也是,历史上的伊籍曾与诸葛亮,法正,刘,李严共同制定《蜀科》,能够参与制定一国律典的物,必然得是通晓当下时势要务,熟悉民生,通晓政法,且善驭民的实派。

且据说此善辩,让他蜀去说刘焉,确实是不错的选。

看来刘表真是用心了。

“另一个位是谁?”刘琦随问道。

刘表露出了笑容:“另一,你亦熟悉,便是汝之表兄张允。”

刘琦的脸瞬时间沉了下去。

张允是刘表的外甥,亦是刘琦的表兄。

这家伙倒是颇有军事才,就是做太差劲。

据刘琦分析,历史上的刘表本期望张允能够替自己掌管宗亲之军,用以增加筹码,但张允这墙居然拿着他舅舅的赏赐,站队到蔡瑁那一边去了。

这直接导致刘表平衡荆州军事势力的计划流产,蜗居在南郡而无法展足,甚至不得不起用张绣和刘备这样的二级代理用来制衡荆州本土士族。

天底下哪有这么坑的外甥!

不过,历史上虽没有记载蔡瑁和张允最终的结局,但刘琦认为他们并没有得到善终,毕竟针对蔡瑁和张允二,曹丕曾作出了:“无不烹菹夷灭,为百世戮试。”的评语。

并将他二与吴匡,张璋,审配,郭图等并列,针对另外四个的可悲下场和曹丕对他们的态度,蔡瑁和张允的下场应该好不到哪去。

眼下刘表要将张允召来,刘琦自然是不愿意的。

但刘琦并不可以直接说张允是佞邪之,毕竟现在的张允还并没有做出什么不堪之事,在没有实质证据下侮辱自己的表兄弟,也容易让刘表对自己产生误会,觉得刘琦没有胸襟气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