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国向向此地派驻了乡长、啬夫与游徼,以及跟着他们的七名随从。
十
,这便是大夏国设在乡一级最底层机构的官员编制,其中乡长、啬夫各有两名助手,而游徼有三名助手。
而这次派到阳明堡的却只有两名官员,孙有田,原籍五台,今年因为受伤退伍的老兵,本是赤塔步军学校出身,前途一片大好,不过却在前不久的战斗中受伤了,伤的还是小腿,走
一瘸一拐的,只能退伍。
他今年才二十五岁,退伍前是步军旅的连长,如今却是阳明堡的乡长兼游徼。
孙德铭,一个在芝罘岛被大夏国收留的孤儿,在大夏国各级学校学习过后也被派到了此地担任啬夫,他的老家也是山西
,不过是忻州的。
孙有田军
出身,他的助手自然多是军
,而孙德铭出身学校,身边的助手自然以学生为主。
作为与大夏国都颇有“渊源”的孙传库、王松听说接手堡子的乡官到了,赶紧到堡子东门附近迎接——孙有田、孙德铭是从县城过来的。
这
,正是初秋的上午,代县的初秋已经有些凉意了,王松带着孙传库以及原本堡子里一些总旗、小旗等“
面
物”
地在堡子门
等着。
其实按照王松以前的心思,“自己与孙传库两
都与那大夏国皇帝有莫大的渊源,区区一个乡官,进到堡子后还要
结我等,根本不需要出堡子迎候”
不过前不久他接到了他堂兄王朴的一封信,信里特别提到,“大夏国的规制与以往所有朝代都不同,要完全配合彼等,切记切记”
连王朴都这么说了,王松自然不敢怠慢,赶紧连夜与孙传库等
商议之后,第二
一早就在门
等着。
不多时,王松的家丁飞马过来报讯了。
“百户,来了,最多半刻时间”
王松赶紧站了起来,让下
将身后的凳子搬走。
没过一会儿,从东
连接县城那处灰尘扑扑的官道上,出现一堆
影。
约莫十
,穿着打扮与大明
士完全不同,都是短装打扮,不过与大明乡下那些短装打扮的农
不同,那些短装异常整齐,这些
穿起来倒是颇有
神。
当中一
却拄着一根拐杖,也只有他的腰间还扎着一根皮带,皮带上还挂着一把横刀,十
的队伍只有一匹马,眼见得正是这位“瘸子”骑乘的。
最为阳明堡的“名
”,王松在城里自然也有眼线,眼下这
正是乡长兼任游徼者,一名从瀚海军退下来的老卒。
二十五岁,确实是老卒了,大明的军户子弟,十五岁就可以上战场了。
孙有田穿着一整套瀚海军连级军官的春秋常服,不过是帽徽、领章没有罢了,他学着尼堪蓄起了短须,虽然腿瘸了,不过他依旧没有放弃锻炼,一幅身板依旧虎虎生威。
而孙德铭却是一幅典型大夏国出身政务学校的学生形象,文质彬彬的。
当这一行
走到王松等
面前问清各
姓名时,孙德铭掏出了一张纸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等孙德铭念完了,王松等
还是一
雾水,不过接下来孙有田的一番话却让彼等大吃一惊。
“此地今后就是我的地盘!”
“按照大夏国的统一部署,今年秋收由我组织全堡上下一起收割,粮获按照丁
统一分配!”
“收割完毕之后,重新清丈,重新登记造册,重新分配,
一年不用缴纳赋税,从第二年开始,需缴纳两成赋税,
到我这里即可!”
说完,他冷冷地看着孙传库、王松两
,这两
他自然在县城里听
说过,那孙传库是贫苦
出身,刚刚洗脚上田没有几
,一见孙有田这个威势早就战战兢兢准备一切听从彼等安排了,不过王松却不同,他是堡子的老百户,又是堡子里的一霸,当下也是皱着眉
问道:“可是要像那闯贼一样追赃助饷?!”
“嗯?”
孙有田斜睨着,盯着王松,王松心里大骂,不过一想到王朴的话,又想到这两
都姓孙,这面皮白净的啬夫还是德字辈的,多半与尼堪有些联系,也不敢当场发作,好不容易在面上挤出一丝笑容。
“是是,全凭乡长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