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伐清1719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一种十分奇怪的气氛当中,复汉军针对这一次的财政改革却是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复汉军召开的第一次春闱大典,也同时在进行当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按照惯例来说,在春闱之前应该还有一场秋试,也就是各省的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唯有通过乡试者,方能参与第二年二月的春闱,也就是京师召开的会试。

可是问题对于复汉军来说,去年八月还在湖广江西打生打死,根本无暇去考虑这些东西,因此并没有这么一场秋试,而是直接在四月份进行春闱考试,从而选拔才。

对于这种行为,清廷自然感觉自己的正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因此清廷当中请求出兵再战者不绝于耳,可是这清军刚刚才惨败而归,哪里还有这样的闲心去顾忌这些,就连雍正都狠狠发了一通脾气。

“一群腐儒,真看不下去,自己拿刀去湖广跟楚逆拼!”

不得不说,雍正相对康熙还是耿直许多,怼也更加不留,那帮子只会耍笔杆子的儒生哪里来的勇气去战场,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因为这件事,反而使天下许多知道复汉军在搞科举,而且没有所谓的乡试,只要去了武昌就能直接参加会试,只要中了进士的,那就都能捞到一个一官半职,而且没有中进士的,还有机会得个举,当个小官也是没毛病的。

这一下子可就不得了了,许多不得志的读书,开始想方设法往湖广跑,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实,你大清朝的官贵,可实在是考不上啊!可如今复汉军的官好考啊,即便是叛军如何,那也是官啊!

这帮子皓首穷经半辈子,所求的不就是为了一官半职,君不见就连宁渝的七叔,宁忠权那个半瓢水的读书,也是考了许久才得了个县丞的官,还是在家族出钱的况下,才能得到一个县令的实缺。

这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清朝在以科举为网,网罗天下才的时候,把网眼开得太大,平均每科中举的数不过二百多,可是天下这读书何止二百?这一举动虽然将那些顶尖的才都给弄走了,可是剩下的大部分中等之才,依然被淘汰在了科举的帷幕下。

在这种况下,复汉军搞出来了一个官铺子,虽然不是大清朝的,可那也是实打实的官铺子,在大清朝得不了官的读书,自然也就一窝蜂涌去了。

这复汉军举办的第一次科举,主考官自然是复汉军的左参议崔万采来担任,若是李绂在武昌,估计做个副考官问题也不大。只是有了崔万采这样的士林大儒镇场子,倒也真来了不少才。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初八,复汉军第一次科举考试算是正式开始,超过一万三千五百前来参与考试,这大大超过了原来的武昌贡院的容积量,无奈之下,宁忠景下令在城东搭建出了一大片的棚子,将这些棚子模仿贡院的格局进行布置,作为补充考场。

对于这种事,自然便是正在驻防的原守备一师来负责,当然如今的守备一师已经换上了名,唤做禁卫师,却是威风得紧。数千名士兵在短短的四天功夫里,却是搭好了简易的棚子,矮小狭窄湿,许多棚子上的树枝,还泛着青色。

可毕竟有了这么一个东西,总比没有的强。士子们虽然偶有抱怨,可是看着那些端着明晃晃刺刀的复汉军士兵们,却也不敢轻易造次,很明显,那些当兵是可不是绿营那帮子废物能比的,这是真正上过战场杀过的主。

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耳。可是眼下的崔万采却在期盼着老天爷给点面子,至少在这几天不要下雨才行,否则这棚子还真不一定能承受得住,到时候真垮塌了,那可就闹笑话了。

然而让所有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四月这么一个多雨的天气里,老天爷还真的就给了面子,长达六天的考试过程,居然只是下了一点点小雨,完全没有影响到考试的进程,一直到最后一场的策问试结束后,这天上才下起了磅礴大雨。

四月的天气,在武昌这个地方雨水说来就来,众也都习惯了这江城的雨。可是街上却也有不少急着躲雨的,其中一名年轻却是不顾大雨,撩开了身上的长袍,一路上在雨水当中前行,嘴里不时还吟哦着诗句。

“兄台倒是好雅兴,这雨中作诗,生实乃痛快!”

一辆油篷车是停在了年轻的面前,马车当中传来了一句声音,接着说话那便将车帘拉开,是一名长相极为英气的年轻,却正是悄悄回到武昌的宁渝。

宁渝心里担心这一次的财政改革会受挫,便想着回来推动此事,只是眼下即将东征,贸然从军中脱身不免落闲话,因此宁渝这才选择低调出行,一路乘船回到了武昌。

不过说来也巧,宁渝初武昌,便正好赶上了科举结束,也赶上了这一场大雨。因此正当宁渝坐着油篷车回楚王府的路上时,却遇到了这么一位雨中吟诗的年轻,故而方有此叹。

那年轻却是哈哈大笑,随后保拳行礼道:“当不得兄台谬赞,这老天爷要下雨,那就让他下吧,这淋雨已经成了必然,又何必愁眉苦脸呢?”

这一番话却是让宁渝心里瞬间起了许多好感,他拱手为礼道:“雨中作诗,难免有生病之风险,兄台倒不如随我一同饮酒作诗如何?”

“这雨能淋得,这酒自然也喝得,学生这边恭敬不如从命了。”

宁渝随后便朝着宁四使了个眼色,宁四心里明白,随后油篷车便改了方向,朝着武昌城内的春香楼而去,那里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武昌城最大的酒楼。

一进酒楼之后,宁渝便在观察着年轻的举动,只见那年轻虽然衣着朴素,可是行事却半点也不像一个贫寒士子,所见所闻都能淡然处之,这份从容让宁渝想到了官家子弟。

在这个世界上,从出生开始便是二代纨绔子弟的宁渝,尚且都没有那份优雅与从容,因此心里很快便已经断定了对方的身份,再一联想到对方朴素的着装,宁渝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年轻想必是家道中落了。

虽然只是初次见面,可是随着好酒好菜上来,也就打开了话匣子开始相谈,那年轻虽然年岁不大,可是满肚子的学问却是半点不假,这让宁渝越发好奇对方的身份了。

而对于宁渝这个受过名师教育的现代灵魂来说,这谈什么都有点一针见血的味道,却是让那年轻为之刮目相看,对宁渝也起了几分崇敬之心。

宁渝没有问年轻姓名,年轻亦没有问宁渝的身份,二只顾着饮酒高谈,却是不知不觉间,便已经酒过三巡,二都有些熏熏意。

年轻拎着酒壶,却是费力地站了起来,他一步三摇走到了酒楼的栏杆处,望着外面的倾盆大雨,丝毫不顾吹进来的冷风,大声吟诵着。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听到了年轻吟诵的诗句,宁渝却是感觉有些耳熟,但是就是想不起来,不过诗句确实好,当即便大声道:“好诗!好诗!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着实妙哉!”

年轻呵呵一笑,随后又拎着酒壶走了进来,苦笑道:“此诗乃学生意气之作,当不得兄台这句赞......只是学生想到了往事,却是孟了些。”

宁渝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不知为何,他今觉得喝醉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这生实苦,若有做乐的机会,自然不要放过。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