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佥都御史、淮安巡抚、漕运总督路振飞,等候在淮安码
好一会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比起往常,淮安码
显的略微清净,这也是因为漕运停了好一段时间了。
作为漕运总督府所在地,淮安是南北漕运集中的地方,南方的粮食物资通过漕运运送到北方去,北方的很多
则是通过乘坐漕船前往南方,不过崇祯十五年之后,漕运就不是很正常了,闯贼李自成进攻河南,以及后金鞑子肆虐山东,令漕运不得不时断时续,这也导致北方的物资出现匮乏的局面,这样的
形持续到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击败陕西巡抚孙传庭,完全占据了河南与陕西,漕运全面停止。
李自成占领了陕西与河南两地,开封、洛阳、商丘、邯郸等地的漕运码
无法运转,另外一条从淮安经过山东直抵天津卫的线路,也因为衡水、德州、沧州等地的局势不稳定,被迫暂时停止下来。
大量的漕船聚集在杭州、扬州和淮安等地,眼睁睁看着码
上的漕粮,却无法运送。
春季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开春之后的漕运异常重要,北方很多地方都靠着开春之后的漕运来维持正常的生活,商贾也依托漕运来做生意,漕运被迫停运,难以承受的
太多。
不过崇祯十七年的
形有些特殊,京畿一带的瘟疫,让大量的
丧命,导致京畿
锐减,河南与陕西陷
长时间的征伐,朝廷大军与流寇拼命厮杀,牵连到无辜的百姓,两省的
同样是锐减,山东遭遇后金鞑子的荼毒,被劫掠走了大量的
,压根还没有恢复,
数量同样减少,如此
况之下,北方对于粮食的需求数量也大大降低了。
至于说京城,还是储存有足够的粮食,能够维持不短的时间。
京城以外的地方,朝廷根本管不到了,也无暇顾及,这些地方官府的官吏要么归顺了李自成,要么殒命,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
如若不然,漕运总督路振飞根本不要想着一丝一刻的安宁。
皇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监国的消息,路振飞知晓很长时间了,这期间出现的诸多变化,皇上曾经想着让皇太子朱慈烺回到京城去,消息传遍了南直隶各地,众
都以为皇太子不会前往南京,可谁想到,皇太子还是来了,继续前往南京监国。
令
震惊的是,山东总兵刘泽清被皇太子朱慈烺斩杀了,这个消息在南直隶引发了巨大的震撼,传闻刘泽清被斩杀的罪名是谋逆,居然敢派遣大军围剿皇太子。
刘泽清的罪名没有多少
关心,众
主要关注的是朱慈烺的本事,一直都在
宫长大的皇太子朱慈烺,给
的印象是文质彬彬,甚至有些柔弱,不过能够斩杀刘泽清的皇太子,还能够用文弱来形容吗,当然,跟随朱慈烺身边的内阁大臣、工部尚书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以及司礼监提督太监曹化淳,也引发了南方官吏的普遍关注。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路振飞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那是皇上和朝廷考虑的事
,他只要做好分内的事
就可以了。
皇太子英明,对于大明王朝来说,自然是好事
。
这就是路振飞的认识。
漕运总督府知事徐祥勇来来回回的忙碌,一会到码
上去询问
况,试图知晓太子殿下到什么地方了,一会过来禀报,忙的脚不沾地。
眼看着徐祥勇来到面前,路振飞不疾不徐的开
了。
“徐知事,不用如此忙碌了,太子殿下午时抵达码
,该准备的事宜全部都准备好了,太子殿下到了之后,你马上到淮安府衙去,告诉在府衙等候的众
,做好一切准备,且不可有疏忽和怠慢,否则本官可不会客气。”
徐祥勇连忙对着路振飞抱拳行礼。
“大
,下官记住了,太子殿下午时抵达,下官这就去淮安府衙,告知诸位大
。。。”
路振飞摆摆手,脸上略有不满的神色。
“徐知事,本官说了,等到太子殿下抵达码
之后,你再行前往淮安府衙,告知众
。”
路振飞来到淮安码
等候皇太子朱慈烺,也就让徐祥勇跟随而来,这是因为他较为赏识徐祥勇,徐祥勇是崇祯十五年三甲进士,吏部授官前往漕运总督府出任知事,这样的安排,一般
难以接受,漕运总督府知事不过是从七品的品阶,且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不过徐祥勇不以为意,来到漕运总督府之后,做事
兢兢业业,凡路振飞
待的任务,都完成了。
如果不是因为漕运暂时停止,路振飞早就向朝廷举荐徐祥勇了。
皇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监国,路振飞起了心思,想着让朱慈烺见一见徐祥勇,自己从侧面举荐徐祥勇,若是徐祥勇得到了朱慈烺的青睐,仕途肯定广阔很多。
当然,徐祥勇出
了,他路振飞也多了一层关系。
闲不下来的徐祥勇,再一次到码
边去了。
路振飞闭上了眼睛,默默的等待,有徐祥勇在码
边盯着,他也不需要
心了。
“大
,太子殿下距离码
只有一里地了。。。”
路振飞一下子站起身来,大踏步朝着屋子外面走去,一里地的顺流,一刻钟时间之内就可以抵达了。
码
上,数百名漕运兵丁肃立,无关
等已经被清理开了。
路振飞看了看诸多的漕运兵丁,神
变得肃穆。
崇祯八年以后,漕运总督兼任漕运总兵官,统领所有的漕运兵丁,漕运兵丁的主要任务就是护卫漕运,包括护卫漕粮,不得
手地方上的事物。
应该说漕运兵丁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漕运兵丁名义上在兵部报备,但管辖权属于漕运总督府,漕运兵丁完全实行募兵制,户部和兵部不会拨付饷银,其所有的饷银来自于漕运总督府,兵部规定了漕运兵丁的饷银,其每月的饷银远低于作战和戍边的军士。
不过实际
况绝非如此,谁都知道漕运总督府富庶,淮安府衙同样富庶,不知道有多少的商贾云集在淮安府城,他们为了能够从漕运之中分得一杯羹,肯定是要竭尽全力讨好漕运总督府的官员和淮安府衙的官吏的,他们拿出来的钱粮,足够漕运总督府的开销。
这些银两,基本从漕运总督府所辖市舶司而来,以商贸赋税的名义进
总督府。
再有就是漕运经过的诸多府州县,每一处的府州县都想着从漕运之中获取到利益,若是没有漕运总督府的点
,他们也难以施展,所以府州县从漕运之中获取到的银两,也有部分要缴纳给漕运总督府。
此外就是漕运兵丁的外派,每一次的漕运,都会有部分的漕运兵丁跟随前往,这些护卫漕船的漕运兵丁,自然能够从船东那里得到一些收
。
领兵之
都知道,给予军士充足的饷银,就能够完全彻底的稳定队伍。
历任漕运总督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保证了漕运兵丁的饷银,对于漕运兵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收
,睁一眼闭一眼,只要漕粮和物资能够顺利的运送到北方和京城,其他的事
不需要关心那么多。
漕运兵丁的队伍一直都相对稳定,不管漕运总督如何的变化,漕运兵丁基本不变,毕竟他们从漕运之中获取到的钱粮,足够养活家
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所有的银两,最终还是来自于老百姓和朝廷。
地方官府征收漕粮的时候,将价格压得很低很低,令农户苦不堪言,可又不敢不缴纳,商贾运送漕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