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九章 翻译问题

第九章 翻译问题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比如天子,翻译成了塞琉斯;翻译周公和鲁哀公的“公”的时候,翻译成了雷古勒斯。

而雷古勒斯这个词,是希腊此塞利斯的拉丁转音。这个词刘钰前世就听过,因为有一款很不错的雷蛇鼠标叫塞利斯蛇,其缘由就是这个词。

因为这种传说中的怪蛇长着冠子,很像是国王的王冠,故而借用了蛇名代指国王之冠。修辞方法类似于中华语境下的“豆蔻”,为什么豆蔻可以指代年轻子,去看看豆蔻就知道了,嘟嘟,尖尖的,很小的凸起。

既是带着王冠者,那么雷古勒斯用来形容春秋战国的各种“公”,是合适的,毕竟都有自己的封国,周天子……不是皇帝。

但用来翻译如今的齐国公,显然不太合适。

天子没有说把整个齐国封给他,他就是个虚爵,怎么能戴王冠呢?按这么翻译,那齐国公跑到山东去收税、征兵,算是名正言顺还是算谋反啊?

传教士在大顺这么久了,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又加上了一句“primi ordinis ces”,也就是皇帝的首席亲随,这个翻译就很灵地翻出了虚爵下公爵的“公”,但是又没办法翻译出“齐国公”的“齐”。

罗马帝制之后,禁卫军政变就是传统,皇帝上台后就需要先确定谁是亲信,并且分给亲信们权力。

这种亲随分为三个等级,首席、次席、第三等级亲随,正好对应后世的公、侯、伯,其中ces这个词也就成为了伯爵的词源。

为了彰显皇帝的权威,包括罗马帝国非洲总督这样的实权官职,在书面上也要把“皇帝的首席亲随”放在第一位,之后才能是非洲总督之类的官职。

这和中华体系是一致的,先说爵位,后说具体官职。比如大唐军神李靖,一定要先说卫国公,然后才是并州都督,这个是不能错位的。

虽然这个首席亲随没法翻译出齐国公,可若按照现在西欧那一套公侯伯体系来翻译,就更对不上,还不如这个首席亲随的翻译信雅达。

正因为东西方的政体不一样,所以只要在翻译上下点功夫,就很容易让田索和俄国道的时候,不用田索先说话,俄国就得先绕着名称、礼仪问题上扯皮。

这世上,不只是华夏在礼仪问题上纠结,列国都是如此。

否则的话,常理来说,只要有一方不纠结,这事就扯不起来啊。凭什么不听你的就是错?若是西洋不重视礼仪问题,也不会出现这一次福建节度使上奏的禁教风波。

俄国的“忌”点,很简单,刘钰很清楚,而且绝对能让俄国特使扯着嗓子主动谈礼仪问题,寸步不让。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