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二零七章 西域不过小事

第二零七章 西域不过小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瓜州行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捷报!捷报!”

“刘大伊犁,噶尔丹策零刘大营中,请降。准部各首领正朝西路军大营而来,要来觐见陛下!”

“自唐贞元六年安西四阵沦陷,九百年,天朝再控西域!”

报捷的骑手大声呼喊,这不合规矩,可却没斥责。

李淦亲自出去见了报捷的骑手,听到最后那句“九百年,天朝再控西域”后,仰天大笑。

“自今而后,我朝可比李唐矣!刘钰,真乃朕的冠军侯!”

一声冠军侯,把随行的朝臣吓出了冷汗,有正直之臣也不怕扫了皇帝的兴,进言道:“陛下,此事虽可喜,然汉武穷兵黩武,万不可效。”

这也是公忠体国之言,平准一事,耗军费千万两,大顺真的打不起太多这样的仗。

大臣们是真的怕皇帝脑袋一热,真要去搞什么安西都护府,那便要钱。到时候肯定会整治官场、严明吏治、清查税收,那便是天下士绅的大灾。

李淦嗯了一声,却没有收敛笑意。

这一仗打的实在爽快,本以为要到今年冬天才能结束战争,却不想刘钰翻了山之后直伊犁,竟是连后续的使者都追不上。

断了好些子的消息,再听到的时候竟是准部已经臣服。

冠军侯自然是不敢封的,这个名号太响,再一个也有些不太吉利,英年早逝。

算了算年纪,刘钰今年正好和霍去病去世的那一年一般大,李淦赶忙打消了这个念

可是这么大的功劳……封侯应无问题。只是这么年轻就封侯,而且这一战看起来打的也是波澜不惊,似乎封侯也不好。

此地大势已定,可想着刘钰后还要去经略南洋,这时候若是封侯了,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功无可封了,那反倒不好。

展开刘钰的奏折和报捷书,从字里行间中也没看出个意气风发,只看到了诸多焦急。

前面写了一下从翻山之后的战斗过程,整个过程索然无味,就像是一个农夫在描绘每天的生活一般无趣。

后面笔锋一转,直接说起了南洋的事。

“陛下,准部既平,安抚平定之事,非一朝一夕,亦是陛下与天佑殿方可定策。”

“然,欧罗数年之内必有大战。奥地利王无男丁,其年事已高,一旦其亡,欧罗必陷苦战之中。此我朝经略南洋的最佳机会。”

“若此事错过,臣只怕再无机会。西洋在南洋势力。臣向来以为,我朝若比李唐,西域乃为南洋。”

“臣恳请陛下收回臣的兵权,让臣去练海军,只争朝夕。”

生无常,谁也不敢保证奥利地王何时死。若是其死,我朝海军尚不能让本臣服朝贡、不能威慑西洋在南洋的势力,臣只恐遗憾终生。”

“练兵之法,臣已编纂成册,毫无藏私。如今准部已定,恳请陛下准臣回威海……”

扫过奏折上的最后一个字,李淦放下奏折,许久才道:“真忠贞之士也。不居功,不自傲,不留私,若如此,天下大定矣。”

随着报捷文书一并送来的,还有厚厚的一本《军改练兵疏》,看样子应该是早就写成的。

一直没有递,因为不经实战,谁也不知道那是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李淦心想,别立下大功,都是要各种封赏。

唯独这个刘钰,却把功劳当成一个证明,只求变革。

既然说了没有藏私,李淦也没有看。

而是翻看起来刘钰写的《安定西域疏》,上面的字都很潦,显然是因为太过机密,没有经幕僚的手。

看了几页,李淦便连连点

上面说,希望留下三千的青州军,外加西路大军的一部分骑兵,就足以压制当地的局面。

天山以南的几个有号召力的物,刘钰已经借准噶尔的手除掉了,这算是准噶尔纳了投名状。

准部自然是要拆分的,这些平衡的事,刘钰没提。

他说的,是要在伊犁河谷筑城,开垦的事。

李淦设想的是效仿前朝的卫所制,刘钰在大体上并不反对,但在一些细节上有很多出

他认为在西域的问题上,应该和军改联系在一起。

后募兵,以贫民为主,尤其是没有土地的贫民。

定期服役,服役年限为五年,军饷一定要保证。

五年之后退伍,若其无有土地,则安排其前往西域屯垦,拨发牛马种子。

一则在中原接受了训,服役五年,一旦西域有,这些便可迅速结成一支军队。

二则为皇帝当兵,退伍之后总要赏赐些什么,不可寒了士兵的心。边疆少,正可以往边疆迁徙。

三则就是后这样安排,需要很多的钱。但只要海军兴起,抓住了机会经略南洋,改革关税,钱并不是问题。

前期的话,也要和军改结合起来。

练出一万的新军,就裁撤一万的旧军,让无地的迁徙边疆,垦殖土地。

形成定期退伍制度,则三十年内,边疆必然稳定。

若是出现了变,也不需要从内地调兵,只需要派遣大将出镇,凭借当地的退伍兵,足以平定所有的叛

若是卫所制,总不能一直增添。今移一些民,明便忘了,这样边疆是不可能稳定的。

必要形成制度,不要因为想要省钱,就不去做。

若是钱不够,便从别的地方找。钱是弄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略看过之后,李淦便知道要是按照刘钰这么搞,那么一整套的军改就是必然要实行的。

这都是配套的政策。

这里面并没有涉及到太多的利益牵扯,似乎是所有改革中最简单的,可也似乎是最没有必要的。

准部打完了,四海升平,为什么要军改呢?为什么不把这些钱省出来别的呢?

如果不想要穷兵黩武,打完仗了,还要军改,还养这么多军队,这不是有病吗?

至少,大部分朝臣此时肯定是这样想的。

想到这些,李淦又有些疼。

看着刘钰编写的练兵疏,李淦心想,你倒是拍拍走了,去编练海军,把这些恼的事都压在了我的上。

叹息一声,把这两本厚厚的奏疏扔到一旁,又看了看了最后一本《对攻略疏》。

前面介绍了一下大致的计划,后面则是回报。

本朝贡。

要以本威胁琉球为借,膺惩本,大义加身。

最后便说,本现在正在进行铸币改革,铸币之后,幕府手里正有大量的金银,每一次铸币都是政府搂钱的机会。

趁着本刚刚进行完铸币改革有钱的时机,去搂一把,要个三五百万两的赔款,顺便驱赶走西洋本的势力,使得本真正成为朝贡体系的一部分。

打开本的国门,让本出大米,而又可以让东南的工商业发财,收取关税和商税,增加税源。

毁掉本的瓷器制造业,又能够使得每年出西洋的瓷器增加。打本的贸易条例,则国朝的瓷器等本禁止港之物,也能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